09.05 渝新能源攻克世界级煤层开采难题,多国专家前往重庆“求取真经”

这些日子,重庆来了不少煤炭界的人士,掰着指头数数,已至少有5个国家和20多个国内省份的客人。他们顾不得在城里逗留,一下车,总会忙不迭地前往100多公里外的重庆渝新能源公司逢春煤矿。

他们想要目睹的是一项在煤矿领域极为重要,但又难度极大,甚至在过去被视为“不可能实现”的技术——急倾斜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

他们想亲眼见证重庆到底是如何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的。

渝新能源攻克世界级煤层开采难题,多国专家前往重庆“求取真经”

(图为急倾斜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

闲话少叙,咱先了解一下急倾斜薄煤层。

急倾斜薄煤层,指采倾角在45°以上、厚度只有1米左右的煤层。此类煤层容身之处异常狭小,人只能爬着作业,大功率机械设备安装、维修难度都很大,倾斜的工作面不好稳定,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倒伏、下滑等危险。而且,工人作业,无法上下。煤矸石与煤块四处飞洒,在狭窄的空间内,严重威胁着机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早在8年前,全国9个产煤大省的专家就曾聚在一起“华山论剑”,一致认定薄煤层开采简直是“骨头缝儿里剔肉”,何谈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这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听李白感慨过蜀道难吗?此难绝不亚于李白眼中不可思议的那个难。

难又如何?必须攻克。因为薄煤层在中国煤炭储量中占比两成。对于重庆而言,倾斜薄煤层占比很高,难以开采的煤炭也属“大鱼大肉”。珍贵的资源,绝对不能浪费!

重庆能源集团渝新能源公司旗下的十几处煤矿,煤层平均厚度只有0.8米左右。另外,该集团还有34处煤矿,均是采倾角在25°—45°之间的倾斜煤层或急倾斜煤层。多年以来,重庆急倾斜薄煤层开采尝试了很多办法,先后引进滚筒采煤机、刨煤机和螺旋钻采煤机等开采机械,但效率太低、成本太高,后来只能采用镐采或炮采,导致煤矿用人增多、产量降低、事故频发。

不干不可能,撸起袖子加油干。

渝新能源攻克世界级煤层开采难题,多国专家前往重庆“求取真经”

2010年10月,重庆能源集团决定将急倾斜薄煤层综采列为重点科研项目,选择煤层倾角52°以上的逢春煤矿为试验点。

项目小组成立后,重庆能源集团派人去国内外考察,但始终没有找到可以借鉴的机械化开采技术。最终,确定“攻坚克难”,走自主研发之路,由集团科技公司牵头,与山东矿机集团等合作展开攻关。

6年的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失败,研发团队不断地一次次调整试制设备工作面布置,优化运输机、采煤机、液压支架组合,采用双向割煤等先进工艺……最终,逢春矿急倾斜薄煤层综采试验终于获得成功。该项试验创造了26项新的技术改进成果,申请专利17项。

渝新能源攻克世界级煤层开采难题,多国专家前往重庆“求取真经”

在重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专家们对急倾斜极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给予了充分肯定的评价,一致认为这项成果填补了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煤矿机械化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一技术成果,让远来的“和尚”也目瞪口呆,从此,人们开始相信自我,自主研发不仅让我们自信满满,更让我们感受到,外来的“和尚”不一定能念得了咱的经,人才,也许就在你我身边,自信,永远应该立在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