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无悔我的选择 一位农村教师的自述

1992年,我以520分的中考成绩考上了当时的市属师范(6门功课满分600),在那个年代,我是我们村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第一个飞出来的“金凤凰”。带着乡亲们的期盼,我完成了三年的师范学业。

毕业分配,以我的成绩和当时教师的稀缺性,建委给的意见是乡镇中学。可当时候村支书强烈要求我回家支教,想着自己依恋的村庄,和村里那么多双期盼的眼神,我答应支教三年。一旦有了合适的教师,或者学校走上正轨,我就去出去深造,实现我的梦想。

回到村里才发现,村里的教育远远比自己想象的艰难。我读小学的时候,村里一到五年级,五个教室,五个老师。可当我回来的时候,只有一间教室,一个本村初中毕业的临时老师。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怎么乡村教育在退步?
无悔我的选择 一位农村教师的自述

老支书给我交代了当时的情况,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村里的情况有所改观,由原来的集体所有制到后来的自由职业,村里条件好的,搬到县城居住,还有的放弃村里的土地,带着一家人去省城打工,村里留下的是一些孤寡老人和一些留守儿童。当时,政府给一个村配备一名公职教师,可我村的这名公职教师处于退休边缘,所以才有了当时的状况。

一间教室,五个年级,不是没有教室,而是没有那么多学生,我们村一共户口所在的300多人,而当时在村的不足二百人,学校面临倒闭,而村里留守的孩子又需要上学,这就是村支书要求我支教的原因。
无悔我的选择 一位农村教师的自述

生我养我的土地,大叔、大妈渴望的眼神,我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90年代,贫困地区的贫困山区,教育条件可以想象!村支部给学校的经费少的可伶,后来,那个临时教师辞职了,就剩我一个人。五个年级分成五排座位,一个年级一个年级的讲课,各门功课下来,累的筋疲力尽。

乡亲们整体文化水平底下,导致了一些家长对教育的敷衍,自顾自的忙于生计,孩子成了捎带。这样,我的负担更重,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一年中最辛苦,也是我最开心的是六一儿童节和小升初考试。六一编排节目参加乡里汇演,看着孩子们灿烂快乐的笑脸,我的心里很有成就感。小升初考试,有一年,我的5个参加考试的学生,取得了一个全乡第二,一个全乡第四的好成绩。那一刻,我的疲惫化作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很有成就感!
无悔我的选择 一位农村教师的自述

时代在一步步发展,撤乡并镇,村庄合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相亲们大多去了城市,导致几百人的乡镇中学倒闭,我们村也很难在支撑下去。再加上爱人在县城工作,我也回到县城居住。

虽然因为我在村里支教,导致了我现在失业在家,但我从未后悔,前几天,一个学生微信和我聊天,说他过几天回来探亲,要来看我(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我的心里甜甜的。人的一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把我青春年华,献给了最需要教育的乡村,我骄傲!

无悔我的选择!

我是清香核语,关注农村生活!文中主人公真人真事,作者同村好友!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