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

宁瑞珍/文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关联:男,汉族,1946年出生,甘肃武都人,别署紫泥山人,琴石轩主。篆刻以汉印为宗,书法习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小篆宗杨沂孙一路。篆刻作品入选、入展西泠印社篆刻展,西北五省联展和多次甘肃省、市大展。《书法报》《甘肃日报》《甘肃书法报》等报刊发表篆刻作品百余方。

【慕名而去,拜访贤者】

前日是立冬时节,本应是寒冬料峭倒风寒,却是阳光明媚昭和日,是个拜访贤者的好日子。

在长安集团华盛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郑鹏飞的带领下,我们有幸拜访了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大隐隐于市,关先生高居旧城山。我们一路驱车前行来到他家。外观看似是一座普通小二楼,但大门口却藤萝缭绕,有着强烈的居家生活气息。开门的是他的学生,叫小康的大学生男孩。

刚一进大门,我们就被院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安排格局所吸引,类似于徽派建筑的庭院,怎一个清雅二字能形容,地上错落有致得摆放着数盆绿植,在院子的中央撑着一把大大的遮阳伞,伞下是几把黑色的有云纹的传统样式的椅子与一张圆桌,想必这是先生闲暇时用来与文友们品茶赏花的佳处,院子南边小棚下安置着一座竹子吊椅,铺着棉垫子,那种童年荡秋千的感觉一下子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院子不大,却格外雅致,犹如进入古代庭院一般,趣味盎然。二楼是关先生的书房和篆刻室,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移梯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上书:“紫泥山印馆”的牌匾,看起来古朴大方、线条遒劲,这是我市德高望重的陆开华老先生的墨迹,关先生本人篆刻。书法室陈列着一摞摞宣纸,笔架上挂着一支支毛笔,还有几条书法墨宝陈列于桌上。篆刻室是老师刻章的地方,桌子上摆放着各类印章,虽大小与形制不一,却各有别致和情趣,让人对关先生的居所有了一个全貌化的透视,这不就是一座文化大观园吗?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关先生穿一件黑色的呢子上衣,戴着一副眼镜,显得精神抖擞,他一见我们就热情的递烟、倒茶、让座,非常亲切,没有一些文人的清傲,也没有一些领导的架子。这是因为关先生不仅是一位学者、艺术家,也是一位退休干部。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扬名紫泥,不遗余力】

多年以来,关先生致力于武都紫泥的宣传和推广,但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从未听大人们提起过,也未曾有文友们讲过,我们同行的更是一头雾水,可见我们武都人鲜有人知。

虽如此,关先生却未曾冷却过他对封泥文化和紫泥研究宣传的热情,他四处访名探求,参加全国有影响的书法篆刻展,得到的结果就是被篆刻大家关其星先生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也许会问,武都紫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让一个老人放着含饴弄孙的悠闲生活,非要如此操持此事?且听我给大家解释:武都紫泥, 有《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二,东汉·卫宏《旧汉仪》记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剑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布囊,白素里。」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武都紫泥还原的封泥试验品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武都紫泥在汉代是专供皇帝使用的特殊贡品。史籍多有记载,紫泥产于武都境之紫水。《陇右记》云:武都紫水有泥,其色赤紫而黏,贡之用封玺。故诏诰有紫泥之美。春秋时以武都紫泥为作皇帝专用的封泥。

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后即以指诏书。

由此来说,武都紫泥当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关先生复制“装封木牍的检函”(底托为函,上封盖称检)

关先生创办的“武都紫泥山馆”收藏的封泥,意义重大,成为继甲骨文、金文、简牍之后,金石学的又一重要成果。晚清以来的著名篆刻家,无论是以浙派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皖派大家邓石如、吴让之等,还是近代大家吴昌硕、邓散木、齐白石及当代著名印家,无不取法于封泥。齐白石高度评价封泥“全在不蠢,胆敢独创,故能超出千古……。”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近三十年来,关先生篆刻了近万方印章,获奖无数,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武都举办一次封泥展览,不为出名,只为宣传紫泥文化。而皇天不负有心人,关先生的心愿让陇南市书画院的著名画家崔鸿文先生知道了,决定帮助关先生实现夙愿和推动封泥文化和紫泥事业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于春节期间在武都举办封泥展览。

访谈中,关先生向我们展示了多年来他所篆刻的印章,也给我们介绍了古代传递书信的方法和封泥的来龙去脉。他说:大文豪刘禹锡诗中有句‘无案牍之劳形’,牍的意思就是传递书信所用的木片。地方官员把所奏之事写于木片上,置于木制的盒子内,盒子又称监,监就是监督的意思,然后用绳子绑住,将封泥置于中间,盖上印章,到达目的地才能拆封。地方官员所用的是普通的封泥,而武都紫泥,只能为天子使用。由于时间关系,关先生滔滔不绝的讲述只能戛然而止,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余悠未尽。关先生学识渊博、为人谦和,真让我们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其三十年如一日的这种工匠精神正是我们发展公司,经营文化产品所需要的宝贵财富。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让我们这个以花椒、油橄榄见长的农业山区,腾空飞跃出一张武都紫泥文化名片吧!愿中华封泥文化发扬光大、武都紫泥家喻户晓!

临别时,关先生坚持送我们上车,目送着我们远去。

此次拜访,让我们感动不已,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拜访,更是一次学习先进文化、领会工匠精神、感悟爱国情怀、传递公益之道的旅程。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作品展示】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待刻的皇帝行玺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延伸阅读:

秦、汉皇帝的印玺。《后汉书·光武纪》建武三年注引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有传国玺,合称为七玺(一说传国玺不存在或为六玺总称)。

【合影留念】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关先生和公司全体员工合影留念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文化公益 | 方寸之间,风雅无限——记采访武都篆刻名家关联先生

更多精彩请关注:

www.changanhs.com

监制✎ 郑鹏飞

审核✎ 侯丽芳

图片✎ 张纬 李昇 贾遥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