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盛夏悄然綻放的萱草花,原來是我國的母親之花!

早上散步時,驚喜的發現路邊綠化帶的樹蔭下,盛開著一片黃色花朵。花色豔麗的黃花,形似一個喇叭,像康乃馨卻又不是康乃馨。用識花君拍照查詢,方才知道這是萱草花!

盛夏悄然綻放的萱草花,原來是我國的母親之花!


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細長的枝頂端開出橘紅或橘黃色的花。它在中國有幾千年栽培歷史,《博物志》中寫道:“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

盛夏悄然綻放的萱草花,原來是我國的母親之花!


在百合科的同宗姐妹中,萱草不過是位“小家閨秀”。

觀其外表,葉片細長,花為筒狀,每朵6瓣,向外展張,花色桔紅,一般每葶著生數朵,從夏到秋,開個不停,可惜晨開暮閉,匆匆謝去。

萱草翠葉萋萋,著花秀秀,煥發出一種外柔內剛、端莊雅達的風采,教人感到親切和藹,賞心悅目。

難怪古人把它比喻為慈母的音容。蘇東坡曾賦日:“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親的愛心。

盛夏悄然綻放的萱草花,原來是我國的母親之花!


遠在《詩經、衛風、伯兮》裡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諼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憂草,背,北,指母親住的北房。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到哪裡弄到一支萱草,種在母親堂前,讓母親樂而忘憂呢?

母親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愛,如孟郊的遊子詩:“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

盛夏悄然綻放的萱草花,原來是我國的母親之花!


葉夢得的詩云:“白髮萱堂上,孩兒更共懷。”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國的母親之花。

盛夏悄然綻放的萱草花,原來是我國的母親之花!

萱草又叫做“宜男草”。

民間有一傳說,當婦女懷孕時,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會生男孩,故名宜男。萱草既可入藥,又可作菜餚。北方人叫黃花菜,南方人叫金針菜,不但營養價值極高,且有極好的健腦效果。

盛夏悄然綻放的萱草花,原來是我國的母親之花!

嬌含丹粉映池臺,憂豈能忘俗謾猜。

曹植頌傳天上去,嵇康種滿舍前來。

鹿蔥誰驗宜男讖,鳳首猶尋別種栽。

浩有苦懷偏憶母,從今不把北堂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