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2019考研:這些方法幫你每天早起1小時

早起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對於考研黨來說,卻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每天早起一小時,複習的效果可能會翻倍,關鍵的還是要合理規劃。下面分享5個方法,幫助大家都早起:

2019考研:這些方法幫你每天早起1小時

1、找出每天最令自己開心的5件事情。美好的事物,哪怕再微小,也值得我們留戀,利用早晨的時間,回顧一下昨天最令自己開心的5件事情,這滿滿的正能量,長年累月積累下來,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積極。用積極正向的心態面對一天,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嗎?

2、"先吃掉那隻青蛙"。潛能開發大師伯恩崔西說:"如果清晨第一件事情就是吃掉那隻最大的青蛙,就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你了。"所謂"最大的青蛙",就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清晨,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和學習之前,要明確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給自己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每天都優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會越來越高效。

3、把想做的事情寫下來。夢想是用來實現的,不是用來祭奠的。如果你有夢想,那就把它寫下來吧。每天早晨起床,把自己一天的計劃都寫下來,每天晚上經常翻看。這能提醒你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促使你為了實現它而努力。

4、給自己一點鼓勵。有些同學說"起床很難"如果早起成功,不妨送自己一件平時不捨得買的禮物獎勵自己。總之,給你的早起一點誘惑,那麼它就便成一件高興的事情了。

5、呼朋引伴來早起。如果怕自己意志力不足,或者中途放棄,那就找些志同道合的同伴,和你一起早起吧。

另外,注意平時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晚餐到就寢前喝一點洋槐蜜、菊花蜜茶,或者枸杞蜜,它們都有降壓安神的作用。還可以喝一些牛奶或紅酒,紅酒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枕頭下面還可以放一些薰衣草,也有助於睡眠。

“一切的節約都是時間的節約”,馬克思的這一經典之語,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體會。就考研而言,有的人只複習90多天就一舉登龍門進入理想中的院校;有的人一考卻是三四年五六載,可能還是很不滿意的自費,三流學校;更有甚者,人老珠黃,功名無望。

有些考生一旦確定專業方向,就心無旁騖,分秒必爭地複習;有些考生拼命複習,結果考場未進身先倒;一些考生看到別人都在考,也隨風而動報了名還在猶豫之中,含著雞肋度日;還有人雖然迫於形勢,立志考研,卻陋習難改,拖拖拉拉……諸如此類的現象在考研的千軍萬馬中又是何其多!考研的時間管理已經擺在考研者的面前。

“時間管理的定義”,傑克說過,“有效的應用時間這種資源以便我們有效地取得個人的重要目標。需要注意的是時間管理本身永遠不應該成為一個目標,它只是一個短期內使用的工具。一旦形成習慣,他就會永遠幫助你。”

“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只是在有限的範圍裡面才有用。它有可能妨礙家庭和社會生活的價值。在家庭中的時間,與配偶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以及我們鍛鍊身體所花的時間是不能以金錢來計算的。有些人為了考研抓緊時間,什麼都不顧,人際關係處理的一團糟;每天捨不得運動幾分鐘,結果抵抗力越來越差。

“時間是一種資源”,與土地不一樣,我們不能買賣或者保存時間,但與土地一樣,時間不能生產。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同樣的時間:一天24小時,每年8760小時。我們應該聰明的工作,而不是盲目地使勁工作。

“浪費時間是罪惡的”。這個比喻暗藏的陷阱是浪費。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是浪費?你判斷的標準是什麼?讓思想離開復習的壓力,從心理上換檔,以及生命中其他有意義的事情花點時間,都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罪惡。

時間管理的7條致命的禁忌最常見的是:迷惑,猶豫不決,精力分散,拖拉,躲避,中斷和完美主義。

第一,迷惑。我的目標是什麼?沒有為以後幾個月和以後幾年作出計劃可能是時間管理中最大的錯誤。有一個對話是這樣的:“請你告訴我我應該往哪裡走?”“這要看你去哪裡。”“不管去哪裡都行”“那麼你隨便走哪條路都行。”許多考生在決定考什麼專業上要花掉幾個月的時間。有的人甚至到報考時還不知道報什麼學校什麼專業。

第二,猶豫不決:我應該做什麼?這是第二個主要錯誤:猶豫不決,不能做需要作出的決定。這就好像鴕鳥,對不愉快的事情不理睬,躲到沙堆裡。這個暗藏的敵人意味著我們對某一任務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要花很多的時間。它使我們的惶恐和恐懼更加嚴重。這是因為拖延決定是容易的,但不做決定是不容易的。它還在那裡等著,即使在完成別的工作時它仍在腦海的某一部位活躍著。猶豫不決讓我們無法集中精力,無法放鬆,無法創造。它還可能成為其他問題的根源,如逃避責任。

