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脂肪瘤手術後不做病理可以嗎?

陽光146185576


不建議不做病理,如果是我的患者,一定給做病理檢查,否則不會安排手術的。對於外科有個規定,就是隻要是從患者身體上切除的組織,一定要做病理檢查。病理檢查是診斷疾病尤其是腫物的金標準。

當然脂肪瘤,大部分是通過超聲和體格檢查十有八九能夠診斷。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並不是所有的皮下包塊都是脂肪瘤,也可能是其它的良性腫瘤或者惡性腫瘤,也可能是轉移結節。另外,還有脂肪肉瘤,有時與普通的脂肪瘤不太容易鑑別,雖然說脂肪肉瘤一般多在身體深部,但也會有表淺的。脂肪肉瘤是屬於惡性腫瘤。萬一手術後不做病理,當做普通脂肪瘤,就會耽誤治療時間。如果是惡性的腫瘤,一般都需要擴大切除範圍,才有根治可能。而普通脂肪瘤的手術,小切口,只要把脂肪瘤去掉就可以了。

皮下脂肪瘤,是一種由成熟脂肪組織構成併發生於表淺(皮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是最常見的間葉組織腫瘤。多見於成年人,20歲以下患者少見。脂肪瘤可發生在身體有脂肪的任何部位,以背部、頸部、肩部、腹部、乳房和四肢近端多見,面部、手、腳和小腿少見。皮下脂肪瘤可單發或多發,主要表現為腫瘤局部隆起,質地柔軟,無紅腫、無壓痛,有一定的活動度。如果較小,不影響外觀和功能的話,不需要手術切除。如果比較大,在背部或四肢關節處,影響功能的話,最好手術切除,同時病理檢查,進一步驗證是否為脂肪瘤。

脂肪肉瘤是成人最常見的軟組織肉瘤,少見於青少年和兒童。脂肪肉瘤通常體積較大,一般為深在性、無痛性、逐漸長大的腫物,最常發生於下肢(如膕窩和大腿內側)、腹膜後、腎周、腸繫膜區以及肩部。在不同部位的發生率主要取決於該腫瘤的亞型。脂肪肉瘤屬於惡性腫瘤,有復發風險,根治性手術切除降低復發轉移風險。手術方式完全不同於普通脂肪瘤。

所以,即使臨床診斷為脂肪瘤,手術後一定要做病理檢查,病理檢查費用不高,但是會給一個確診的結果。一旦說不做病理,當做醫療垃圾處理後,想再明確疾病性質,不可能了。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脂肪瘤是一種常見的皮下良性病變,發病率很高,多數都是良性的,不會轉移,切除後一般不會復發。但是,脂肪瘤還是需要和一些惡性的病變進行鑑別。比如惡性的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惡性疾病,比脂肪瘤就多一個“肉”字,但是預後完全不同。脂肪肉瘤常常長在膝蓋後面那個窩(膕窩)、腋下、肩膀和腹腔內,體積較大,摸起來和脂肪瘤差不多。但是可以轉移和侵蝕周圍組織,導致患者死亡

(這是顯微鏡下的脂肪肉瘤細胞,黑色的是細胞核,這些深黑色的細胞核看著很恐怖,又大又黑,形態也不規則,表明這種細胞分裂增殖很快,惡性傾向明顯)

(這是顯微鏡下的脂肪瘤,由大量含有脂肪空泡的脂肪細胞構成,細胞核較小較圓,形態規則)

病理醫生通過顯微鏡和免疫組織化學技術來判斷一個腫塊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準確率最高。


有的時候還要和神經纖維瘤進行鑑別

神經纖維瘤是一種遺傳疾病,也表現為皮下的小包塊,也是需要通過病理診斷來進行鑑別的。


因此,如果是非常確切肯定的脂肪瘤,而且單發、較小,在門診做之後,可以不行病理檢查。但是對於多個、體積較大的脂肪瘤,我建議你還是要做一個病理檢查,明確良惡性之後,自己也放心一些


