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重慶養雞女,一千年前就開始為養殖戶訴求利益

在重慶大足境內的世界文化遺產寶頂山石窟中的“地獄變相”組雕中有一尊俗稱"養雞女"的石雕。展現的是一位農家少婦掀開雞籠,兩隻雞正在爭啄一條蚯蚓的場面,充滿鄉村風情的詩情畫意,相比同組其他猙獰的造像相比顯得十分出眾。這尊雕像的用意是警醒世人:養雞的目的是“殺生”,乃大罪,最終會下地獄。養雞會下地獄?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重慶養雞女,一千年前就開始為養殖戶訴求利益

據傳是因為在寶頂山上的石窟群塑造之初,山下有一位生的俏麗的奚姑娘與母親相依為命,靠養雞賣酒為生。雕鑿造像的領班劉師傅喜歡喝酒,但喝酒對佛法略有不敬,於是他只能偷偷地去奚姑娘家吃吃雞蛋、雞肉,再喝點小酒解饞。

那時候雞都是散養的,奚姑娘這群亂跑的雞免不了跑到廟裡尋食,可有吃就有拉,這群雞常常把廟裡搞得髒亂差。廟裡主持趙法師早就心有不滿,後又聽說劉師傅還經常偷去她那裡開葷破戒,心裡更不高興。

重慶養雞女,一千年前就開始為養殖戶訴求利益

後來有一天僧人們正在參禪唸經,這群雞又跑到廟堂之上搗亂,還飛到貢桌上去吃貢品。趙法師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忙命令小和尚們打雞攆雞,一陣忙亂之後終於把雞趕走,還打死了幾隻。

奚姑娘得知後連忙上山討要說法,趙法師就歷聲說道:“肇事之由,皆因奚姑娘養雞始。若不養雞,就不會有此傷雞之事。養雞,雞吃蟲,謂殺生;賣雞,也是縱恿人殺生;殺雞、食蛋,凡此種種,皆是傷生之大罪!死後是要下地獄的。”

奚姑娘聽後不服氣,反駁道:“養雞是農家之副業,哪有農人不養雞的?養雞有罪,打死雞就有理了?”周圍看熱鬧的村民們都覺得奚姑娘說得在理,況且這件事也牽扯到他們的切身利益,紛紛對奚姑娘表示支持。廟裡和尚見群情激憤,怕不好收場,最後只能賠償奚姑娘母女的損失。

重慶養雞女,一千年前就開始為養殖戶訴求利益

此事過後,趙法師一直把奚姑娘養雞肇事的“罪孽”記在心中。後來在鐫刻“地獄變相”組雕時,堅持要把奚姑娘“養雞傷生”的“罪孽”刻上去,以示後人。劉師傅不敢忤逆,只能硬著頭皮接下這個活,並提前告知了奚姑娘。哪想奚姑娘聽後莞爾一笑,說:“那我這個養雞女豈不是和菩薩一樣長生不老了!”

奚姑娘一句笑話點醒了劉師傅,雖然他把養雞女奚姑娘雕刻進了“地獄變相”組雕之中,但把她的形象刻得卻很善良柔美,生動展現了古代勞動婦女勤勞智慧的品質,將一座揭露世間“醜惡”的塑像做成了一個豐碑。

往事越千年,奚姑娘趙法師都早已不見,只留下這尊塑像和這個故事流傳。在資本衝擊和環保政策等影響之下,養雞作為農民的副業也越來越難,可現在哪有奚姑娘敢去去討要說法,又去哪兒討要說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