第三,精力分散:精神和體力的超負荷。精力分散是企圖做超出需要的甚至超出可能的事情。過多的精力分散會引出無效的問題解決,無法集中精力,對最簡單的工作也缺乏動機。企圖在各方面都做工作就會使身體產生疲勞。

第四,拖延:可以等到明天。拖延是時間的竊賊,是時間管理中的最重要的罪惡。拖延的定義是把某一時間能夠做好的事情拖到以後。有三種典型的拖延:拖延不愉快的事情;拖延困難的事情 ;拖延需要但難做決定的事情。

第五,逃避:躲進幻想世界。考研的學生有時可以找到很多逃避複習和學習的方法。他們拖延作息時間。在樓道口溜達以尋找無聊的可以聊天的人,還假裝上網聊也考研相關的事情,他們閱讀並不需要閱讀的書籍和報紙。他們做著複習中瑣碎的事情,不斷清理書桌和抽屜裡的考研資料,總在書店中看哪種考研書更好,實際上這些行為都是逃避的行為。另外一種是白日夢。做著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複習工作。這些都在表明他們可能是在逃避不願複習的內容。

第六,中斷:開始最難。不在計劃中的打斷是讓人煩惱的消耗時間的事情之一。電話,老闆進來聊天,同事進來問候,以及其他緊急情況都是對考研複習的打擾。住在宿舍裡面的學生企圖學習時常常都有過類似的問題。中斷對複雜的工作傷害最大。我們複習中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一道難題好不容易有點眉目了,被人打擾再也想不 起來了。在寢室裡溫書,接了幾個電話,一上午就完了。

第七,完美主義:我受到的教育就是完美主義。筆記作得工工整整髒了一點,,修來改去甚至重抄一遍。殊不知,需要和過分是應該區別的,也就是說對可以帶來利益的質量和對無人注意的並無任何益處的認真以區別。多餘的努力不會產生任何益處。

如何在考研複習中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擺脫這些消極的因素所帶來的傷害?

第一,優先權:解決困惑的辦法。“你 必須知道 應該先做什麼後 做什麼!”解決困惑的最後辦法就是設置目標並且不時對這些目標進行評估。這裡有幾個基本思想:

1,建立清楚的、可以達到的目標。

2,確立目標的優先權。

3,找出與目標有關的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進行的工作。

4,確定完成較小目標的日期。

考研設立的目標一般都是中短期的目標通常我們都是應該把它們分為更加實際的任務。每週都應該樹立可以達到的具體的目標。同時每天睡覺前都要列出第二天的學習清單,很多高效公司的經理都有這樣的一個習慣。

第二,帕瑞託法則:他是意大利的一位經濟學家,他的法則就是我們熟悉8/2原則。他認為20%的目標具有80%的價值,而剩下的80%的目標只有20%的價值。一句話,重要的少數和不重要的多數。為了有效的管理時間,應該根據價值來投入時間——把時間投入到有較大意義的目標中去。當瑣碎的事情花去大量時間的時候,問題就來了。難道不是嗎?這個世界上成功人的也恰好是那個20%的少數!

第三,解除困惑:剪枝和除草。剪掉不需要的,除去達不到目標的。最重要的是要對那些打擾,或者對無益於自己考研的要求說不。

第四,開始工作:改變拖延的習慣。拖延的一個最常見的原因是拖延者認為工作太忙,時間太少,因此無法完成工作和學習的任務。解決的辦法就是把任務分成小塊。改變自己的學習環境開始學習。學習決不能拖,愛悠悠恨悠悠,拖到何時休???

第五,內部黃金時間。你是夜貓子還是老鷹?此外還要研究睡眠習慣。一般每晚睡8個小時從6個小時到9個小時都是可以的。事實證明超過9到10個小時會產生3種不良後果。此處,考研的人還這樣貪睡嗎?特別注意的是不要睡的太少。如果你的睡眠低於6小時,那就不要再少了。很少有人可以靠很少的睡眠來維持正常生活而不讓身體受到傷害的 。何況考研是個長期的過程,欲速則不達!

大連文都醬會實時為小夥伴兒們關注考研資訊、報考指南、考研政治複習資料、考研數學複習資料、考研英語複習資料等信息,並且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大家身邊,和大家一起征戰2019考研。關注文都考研公眾號【dalianwendu2013】,瞭解更多考研相關內容。2019考研路上,你有文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