人體探索者


劉醫生談骨論筋🐀脂肪瘤需不需要做病理🐀

脂肪瘤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每一千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患有此病。也不能說是一種病,只是脂肪的異常堆積,大部分都是因為影響美觀才來就診。一般的在門診就可以手術切除。手術後切出來的脂肪瘤要不要做病理,我們都要和病人說明其中利害關係,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瞭解一下脂肪瘤

脂肪瘤是由成熟的脂肪細胞所組成的良性脂肪組織腫瘤,它可以出現在全身任何有脂肪的地方,皮膚下面是最常見的部位。也可以出現在肌肉骨骼等深組織,胸腹腔、精索等部位。分為多發性和單發性脂肪瘤。

脂肪瘤有一層完整的包膜,裡面是黃色的脂肪組織,摸起來柔軟,沒有痛感,與周圍軟組織分界清楚。深層脂肪瘤可呈白色。

它的主要症狀:1.影響美觀。特別是多發性脂肪瘤和巨大的單個脂肪瘤,讓人看了不舒服。2.疼痛。脂肪瘤經過長時間的增大,就會壓迫周圍組織產生疼痛的症狀。3.壓迫。當脂肪瘤足夠大時,會壓迫鄰近的組織和器官,引起相應的症狀。4.深層脂肪瘤具有一定的惡變率,雖然很低。

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是來源於脂肪細胞的惡性軟組織腫瘤,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發病,但好發於四肢近端、胸腹腔等血液循環豐富的地方。

脂肪肉瘤大小不一,大多數為5-10cm,呈分葉狀、橢圓形或者結節狀。有一層很薄的包膜。切開可呈魚肉樣,少部分可呈黃色。並且伴有出血灶、鈣化灶和壞死。


脂肪肉瘤的主要症狀,表現為無痛性的包塊。多數在深層,很難早期發現。特別是腹膜後的當很大壓迫器官時才發現。

做不做病理

介紹上面這兩種就是為了讓大家認識,有一種可能是惡性腫瘤,並且有時候它們靠肉眼不容易分辨出來。這時候只能靠病理來診斷。即使之前做過彩超檢查,手術切出來也很像脂肪瘤,也不能掉以輕心。

特別是深層脂肪瘤有時和脂肪肉瘤很像。這時候就只能靠病理來區別。因為它們的治療方式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不但要擴大切除,還要後期處理。所以不能為了幾百塊錢而錯失良機。誰也不敢保證百分百是良性的。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不可以,堅決的不可以。

脂肪瘤雖然是良性的腫瘤,但是用彩超和臨床檢查來確診皮下腫塊就是脂肪瘤,有時並不能讓醫生信服。因為彩超畢竟是影像學的檢查,對於腫瘤,病檢才是金標準。

曾經和老師遇到過這麼一個病例,一


個青年男子,背部有一個核桃大的腫塊,沒有任何的疼痛和其他不適,來醫院就診,我和老師根據臨床檢查,斷定這就是脂肪瘤,而且彩超也支持這一診斷。

然後告知患者病情,建議進行手術治療,患者同意,當切開皮膚看到瘤子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不對勁,因為脂肪瘤大多都是金黃色的也就是脂肪的顏色,而這個“脂肪瘤”卻是魚肉色的,比較白,而且用鉗子去鉗夾的時候,老是容易碎,根據以上情況,老師立馬就斷定這根本就不是脂肪瘤,而是其他的腫瘤,但是由於是縣級醫院,根本就沒見過這種東西,我老師說“保存好,保存好,把東西保存好,完了送病檢,一份送我們醫院,一份送上級醫院”。

最後,我們醫院的病檢科也沒見過這種東西,上級醫院報的是“隆突樣纖維肉瘤”,是一種惡性程度比較低的,而且極容易復發的一種腫瘤,必須要擴大切除,於是老師向家屬告知情況,建議患者到蘭州的大醫院進行擴大切除。

