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紮根大地的守望人——記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翠萍


紮根大地的守望人——記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翠萍


-----

紮根大地的守望人——記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翠萍

-----

九四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的劉翠萍,畢業伊始就投身農技事業,20多年始終奮戰在農業第一線,紮根大地、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的情懷和夢想,為了大地豐收,甘願用汗水熱灑沃土。作為一名基層農技員,看到生產技術落後、糧食產量偏低,自己暗下決心,要把自己所學的農業新知識技術傳授給農民,引導鄉親們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

紮根大地的守望人——記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翠萍

積極參與科普活動,提升農民科技素質

她每年都積極參與縣政協組織的政協委員 “三下鄉”活動和縣科協組織的“科普之春(冬)”、“科技三下鄉”、“科技活動周”及“全國科普活動日”等大型科普活動,為農民解答玉米、馬鈴薯等品種、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三年來,共參與政協委員 “三下鄉”活動15場(次),參與“科普之春(冬)”、“科技三下鄉”等活動54場(次),舉辦科普講座15次,聽講人數1209人(次)。累計發放各類科普圖書和資料3050份,更新宣傳欄內容48次,收益人數達7416人(次),舉辦馬鈴薯標準化栽培、馬鈴薯病蟲害防治、玉米品種選擇等實用技術培訓班36期,培訓農民2778人(次),其中培訓婦女610人(次),培訓技術骨幹368人。

紮根大地的守望人——記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翠萍

推廣新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她先後主持承擔了《馬鈴薯脫毒種薯全覆蓋工程》、《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馬鈴薯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馬鈴薯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推廣》等科技項目,引進青薯9號、隴薯6號、費烏瑞它、青薯9號、青薯168、隴薯7號、大西洋、新大坪、天薯11號、農天1號等32個馬鈴薯新品種,開展了品種比較試驗和綜合配套技術示範,進行品種比較、控氮、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栽培時間、配方施肥等試驗,示範推廣配方施肥、節水栽培、高壟黑膜保墒除草、大壟雙行、機械起壟覆膜播種等新技術,選擇出了適宜當地栽培的馬鈴薯抗病豐產品種兩個,總結了當地馬鈴薯豐產栽培技術。青薯9號新品種經過三年度試驗示範,抗旱、高抗晚疫病、豐產性強,在當地表現突出。引進農華213、潞玉36 、登海3721、龍生1號、華2015、 大豐30、先玉335、登海605等玉米新品種48個進行品比試驗,提出了適合當地的玉米區域佈局。

紮根大地的守望人——記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翠萍

加強示範帶動,促進富民增收

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示範帶動是關鍵,她一直堅持“示範帶動,全面推廣”的農業技術推廣策略,採用項目帶動、技術創新,先後建立城壕鎮太陽村、山莊鄉雷圪嶗村、喬河鄉墩兒山村馬鈴薯綜合配套技術核心示範區和南梁鎮白馬廟馬鈴薯機播示範點,在馬鈴薯生長關鍵時期,組織鄉村幹部及農戶觀摩培訓學習,使農民學有樣板,激發農民應用農業先進技術的積極性。經田間測產,城壕鎮太陽村脫毒種薯青薯9號黑膜覆蓋栽培核心示範區平均畝產達到1565公斤,較露地平作栽培畝產1386增產12.9%,較對照克新6號畝產984.5公斤增產59%。南梁鎮白馬廟村華寶小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馬鈴薯機播示範點隴薯6號脫毒種薯機播示範區平均畝產1120公斤,較對照克新6號畝產933公斤增產9.5%。2016年,在全縣推廣馬鈴薯脫毒種薯推廣11.76萬畝,增產763.22萬公斤,增加農民純收入1526.44萬元,提高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促進了我縣馬鈴薯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在悅樂店坪建立了玉米新品種展示示範點,選擇出了適合本縣不同氣候區域特徵的玉米新品種,為農民選擇玉米品種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

紮根大地的守望人——記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翠萍

注重科技創新,提升農業科技含量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科技,科技的根本出路在於創新。”數年來,他始終堅持科研、示範、推廣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方法,先後外出考察論證,篩選推廣適合本縣種植的農作物新優品種20多個,創新、引進示範推廣農業新技術30多項。率先在我縣主持、參與推廣了高壟黑膜保墒除草、大壟雙行、機械起壟覆膜播種和寬窄行膜上覆土免破膜栽培技術。其中,創新的“寬窄行膜上覆土免破膜機械化栽培技術”有效解決了春播期間地膜覆蓋栽培費工費時、風暴揭毀地膜、生育期間抗旱能力差等問題。先後獲得專利3項,其中“一種黃花菜種子的培育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一種黃花菜專用太陽能熱蒸烘乾裝置”“ 一種新型黃瓜種植支架”獲實用新型專利。《華池縣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運用現狀、問題及建議》《脫毒馬鈴薯新品種在華池縣的品比試驗》等論文在省級刊物發表。

紮根大地的守望人——記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翠萍

助力精準扶貧,提供全程技術服務

她積極支持指導馬鈴薯種植專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社,為社員提供馬鈴薯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統一組織供應優質良種,開展生產技術培訓,提供生產技術信息,帶動農戶依靠產業增收致富,培育科技示範戶2532戶。其中華池縣紅太陽馬鈴薯專業合作社、華寶小雜糧專業合作社、喬河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000多畝,她指導進行機械化田間作業,推廣馬鈴薯綜合配套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聯繫的五蛟鎮馬河村高虎、溫萬財兩戶貧困戶和懷安鄉楊西掌村13戶非貧困戶,多次深入農戶,調查瞭解貧困原因和致富需求,和農戶制定產業致富計劃,提出了壯大主導產業,發展特色產業,依靠技能脫貧致富的思路,併為農戶提供馬鈴薯脫毒種薯和玉米種子和高效栽培技術,使農戶走上了產業致富之路。

劉翠平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與科學新穎的工作方法,激勵和引導著每一位農業科技工作者,也得到了廣大群眾和各級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後任慶陽市第四屆政協委員,第六屆縣政協委員,第七、八屆縣政協常委。榮獲“全省農村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慶陽市基層科普先進個人”“華池縣優秀科技工作者”“華池縣優秀科技特派員”等榮譽稱號,2018年作為我縣婦女代表參加了甘肅省第十四次婦女代表大會,是名副其實的農村科技服務路上的“領頭雁”。

紮根大地的守望人——記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翠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