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老戲班中的行話

老戲班中的行話

戲班中行話,無盡無窮,一舉一動都有名詞,所謂後臺術語者是也,凡容易瞭解者如“馬前”“馬後”等等術語,差不多外行按話思意,即可知之,但其中許多為外界人不解,如能盡知,亦有趣味,今特將各種術語詳註如次。

「撞」:戲中遇有衝突牴觸處,曰撞,如配角與正角發生此種情事,必曰有撞。

「砸」:演戲屢次出毛病,謂之砸,一戲中得有許多倒好,曰砸得唏拉譁拉。

「露」:演戲精彩奪目,得彩聲不絕,所謂之露臉是也,何時登臺,亦曰何時露。

「粉」:演戲褻媟之謂,一曰浪,又曰勁兒。

「啃」:兩角演戲,互相用力謂之啃。

「涮」:口是心非之謂。

「脫節」:臺上之戲已至終場,下場之戲尚未扮好,謂之脫節。

「亮場」:因脫節樂聲不止,許久不見演員出臺,謂之亮場。

「彩錢」:又名黑錢,凡扮戲中之穿孝者,穿各種獸衣者,及扮死屍或扮神鬼,均有彩錢。

「前啦」:彼此向無笑談,忽而玩笑者,謂之前啦。

「氣椅」:劇中人受激刺作氣絕式時,謂之氣椅。

「黑杵」:演劇人因受累過重,在本戲份以外,另送錢若干,不令外人知之者,謂之黑杵,票友演戲暗中使錢者,亦謂之黑杵。

「全腿」:演員所得戲份不按原定規約付給,謂之全腿。

「安啦」:又名安眼賊,即舉止言談概無顧忌者是也。

「切口」:唸白不脫土音。

「坐包」:凡遇堂會,角本不敷支配,須指定數人擔任零碎,遇有缺角即行庖代,戲完始能卸責,坐包雲者,即謂一日之戲包於一人,且須坐而代之,又名底包。

「分包」:包戲分任配角之謂,凡有能力之演員,平時總覺有人攔擋,藉分包之機,即可一躍而出。

「全箱」:一日之戲,戲衣俱備者,謂之進全箱。

「軟包」:為節省金錢按戲用衣,謂之起柔包。

「單摘」:演員穿特殊之戲裝謂之單摘,票友多此行為。

「獸形」:手下扮飛禽走獸之謂,每扮一次,必另外得有辛苦錢,後臺固有定例。

「放水」:唱時忽忘戲詞,混用他劇詞句,謂之放水。

「率腔」:唱時陡使好腔,出人意外,博得看客全綵者,謂之率腔,又曰真率。

「貧腔」:行腔使調,任意延長,發音奇異,聽之刺耳,謂之貧腔。

「過合」:武劇雙方互易地位,謂之過合。

「治事」:後臺管事之稱。

「貫串」:無戲不能之謂。

「服謅」:能受人指導者,謂之服謅。否則,即不服謅也。

「卯上」:表演賣力氣之稱。

「過道」:戲中扮演院公者,謂之過道。

「拿橋」:自高身價,臨時與人為難,謂之拿橋。

「起堂」:戲未終而客走大半者,謂之起堂。

「開閘」:戲完客散之謂。

「掛座」:謂能叫特殊之座也。

「帶彩」:與軍語相同,系雲受傷之謂也。

「吊場」:凡一人上臺,念唱而下者,謂之吊場,以補助臨演之戲化裝未齊,查金少山班中對於吊場舉動,時常有之。

「冒場」:不應上而誤出,謂之冒場。

「冒調」:所唱調門,突過胡琴之上,謂之冒調。

「量之」:唱與胡琴不合,曰量之。

「馬前」:時間侷促,將戲詞及場子減短,謂之馬前。

「馬後」:時間尚早,或某角化裝未竣,授意場上角色延長,謂之馬後。

「跨刀」:與角兒配戲,謂之跨刀。

「鑽鍋」:臨時說戲,即可出演,謂之鑽鍋。

「碼兒」:各角所演之戲謂之碼兒,如問演什麼戲,即曰什麼碼兒。

「老闆」:演員之稱呼。

「耍陰」:在臺上故意為難人,謂之耍陰。

「打朝」:帝王登場,先上朝官,待帝王就座,上前參見,謂之打朝。

「亮像」:出場至臺口,作一全神貫注之表情,謂之亮像。

「起霸」:各將官頂盔披甲,出場做束裝待命之式者,謂之起霸,而後臺因霸字有忌,皆稱之為起梗。

「疵花」:嗓音之外發有劈音,謂之疵花。

「羊燈」:臺步唸作不合規律,謂之羊燈。

「打釐」:上座過少不能開支,少給戲份,名曰打釐。

「飲場」:演員在臺上喝茶,謂之飲場,據聞有以酒代茶者。

「放火」:又名灑松香,即二人正在談公事,其第三者從旁破壞,謂之放火,又曰灑松香。

「腆頭」:當場落盔,露出本來頭腦,謂之腆頭。

「嚴啦」:言上座已滿,又戲唱的好亦謂之嚴啦。

「嚼子」:如後臺入不敷出之時,謂之帶嚼子。

「沒急」:謂營業落好也。

「哈暈」:在臺上信口開河,謂之哈暈,如實找不到本戲時,得由後臺扮一鬼,將其拉下。

「搭架子」:臺上問話,後臺答話,不出場者,謂之搭架子。

「打凸兒」:晚輩與老先生說笑被罰之謂,以被責者之兩腮凸起,用手掌擊之,故曰打凸兒。

「打瓜筋」:騙取包銀,杳如黃鶴,謂之打瓜筋,現已改稱打瓜醬。

「留鬍子」:唱戲人如留鬍子,即表示不再登臺。

「剁網子」:演員因故將扮戲所用之綱手剁毀,則以身當不重事粉墨,倘有馮婦之為,被人視為奠大之辱。

「燒鋪蓋」:伶人犯有重大班規,不能任其再居伶界,乃將其鋪蓋燒化,以示與眾共棄之意。

「出牙笏」:班中之牙笏,猶如軍中之令箭,凡戲班中事,如用牙笏出示者,則事在必行。

「打通堂」:一人有過,全班受責,謂之打通堂,此規限於科班。

「坐公堂」:班中發生要事,由管事人集眾開會,名為坐公堂。

「炒韭菜」:言演戲或辦事之亂七八糟也。

「吃粟子」:唱唸口齒髮生不利時,謂之吃粟子,又叫喯瓜。

「摟葉子」:偷學他人之好處,謂之摟葉子。

「冒仙鶴」:唱時嗓音時出岔音,謂之冒仙鶴。

「說公事」:管事人與各角研究戲碼與戲份時,不叫多數人知之,謂之說公事,又名說官話。

「啃臺欄杆」:言演員故意要好。

「搭腮幫子」:某角非欲某角為配,謂之搭著腮幫子。

(《梨園軼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