所以,無論是怎樣的皮下腫塊,都必須要做病理檢查,這樣不僅僅醫生放心,而且患者也放心。

我是小克,歡迎關注,如有任何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小克大夫


  脂肪瘤是體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可以發生在有脂肪組織的任何結構中,臨床上以體表及乳房部位的脂肪瘤最多見。較肥胖的女性是好發人群,發病年齡以30~50歲多見。脂肪瘤屬於良性病變,有的脂肪瘤在結構上除大量脂肪組織外,還含有較多結締組織或血管,形成複雜脂肪瘤。該病主要表現為單個、圓形或分葉狀柔軟的腫塊,邊界清晰,生長緩慢,極少會發生惡變,如果沒有影響日常生活可以不進行任何治療。

  脂肪瘤需要定期隨訪,如果發現1-2個月內脂肪瘤生長速度加快或者短期內迅速增大,最好採取手術切除治療。手術應徹底,若有殘留,日後復發的可能性很大,對於該種情況的脂肪瘤,手術切除組織後要進行病理檢查,一是明確診斷瘤體的類型,二是預防脂肪瘤合併其他性質的腫瘤而發生漏診,延誤病情。對於長在乳房、面部或者裸露在體表部位的小的脂肪瘤,為了美觀的要求也會進行手術切除,對於該種情況的脂肪瘤一般是不需要進行病理檢查的。

  總而言之,臨床上脂肪瘤手術切除後是否進行病理檢查由醫生判斷決定。經正規醫師看過,除惡性腫瘤情況手術剜除脂肪瘤不需進一步病理檢查外,凡是良、惡性質不清或本人要求的情況下應做病理切片檢查以明確腫物性質,預防癌變。脂肪瘤患者平時飲食一定要注意,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補充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食物有利於皮膚健康,另外建議清淡低脂飲食,經常體育運動減輕體重,預防皮下脂肪囤積和高血脂症,少油鹽、辛辣、重味食品,保持積極樂觀開朗的心態。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脂肪瘤發生在大眾身體上非常常見,脂肪瘤是良性腫瘤,通常情況下不會有惡變和轉移。但是他有可能全身多發,到處都長。

在門診時,經常有病人來諮詢,身上好幾處脂肪瘤是不是需要切除?我一般給他們答覆是,如果是皮下的脂肪瘤,體積不大,沒有明顯疼痛,搔癢,發紅等現象可以暫時不予處理,繼續觀察,如果發生變化則來手術切除。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更多健康知識分享

與醫生交朋友,讓大家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手術切除下來的組織是否需要做病理檢查呢?這個是肯定的。醫學要求任何離體病變組織都需做病理檢查。病理檢查是對離體組織性質的一個最重要的檢查方式,尤其是癌症的檢查,是金標準。

也有病人強烈拒絕做病理檢查,其實這是非常不明智的決定。脂肪瘤,通常情況下,通過B超和醫生的肉眼觀察,能夠有80%以上的準確率。但是還有20%的不確定性,如果這是脂肪肉瘤,或者其他性質的腫瘤轉移,那麼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甚至危及生命,這是非常慘痛的教訓。



兒童骨科姚京輝主任


如果是住院手術,那麼切下來的組織是肯定會送病理檢查的。如果是門診手術,門診醫生也會建議病理檢查,當然門診有一定選擇性,如果患者的確拒絕做病理,醫生一般也不會強求,其次真是堅決拒絕病理,可以不去交病理的費用啊。不過話說回來還是建議做病理檢查,因為很難從肉眼明確區分脂肪瘤和脂肪肉瘤。


