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老子《道德经》中的经典名言,值得后世传承!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

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选自《老子·第十九章》。朴:不加雕饰的木。【译文】保持质朴,减少私欲。

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选自《老子·第三十三章》。【译文】正确认识别人的是智者,认识自己的人是高明者。

三、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选自《老子·第七十二章》。【译文】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时,那么大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老子《道德经》中的经典名言,值得后世传承!

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选自《老子·第十九章》。【译文】保持质朴,减少私欲。

五、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选自《老子·第二十九章》。【译文】因此,圣人远离那些极端的事物,远离那些奢侈的生活,远离那些过分的东西。

六、故足知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选自《老子·第四十四章》。辱:耻辱。止:停止。殆:危害,危险。【译文】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自己的贫困而感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生存。

老子《道德经》中的经典名言,值得后世传承!

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选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法:效法,学习。自然:自然而然,当然如此。【译文】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八、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选自《老子·第七章》。【译文】天地所以能够长久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才能长久地生存着。

老子《道德经》中的经典名言,值得后世传承!

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辦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选自《老子·第八十一章》。【译文】真实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其正懂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并不真正懂得。

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选自《老子·第四十二章》。【译文】道生成自己,自己又生成天地,天地又生成阴阳两气,明阳两气相合又生成万物。万物负载着阴阳两气,两气相互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