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世界杯广告用雷人换流量 这样真的好么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张鑫)“为什么会有这么傻的广告?还让不让人好好看球?”、“XX直聘果断卸载”……比起这届强队不强的世界杯,很多观众更想吐槽世界杯的插播广告:让人几度想“砸电视”。而日前,策划了世界杯期间知乎和马蜂窝广告的叶茂中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广告的目的角度来说,有一部分批评的声音肯定比观众完全视而不见要好很多。

“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升职!加薪!”

“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

“你知道吗?你真的知道吗?你确定你知道吗?你真的确定你知道吗?……”

本届世界杯小组出线的队伍逐步显现,比起强队不强的现状,不少守在电视机旁的观众,更希望转播比赛的央视能换换插播广告。这些不断重复的魔性广告一出现在世界杯转播中,就引来网友一片吐槽:“把我逼上天台的不是输球,而是恶心广告”、“某招聘广告还以为是传销呢,不敢用不敢用”……

不少网友评价这些广告简单粗暴,创意低俗无趣。有网友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比喻为“一场大型的精神污染”,还有人发起了“最烂世界杯广告”的投票活动。Boss直聘的广告更是被网友吐槽为“加薪像讨薪,招聘像约架”。而马蜂窝和知乎的广告除了不断重复外,也没有提及APP的任何优势和特点。更有网友翻出了上述部分品牌的“黑历史”,并呼吁网友抵制。

虽然很多观众对这些“雷人”广告予以了批评,甚至出现这些广告时转台,或表示卸载相关软件。但是在广告主看来,广大网友的吐槽正是广告主们想要实现的目标效果之一。

日前,策划了知乎和马蜂窝世界杯期间广告的知名策划人叶茂中回应了在世界杯期间做“洗脑”广告的初衷。

他表示,广告投入到世界杯的舞台,最害怕的就是没有任何冲突和波澜的完美主义。从广告的目的角度来说,有一部分批评的声音肯定比观众完全视而不见要好很多。

叶茂中直言,消费者从来不会爱上广告,广告只要契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再简单粗暴也可以大卖,反之即使请来大牌明星导演,复购率还是不行。“在4年一见的热点面前,我们必须干扰人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记住我们,记住我们的产品,我们不能甘于只是做正常的广告。马蜂窝的广告,15秒品牌名出现了6次;而知乎的15秒,品牌名出现了9次。你必须重复,才能让消费者记住你!”

而对于广告效果,叶茂中也表示,知乎、马蜂窝的总裁以及投资人徐新对投放结果都非常满意。从百度指数和下载量等数据以及网上争议四起的现象看,已经在世界杯这个流量池内砸出了巨大的水花。

记者随后搜索了百度指数,BOSS直聘的搜索指数7天内整体同比上升194%,环比上升102%。马蜂窝的搜索指数整体同比上升199%,整体环比上升13%。而知乎虽然整体同比和环比均有15%左右的上涨,但是移动端的搜索同比则有26%的下降。

不过,也有策划人表示,“唯流量论”虽然有助于实现品牌的前期推广,但并非广告营销的长久之计。

广告的目的不完全是广而告之,更多需要的是受众的好感。太简单粗暴的世界杯插播广告,又一次倒时代地“羞辱”时代,“羞辱”观众。只有饱受好评的品牌才能获得较高的美誉度,也就是较好的品牌认知。而失去了品牌认知,就相当于品牌失去了灵魂,消费者就不可能对品牌形成品牌联想,也不存在什么品牌忠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