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大媽病床前感嘆,養兒有啥用,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那天,看到一個消化科醫生,在網上寫的幾段話。

他說,那一天查房的時候,順便和9床病人家屬聊了一陣。9床是中風腦梗半身不遂患者,已經中風一年了,全程都是他愛人在照顧。

我提醒她,照顧中風偏癱的患者很辛苦,你一個老人家遲早會吃不消,還是請個保姆,或者讓子女幫著照顧。

一聽這話,老人立馬開始了抱怨模式,說兩個兒子各有自己的生活,現在根本就指望不上他們。

老頭子沒生病前,偶爾還能見一面,後來就難得見到了。我們老到沒用,成了累贅,他們就更不管了。

抱怨一通之後,老人來了句神總結,生兒子有啥用!

這句話,瞬間得到醫生的認可。他說,當醫生查房久了就會發現,前來住院的病人,在病床前端茶倒水,按摩捶背的多是女兒,兒子根本就不見蹤影。

近幾年,網絡上總充斥著一種聲音,生兒子沒用,老年的幸福要靠女兒,這成為一種社會現象。這現象背後,透著老人的心酸。

一定有人會說兒子忙,忠孝不能兩全之類的話。其實忙只能算個藉口,連父母都不放在心上的人,永遠不會有多大的出息。

相反,越是成功的男人,越懂得善待父母。摸爬滾打的過程中,他們更明白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艱辛,所以會對父母一直抱有感恩的心。

孟子曾說,事,孰為大?事親為大!

對於身為兒女的人來說,就沒有一件事大過父母。

大媽病床前感嘆,養兒有啥用,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02

那一年,公公住院,陪床的時候,看到感人的一幕。臨床病人是個老太太,原本是女兒在照顧,可是當他的兒子知道後,立馬從上海趕了回來,並且把妹妹趕回了家。他說,平時你照顧的多,這會讓我來。

他的話,感動了一病房的人。

他是一個個子不高的男人,黑且瘦,在上海的建築工地打工。住院的是他的母親,原本身體一直很好。那一天出門去放羊的時候,感到眩暈,去診所一測血糖高的嚇人。診所的小醫生沒敢留她,對她說快去大醫院吧!

他們沒敢耽誤,立馬到了醫院。醫生堅持讓他們住院,說血糖穩定之後才能考慮出院。住院的事情,老人沒敢聲張,她覺得就是打個針,自己也能下地走動,不需要孩子們陪著。

她的兒子儘管身在上海,但每日晚間會向家裡打電話。儘管老人足夠小心,依舊露出端倪。當他知道自己的母親住院,立馬買了一張車票趕了回來。

老太太惋惜到不行,說你一天好幾百塊的工資,請假多可惜。可是兒子笑笑說,那有什麼,錢是慢慢掙的。

他坐在病床前,一會洗水果,一會陪母親聊天,陳年往事,今日生活,他陪著津津樂道。白天聊一天,聽說晚上還會聊到十一點。

老人做檢查,他找來輪椅,來回推著。

整個病房的人,都羨慕老人有個好兒子,可是老人卻急得不行,不停催促兒子早點回上海。兒子總是笑笑說,不急,等你出院再說。

七天的時間,他沒有一絲的焦慮,老人也一臉的安詳。或許,這就是生活最好的樣子,無論生活有什麼樣子的賦予,有愛就可以抵擋一切。

巴金說,母親是沒有什麼能代替的。或許,這個在上海工地上打工的男人,並不知道這句話,但他用行動詮釋了一切。

大媽病床前感嘆,養兒有啥用,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03

有個送快遞的老人,頭髮已經白了大半,目測應該六十左右的年齡。

那一天,送快遞進我的小屋,他接著說買點茉莉花茶。

給他稱茶葉的功夫,他讚歎地說,我父親喝的那才是好茶,全是細芽。

我忙轉頭說,你不一塊給老人買點?

他忙否定,不用不用,他有退休金,過得比我好多了,我風裡來雨裡走的掙個錢不容易。

望著老人向外走的背影,內心一陣悲哀,有的人到這個歲數都還沒活明白。

大媽病床前感嘆,養兒有啥用,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04

現在高效率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很忙,忙到忽略自己的父母。

很多人會覺得在外多賺錢,建功立業才是成功,殊不知,人生最大的成功卻是在家裡。人生真正的高度,不是你在外能掙到多少鮮花和掌聲,而是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家人不受任何委屈。

趁著愛還可以表達,常回家看看吧!

你對父母的態度,就暗示著你的人生態度,最終決定著你的人生未來的路途。

偉人司馬遷曾說,父母者,人之根本也。

善待父母,是優良傳統,更會成為一種家風。這種家風,不但讓家庭幸福,也會決定著你的人生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