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贸易战使美国在华工厂纷纷“逃离” 寻找出路

【侨报记者萨萨8月19日报道】30年前,斯劳万(Larry Sloven)来到中国南方,当时中国正迅速崛起为世界低成本制造中心。当时,他在华开办工厂,向美国最大零售商出口数百万美元的商品,包括电动工具和LED灯。

但是,这个时代即将结束。

路透社报道称,近几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监管政策收紧,以及中国政府正建立的可持续、以服务为导向的经济体正在形成,这些政策无不挤压着低端制造商的生存空间。

但要说压死美国在华低端制造业工厂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就是中美之间爆发的贸易战。

香港冠石国际有限公司(Capstone International HK Ltd)总裁斯劳万说:“这是一个过程,现在中国制造的产品成本越来越高。” 冠石国际有限公司是弗罗里达州迪尔菲尔德比奇(Deerfield Beach)总公司旗下的一个分公司,专做电子消费产品。

本来,中国把注意力从低端制造业转移到高科技行业后,制造商们就感到了压力,现在,这种压力更大。

随着中美关税战,“每个人都意识到,我们也许应该面对现实。” 斯劳万说。制造商们非常担心,他们的产品将被“下一波关税狙击”。

目前,斯劳万正在努力削减其在中国的业务,将这些业务分散到泰国等地。

从医疗设备制造商到农业设备公司,路透社对十几家美国在华制造商的采访表明,这些公司正在重新考虑是否要在中国进行生产。

医疗产品制造商哈布斯(Charles M. Hubbs)表示:“在加关税之前,我们打算把大约30%的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回美国。”“而随着最新的关税发展态势,我们将可能把60%的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美国。”

而其他的一些工厂也正在评估贸易战对他们的影响。

美国一家大型制造商公司驻中国高管说:“在目前环境下,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和其他一些公司正在内部重新评估贸易战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影响。”

由于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及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制造商品征收关税,这可能引起全球商品供应链的变化。

对一些人来说,影响是十分明显且直接的。

总部位于佐治亚州(Georgia)的AGCO集团向美国贸易代表表示,关税将使其在中国江苏的农业设备生产厂不具“价格竞争力”。

另一些厂家已经直接采取了行动。比如家具制造商在家集团(At Home Group Inc)和RH集团已经表示,开始削减在中国的生产线。

但还有一些人,选择观望,因为他们在产品供应链中的位置不同。总部位于美国的GMM不粘锅涂料公司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印度,但他们还是要观察进一步情况后再决定是否退出中国。

GMM的首席执行官甘地(Ravin Gandhi)称,目前仍有很多制造商留在中国,特别是那些瞄准巨大的中国国内或地区市场的制造商。

一些工厂高管表示,中国仍拥有最好的基础设施、供应链网络和工程人才,这就是潜在的竞争力以及吸引企业的方面。

就规模而言,中国无法轻易被取代。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7月份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制造业产出约为2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庞大的。

总部位于加州的一家电动平衡车初创公司Bird今年6月在提交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一份意见书中写道,他们“不知道美国有哪一家电动平衡车制造厂可以根据Bird的需求替代中国。”

璞凯包装(Procon Pacific)亚洲业务上海公司主管克拉斯斯坦(Krassenstein)表示,美国在华工厂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但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在过去的8年里,中国珠三角地带的工厂租金飙升了80%左右,而人们还抱怨着劳动力成本的飙升。

而与此同时,其他一些亚洲国家正想跻身制造业国际市场。泰国正积极宣传该地区是制造业中心,可以提供激励措施,比如对某些行业免征至多8年的企业所得税,以及对某些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

而种种这些迹象都开始促使在华美国工厂寻找新的方式,或离开或继续待在中国。(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