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您将收到更多快消品行业资讯、最先进的经营理念、最落地的管理方法,最权威的新模式解读。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台资企业正被时代降维打击,它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台资三剑客,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在食品饮料行业中台湾的企业一直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你旺,我旺,大家旺”的旺旺大礼包,还是“对啦!就是这个味儿”的康师傅牛肉面,亦或是“年轻无极限”的统一绿茶,三大快消巨头各领风骚在大陆市场共同演绎着一场精彩绝伦的舌尖上的三国杀游戏。

1992年,第一碗“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上市,对于引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市场,它功不可没。此后,康师傅先后在全国13个城市共建立了114条方便面生产线,日产方便面达2.5亿包,年销售方便面65亿包,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吃掉5包,市场占有率47%,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面王”。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统一靠着2008年推出的老坛酸菜面在食品圈刮起一股紫色的旋风,对标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2010年这波口味攻势达到巅峰,老坛酸菜面销售突破40亿元,雄冠国内,统一方便面结束了连续2年的亏损。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1992年旺旺将米果产品旺旺雪饼引入中国大陆,加上魔性广告轰炸,旺旺几乎没有费力就打开了市场。两年后,200多家企业加入米果大战。蔡衍明采取“割喉”式价格战并扩大大陆市场布局,策略非常奏效,对手来的快,脚跟未稳就被旺旺“斩草”出局。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在过去20多年里,方便面、冰红茶、米饼、旺仔牛奶等占领着中国经济最奇妙的一个时代。它伴随着市场经济而生,活跃在那个GDP增长率逐年攀高的奥运年代。它们是中国经济繁荣时期最直观的象征。

台资三剑客,康师傅通路精耕、统一产品创新、旺旺的价格战,似乎每一个人都有产品推广的大杀器。

可是,如今的台资巨头的日子似乎都不太好过,曾经的国民美食已经渐渐丧失了优势地位。而这一切“坏消息”似乎都归咎为外卖兴起、消费升级、以及农民工红利的消失。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的变迁,台资企业被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是《三体》小说里面一个很有趣的观点,简单的理解就是高维度空间对低维度空间的打击。

就像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不是今麦郎,更不是白象,不是任何一个平日里厮杀惨烈的竞争对手,而是美团、饿了么这些新兴公司,是散布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外卖美食小作坊,更是被整个行业消费升级打败的。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在这个时代,将你打入深渊的人,往往和你没关系,没有深仇大恨,但就是把你给干掉了。也正应了那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不过也正是在行业唱衰方便面的时候,韩国三养火鸡面横空出世,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成为网红单品。消费者对休闲食品的需求也已经从“吃饱吃好”,变成了“吃得健康”、“吃得有趣”转变。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你永远不知道杀死你的是谁,你能做得只有让自己强大,时刻保持警惕,在灾难来临前早作打算。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台资企业的救赎之路

经典或许会是一成不变的经典,但时代却时时刻刻在发生着改变。这些台资巨头也渐渐意识到,一瓶冰红茶、旺仔牛奶大卖十几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方便面领域,统一开始转向中高端市场,2014-2015年,汤达人连续两年增速超过100%,销售额突破5亿元。据统一提供的数据,5元以上的产品营业额2016年占比为12%,2017年已达21%。2016年,康师傅相继推出了“黑白胡椒”、“金汤”、“匠汤”、“爱鲜大餐升级版”、“汤大师”等高端产品。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饮品领域,统一一款小茗同学大热,在饮品领域掀起果茶风。统一旗下海之言、酵素饮品、打气等都是新品的不断年轻化尝试和创新,康师傅也在产品年轻化和广告营销上下足了功夫。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旺旺也意识到了产品老化的问题。旺旺最近两年新品不断,仅在2017年上半年推出了20多款新品,并试图通过社会化营销来年轻化品牌形象。

无论康师傅、统一还是旺旺,他们的创新都面临同样局限,已经把方便面、饮料、休闲食品做到百亿规模,即便它们意识自身产品的问题,一时之间也难以掉头,但它们确实在努力着。

2018年初,达利先于台资三剑客一步突破千亿市值,而作为面包一哥的桃李也是闷声发大财,为什么同样快消巨头,达利和桃李却能在这几年逆势而上,成就自己的食业帝国?

达利和桃李们的帝国

目前港股市场上,同类公司在产品品类、未来竞争力、未来成长性等方面逊色于达利。

达利产品结构多样化,虽然没有行业领导性品类,但每款产品都位于该品类前列,多个品类共同发展、齐头并进,构成了非常良性的发展趋势。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此外,达利食品旗下凉茶、功能饮料、豆奶等品类发展势头强劲,有数个子版块未来都可能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为达利提供高成长性。

更可怕的是,达利园的净利率能做到15%以上,这在其竞争对手的眼里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比统一、康师傅和旺旺,目前的净利率仅能达到5-6%,与达利园相差10%。

达利模式的优势——用低出厂价给予经销商远高于竞争对手的利润空间,让经销商自觉自愿的推广产品,并承担销售环节中的一部分费用。

正是在这样的渠道战略下,达利园可以省下很多线下的推广费用以及经营费用。如果我们用经营费用比上销售的比例来衡量可以发现,达利食品的经营费用是要远低于竞争对手的: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达利园采用给予其经销商更高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是更大的自由度),而减少其公司的经营费用,让其经销商自愿地去推广其产品的策略,提高了其利润率,即便是对渠道的管控能力降低也是可以接受的。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另外的一个食业巨头是桃李面包,桃李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40.79亿元,同比增长23.42%;净利润5.14亿,同比增长17.99%。多年来桃李面包营收净利双增,成为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桃李面包发展模式清晰,企业聚焦以面包为核心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5%。即使发展二十余年,但桃李面包一直坚持少而精的发展路线,面包产品品种仅三十多种。值得关注的是桃李面包采取“试点+推广”的研发模式来降低试错成本,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另外,始终坚持“中央工厂+批发”的模式,在中心城市设厂、集中生产、配送,有效降低成本,避免了连锁店模式的店租支出。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桃李面包已经形成跨区域的全国知名面包品牌,未来还有很长的增长空间,我们共同期待。

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每个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2017年,作为食品巨头的旺旺和达利都推出了重磅新品,前者推出复原乳制作的特浓牛奶,而后者推出了天然无添加的豆本豆豆奶。2017年豆奶大热,绿色健康产品需求越来越旺盛,达利敏锐的捕捉到了中国市场的差异化,搭建起自己独特的产品力。这也是为什么在传统食品巨头纷纷陷落的今天,达利能逆势而上,成就千亿市值。

当茶饮料销量连年下滑、冰红茶们除了“再来一瓶”束手无策的时候,小茗同学来了,茶π火了,果茶热了;当白酒被烙上岁月的痕迹而与年轻人逐渐绝缘的时候,江小白“小鲜酒”醉倒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老铁;当红牛一罐独大、畅销全国的时候,东鹏特饮“年轻就要醒着拼”,大打“创可贴”广告,挤占了几十亿元的市场份额……

康师傅和旺旺们失去的,正是达利和桃李们拥有的

中国的消费者升级了,台资三剑客的产品却降级了,它们的产品力正在经历着降维打击。达利有着特色的产品和渠道模式,三只松鼠有自己独特的IP路径……新时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每个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今统一康师傅旺旺这三大昔日舌尖巨头曾上演的三国杀游戏早已成了残局,乱花春色中,还有更多新的王者正奔赴在路上。

文章来源:食业家(ID:shiyeho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