前者是常見的良性腫瘤,而後者屬於惡性腫瘤。部分惡性程度還較高可以危及生命。脂肪肉瘤特點是好發於四肢特別是大腿、會陰及臀部,上肢、腹膜後、頭、頸塊,直徑一般較大,生長速度較快,腫瘤常為結節狀,或分葉狀,質軟或稍硬可以有包膜或者沒有。雖然有些特點與一般的脂肪瘤有區別,但是確診還是需要靠病理。所以還是建議病理檢查。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脂肪瘤是良性腫瘤,單純手術切除就可以,可怎麼知道它是良性腫瘤呢?通常呢,通過病史問診、查體、彩超等檢查,就基本可以八九不離十地判斷。如果選擇手術切除(不是一定要手術切除),手術醫生在術中通過肉眼觀察也可以八九不離十地判斷,但你看,說來說去,還“八九不離十”,並不能成為腫瘤性質確診的最終依據,腫瘤確診的金標準是病理檢查。既然手術都已經做了,為什麼不把切下來的組織送病理檢查呢?即便已經是八九不離十診斷為脂肪瘤這類良性腫瘤,手術後也應做病理檢查,這是常規。

不管是什麼情況,除非有特殊情況,只要是從身體切下來的組織,都應該常規送病理檢查,不要圖省事。通常像那些做胃鏡、腸鏡接下來的“息肉樣病變”,有的醫生一看就是息肉,有時不會送病理檢查,不過我仍然常規送病理檢查,而病人也不要因此而認為醫院為了賺錢而做不必要的檢查。還有很常規的情況,有的人把身上的“痣”點掉,我的建議是儘量不要採取燒灼之類的辦法,而是到正規醫院皮膚科或美容科,完整切除,並將切下來的“痣”送病理檢查,以排除惡變可能(儘管這種可能性小)。總之,說來說去,一句話,只要是身上切下來的東西,都建議儘量送病理檢查。


腫瘤專科醫生


患者如果擔心的是惡性腫瘤的話可以去做病理,但是一般確診是脂肪瘤是可以不用做病理的。

脂肪瘤本身也是一種良性的病變,本身對人體的影響不是太大,一般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隨著脂肪流的增長可能會產生壓迫的症狀,有些會伴有局部感染或者是出現疼痛,這種情況下最好是做手術治療,手術後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護理。

第一,心理護理,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緊張的情緒配合治療,這個也是比較重要的。

第二,飲食護理,脂肪瘤患者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或者是太油膩的東西,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這個也很重要,還有一個就是運動護理,脂肪瘤的患者有些可能是因為活動比較少,然後飲食又不規律導致脂肪沉積。這樣對身體健康也不好,適當的運動也很重要,生命在於運動。


脂肪瘤武教授


脂肪瘤在我們臨床中特別常見,以前都是在門診上就可以切除,但是隨著醫療診治的規範,最好能夠收住入院進行手術切除,因為有些脂肪瘤比較大、位置比較深,容易發生出血的情況。很多患者費解,就這麼一個脂肪瘤要花費一兩千元,手術切除後還要送病理檢查,現在不管從醫療文件要求也好,還是從醫患關係及醫療準確性上講,但凡從身體上切下的組織器官,我們都要送病理檢查。

一方面,這是國家醫療規範所要求的,要求外科手術以後從患者身體上切除下的組織器官需要進行病理檢查,這也是為了防止有漏診的情況,從醫生角度這是起到保護性作用的步驟和證據。

另一方面,是對患者的負責,有很多看似是脂肪瘤的腫塊,術中看到腫塊的性質也判斷為脂肪瘤,但是經過病理檢查確是有惡性傾向的腫瘤。如果經過病理檢查後也明確為脂肪瘤,那就可以放心了,若有惡性可能,那還需要進一步的進行免疫組化等精確檢查,甚至要擴大切除範圍,避免有遺漏疾病的情況。

還有,醫生能夠安心,避免醫療糾紛,以前有的因為熟人關係幫忙切除了類似脂肪瘤的腫塊,但是術後患者復發或者發現變,這個時候沒有病理結果證據,那以前切除的腫塊到底是什麼真的是有口莫辯了。

儘管讓患者承擔了一些就診費用,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也不管是門診手術還是住院手術,病理是一定要送的,為患者、為醫生都是應該的。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