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每日學詩之《渡荊門送別》~江湖,我來了

李白乘著小船來到了荊門之外,來到了戰國時期的楚地遊歷。重山隨著平坦的原野而漸漸退去,長江流進了無際的田野。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江上雲霧變換多姿出現了海市蜃樓。我依舊戀愛這故鄉的長江水,還有不遠萬里來送我的小船。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每日學詩之《渡荊門送別》~江湖,我來了


【註釋】

①荊門:荊山門,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地形險要,為戰國時期楚國門戶。

②楚國: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帶。

③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④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⑤海樓:海市蜃樓,是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⑥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背景】

這首詩是詩仙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但具體作年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三種:一說作於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二說作於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三說作於公元726年(開元十四年)。這是李白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每日學詩之《渡荊門送別》~江湖,我來了


【思想感情】

李白用曲折含蓄的語言:忽而寫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寫太空的奇異景象;忽而寫白天對山巒起伏、江流奔騰的大自然的欣賞,忽而又寫夜晚對太空景象變幻的享受。內容豐富,意境深遠,層次清晰,勾畫了一幅天高雲淡、雄偉壯闊的山川美景圖,最後擬人化手法抒發了李白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還有積極進取要施展自己抱負的豪邁。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每日學詩之《渡荊門送別》~江湖,我來了


【倫家說】

想到不久後也要闖蕩江湖的我,倫傢什麼都不想說了。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