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大妈病床前感叹,养儿有啥用,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那天,看到一个消化科医生,在网上写的几段话。

他说,那一天查房的时候,顺便和9床病人家属聊了一阵。9床是中风脑梗半身不遂患者,已经中风一年了,全程都是他爱人在照顾。

我提醒她,照顾中风偏瘫的患者很辛苦,你一个老人家迟早会吃不消,还是请个保姆,或者让子女帮着照顾。

一听这话,老人立马开始了抱怨模式,说两个儿子各有自己的生活,现在根本就指望不上他们。

老头子没生病前,偶尔还能见一面,后来就难得见到了。我们老到没用,成了累赘,他们就更不管了。

抱怨一通之后,老人来了句神总结,生儿子有啥用!

这句话,瞬间得到医生的认可。他说,当医生查房久了就会发现,前来住院的病人,在病床前端茶倒水,按摩捶背的多是女儿,儿子根本就不见踪影。

近几年,网络上总充斥着一种声音,生儿子没用,老年的幸福要靠女儿,这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现象背后,透着老人的心酸。

一定有人会说儿子忙,忠孝不能两全之类的话。其实忙只能算个借口,连父母都不放在心上的人,永远不会有多大的出息。

相反,越是成功的男人,越懂得善待父母。摸爬滚打的过程中,他们更明白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艰辛,所以会对父母一直抱有感恩的心。

孟子曾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对于身为儿女的人来说,就没有一件事大过父母。

大妈病床前感叹,养儿有啥用,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02

那一年,公公住院,陪床的时候,看到感人的一幕。临床病人是个老太太,原本是女儿在照顾,可是当他的儿子知道后,立马从上海赶了回来,并且把妹妹赶回了家。他说,平时你照顾的多,这会让我来。

他的话,感动了一病房的人。

他是一个个子不高的男人,黑且瘦,在上海的建筑工地打工。住院的是他的母亲,原本身体一直很好。那一天出门去放羊的时候,感到眩晕,去诊所一测血糖高的吓人。诊所的小医生没敢留她,对她说快去大医院吧!

他们没敢耽误,立马到了医院。医生坚持让他们住院,说血糖稳定之后才能考虑出院。住院的事情,老人没敢声张,她觉得就是打个针,自己也能下地走动,不需要孩子们陪着。

她的儿子尽管身在上海,但每日晚间会向家里打电话。尽管老人足够小心,依旧露出端倪。当他知道自己的母亲住院,立马买了一张车票赶了回来。

老太太惋惜到不行,说你一天好几百块的工资,请假多可惜。可是儿子笑笑说,那有什么,钱是慢慢挣的。

他坐在病床前,一会洗水果,一会陪母亲聊天,陈年往事,今日生活,他陪着津津乐道。白天聊一天,听说晚上还会聊到十一点。

老人做检查,他找来轮椅,来回推着。

整个病房的人,都羡慕老人有个好儿子,可是老人却急得不行,不停催促儿子早点回上海。儿子总是笑笑说,不急,等你出院再说。

七天的时间,他没有一丝的焦虑,老人也一脸的安详。或许,这就是生活最好的样子,无论生活有什么样子的赋予,有爱就可以抵挡一切。

巴金说,母亲是没有什么能代替的。或许,这个在上海工地上打工的男人,并不知道这句话,但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切。

大妈病床前感叹,养儿有啥用,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03

有个送快递的老人,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目测应该六十左右的年龄。

那一天,送快递进我的小屋,他接着说买点茉莉花茶。

给他称茶叶的功夫,他赞叹地说,我父亲喝的那才是好茶,全是细芽。

我忙转头说,你不一块给老人买点?

他忙否定,不用不用,他有退休金,过得比我好多了,我风里来雨里走的挣个钱不容易。

望着老人向外走的背影,内心一阵悲哀,有的人到这个岁数都还没活明白。

大妈病床前感叹,养儿有啥用,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04

现在高效率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很忙,忙到忽略自己的父母。

很多人会觉得在外多赚钱,建功立业才是成功,殊不知,人生最大的成功却是在家里。人生真正的高度,不是你在外能挣到多少鲜花和掌声,而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受任何委屈。

趁着爱还可以表达,常回家看看吧!

你对父母的态度,就暗示着你的人生态度,最终决定着你的人生未来的路途。

伟人司马迁曾说,父母者,人之根本也。

善待父母,是优良传统,更会成为一种家风。这种家风,不但让家庭幸福,也会决定着你的人生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