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长安行:梦回唐朝的穿越之旅

长安行:梦回唐朝的穿越之旅

在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曾经有这样一座城市,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它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并作为首都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年,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它的盛名,在唐朝时达到顶峰,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的300年间,这座城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百业俱兴,人口达100万,是全球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的贸易、文化中心,各国使臣不断来朝,外国留学生流连忘返,天竺与日本的僧侣在此学法,西域商人络绎不绝,各国人们无不以一睹大唐盛世的风采为荣——直到一千多年之后,各国还习惯将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

时代在前行,社会在发展,可是千年之后的人们终于在惊讶和无奈间发现,相比大唐,之前和之后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达到和唐朝一样开放包容、繁华强大的程度,也再也没有一座城市像它的都城那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累万千光环于后世,那是只属于它的千年荣耀,那是只属于大唐的强健和自信。

这座城市的名字叫长安,直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长安行:梦回唐朝的穿越之旅

然而我一直觉得,还是叫“长安”要霸气、好听得多,“长安”,顾名思义,“长治久安”的意思,这也符合它1000多年的强盛历史,改成了“西安”,便差了许多意思,再没有睥睨天下的气势,只剩下偏安一隅的想象。

尽管,西安至今仍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并以强大的科教实力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可是,我还是渴望在此遇见盛唐时气象万千的古都长安,而不是如今热闹喧哗的现代都市。

这是一趟寻梦之旅,我必须穿越现代都市的喧嚣与浮躁、无视商品社会的繁华和市侩,才有可能在被现代文明多次修饰和掩盖的古老的城墙、钟楼、鼓楼、寺院、佛塔和宫殿遗址上洞见雪藏千年的大唐盛世,以及当时那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的自信与从容。

长安行:梦回唐朝的穿越之旅

然而寻寻觅觅,走走停停,有缘相见的盛唐真迹实在太少,不是毁于唐末朱温拆毁长安的战火,便是遭遇明代关中大地震的损毁,尤其是当年荒淫残暴的朱温,下令将整个长安城全部拆毁,富丽堂皇的宫殿、繁华热闹的市场,炊烟袅袅的民宅,都变成了残垣断壁,此后长安再无缘皇城。朱温掐断了大唐王朝最后一口气,将这座千年帝都变成了瓦砾堆,成为愧对长安的千古罪人,虽然最后他也落了个被儿子所杀的悲惨下场,但这依然无法消除我心中的痛恨。

我恨不能乘上时光机,回到朱温毁城的前夕,与朱温决一死战,朱温呀朱温,你可知你断送的不仅仅是一个唐王朝,更是强健自信的中华文明!从此后,中华文明就再也不曾恢复到大唐盛世的繁荣与强大。

如今的我们,只能凭借残缺的遗址和破旧的古籍来欣赏和想象当年的盛唐气象。除了大雁塔、小雁塔、华严寺真如塔、妙觉塔、兴教寺三藏塔等少数建筑物为正宗的唐时建筑物之外,其他的都是后期重建,比如我现在漫步的鼓楼、钟楼以及城墙,其实都是明代所建。晨钟暮鼓的声响,穿越时空的隔阂在耳边悠然响起,提醒世人白云苍狗、世事无常,而它们自己,却无法在岁月的变迁中保留住最初的模样。

长安行:梦回唐朝的穿越之旅

可是这世上,又有谁能保持永远不变呢?无论是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还是只有匆匆数十载人寿的你我,谁不是在人生无常的岁月里既想坚守自己的底线又不得不曲意迎合着时代和他人?

你看钟鼓楼边西安最著名的小吃街“回民街”上,哪一座店铺、哪一处摊位、哪一个店家不是堆满笑脸的迎合?如今的游客,除了游玩就是吃喝,各地景区便顺应潮流,打造出一条条看似精美、实则处处充满陷阱的美食一条街、购物一条街。

长安行:梦回唐朝的穿越之旅

回民街也是一样,这条长约500米、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的街道,以清真文化和特色小吃而闻名,但真正了解内幕的人就知道,真正的美味小吃掩藏在回民街附近的街头巷尾里,而非回民街上,在回民街,你能感受到的,除了价格昂贵、口味欠佳的所谓“美食”,更多的是摩肩接踵的游客以及人们慕名而来的热闹与虚荣。

最后你还会发现,相对于那些名胜古迹以及悠久历史,人们似乎更愿意享受逛街和美食的乐趣。

虽然我也爱好美食,但我更向往那些真正能代表盛唐文明的东西——比如与玄奘有关的大雁塔、大慈恩寺、兴教寺,珍藏有张旭、柳公权、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等唐代著名书法家真迹的碑林,以及象征秦代精神文明的秦始皇兵马俑等等。

长安行:梦回唐朝的穿越之旅

当然,还有那些唐代风流才子们以及他们留下的千古名句,无论是初唐四杰里的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还是写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或是盛唐时田园派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派代表岑参、高适,或是发动了“新乐府运动”的白居易,以及被誉为“小李杜”的李商隐、杜牧,当然还有“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四明狂客”贺知章,“七绝圣手”王昌龄,他们的绝美诗篇,曾经陪伴我度过无聊的年少时光,更替我抵挡住了成年之后残酷现实与孤独岁月的侵袭。

长相思,在长安,可是又有谁想知道,又有谁会在乎——我为何相思?相思的又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