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案件聚焦:破解“找人难”,执行妙招智擒“老赖”


案件聚焦:破解“找人难”,执行妙招智擒“老赖”

“找人难”是执行的一道难题,“老赖”们处心积虑、销声匿迹,执行法官锲而不舍、不遗余力,与“老赖”斗智斗勇、见招拆招,使出“十八般武艺”。且看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如何放大招揪出“老赖”!

第一招 “老赖”人间蒸发?法官顺藤摸瓜!

位某因交通事故,需偿付施某人民币8000余元。判决生效后,位某未主动履行,施某提出执行申请。位某户籍地和居住地均在外地,执行法官尝试电话联系位某,并采取网络冻结银行账户、加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措施,均收效甚微。

近期,执行法官专程赶赴位某现住地,发现其家中只有位某母亲及两个年幼子女,从其母亲处了解到位某在附近经营小店,妻子则在附近一家保险公司上班,但不清楚夫妻俩工作具体地址或联系方式。

执行法官没有泄气,至小区业委会以及附近保险公司查找,终于找到位某妻子,并让其通知位某来保险公司配合执行。不久位某赶到,执行法官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最终位某愿意分期还款,并得到了施某的认可。

第二招 “老赖”昼伏夜出?法官守株待兔!

周某与俞某系多年朋友,但俞某向周某借款后,却久拖不还。每次见面,俞某一番承诺后,就没有了下文。周某无奈之下诉至法院,官司顺利打赢,但俞某态度依旧,赖着不还。周某只能寄希望于法院强制执行。

执行中,执行法官多次联系俞某,告知其法律后果,俞某态度诚恳,每次均表示会努力归还欠款,但从未履行。执行法官从周某处了解到,俞某系包工头,经济能力尚可,遂准备对俞某实施司法拘留。但俞某行踪不定,实施拘留难度较大,幸好周某打听到俞某承包到一工程,会经常前往某建材店取货。

执法法官与法警蹲守两次,终于在建材店碰到俞某。见到法官与法警,俞某一脸错愕。在司法拘留后,俞某表示会积极想办法,努力还清欠款。为表诚意,第二天俞某家人向周某支付了2万元,并承诺剩余款项五个月后一次性支付。周某考虑到往日情分,与俞某达成了和解,俞某得以提前解除司法拘留。

但五个月后,俞某故技重施,对于还款事宜只字不提。周某前来法院再次要求对俞某司法拘留。但俞某昼伏夜出,且经上次拘留,警觉性大增,白天实施拘留难度较大。据此,执法法官制定了凌晨4点半蹲点并实施拘留的方案。经过执行法官一早的蹲守,正要出门的俞某被逮个正着。在送至拘留所后,俞某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不再耍小聪明,第一时间让家人付清了剩余款项。

第三招 “老赖”失去踪影?定位技术神助攻!

李某与范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法院缺席判决范某归还李某借款人民币20000元。范某始终没有现身,李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中,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及报告财产令,但信件均被退回,显示被执行人长期在外。执行法官电话联系被执行人,均被拒绝接听。为此,执行法官前往范某户籍地调查,向村委会干部了解有关情况,得知范某已长年不回家,其在市区开出租车为生,但不确定在哪家出租车公司。

执行法官果断前往社保中心查询范某社保情况,锁定范某所在单位,并前往上海某出租车公司所在地,要求公司协助法院执行,通过出租车定位技术,查寻被执行人具体位置。公司积极配合,并电话联系范某,劝其主动履行义务。

第二天,范某迫于执行压力,主动来到法院履行部分款项,最终与李某达成和解协议。李某连连感慨:“本以为案件会石沉大海,没想到现在执行力度这么大,这么快就能找到人,还能让他主动联系自己并履行义务,真是没想到!”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 满林、沈天伦、陆伟松


案件聚焦:破解“找人难”,执行妙招智擒“老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