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全国1卷作文的新特点

全国1卷作文的新特点

高考作文,近几年来都备受关注,引发大众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

命制这样的作文题目,不能率性而为,必须得满足诸多要求,既要具有限制性,防止套作;还要体现公平性,要让不同地域、经历和背景的考生都有话可说。此外,还要有区分度,利于高校选拔。

今年全国1卷作文,延续了去年的风格,将时代的宏大叙事与考生的实际相结合,任务设定也跟去年相似,既要求考生必须有身份代入,还要具备读者意识。

当然,今年作文也呈现出新特点:

形式表现灵活,先是通过年表的形式呈现材料,然后加上导语,最后设定任务。

选材凸显厚重,精选7个年份的标志性事件和具有重大意义的规划。以“世纪宝宝”的出生到成人为时间轴线,关联小学、初中和高中这18年。在这条不可逆转的时间轴线上,沉淀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他们经历了大地震、体育盛会,看到了中国航空航天科技的飞跃,见证了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在人生社会的展开中,他们获得了自己的时代意识。这些材料,引导他们在感受大国崛起、民族富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用昂扬进取的精神积极地拥抱时代,牢牢地把握时代,要充分认识到自我与时代的关联,只有生活在时代中,与之发生关系并产生互动,才能使人生变得有意义。

指令设定明确,除了立足当下,还要畅想未来;除了有读者意识,还要有00后“世纪宝宝”这样一种身份代入,不仅要讲好中国的故事,还要结合自我的成长,在字里行间展现出两代人的机遇与机缘、使命与挑战。

内在关联相对弱化,审题立意更加开放。读完材料,考生一开始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我们不妨先从熟悉的套路入手,先把这些材料看成是并列关系,一个一个来分析。比如汶川地震,这无疑是民族的灾难,但是在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更体现了民族的意志力与凝聚力。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国家三十多年奋斗成果的结晶,传递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普世价值,呈现的是一个国家的自信与力量。天宫一号,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科技的飞跃,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村村通、精准扶贫,是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时代高速发展的标志;这些日常生活的剧烈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梦实现的可能。

分析完了之后,我们可以用主题词对材料进行概括,比如价值与责任,使命与担当、追梦与圆梦。在写作的过程中,既要关联材料,还要结合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寻找自己努力的方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更要肯定国家的力量、精神与智慧,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对中国梦的憧憬。

在成长阶段,“世纪宝宝”们把生命的精彩都放在了“题海夺分”上,但是这份偏执的背后,恰恰是因为他们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却又希望将梦想化为现实。每一个“世纪宝宝”的梦想,都是一个凭借自己勇气、智慧争取美好生活的梦想。当他们在追梦的时候,中国也就获得了自己崭新的生命。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全部的力量,那么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一定会改变中国的命运。我们不妨再想象一下,到了2035年,正值18岁一代青年,从“时光瓶”中发现了这篇来自17年前的文章,偶然相遇的背后,定然蕴含着无限的欢喜,那欢喜中,也定然充满着对国家的认同和梦想实现的豪情。

全国1卷作文的新特点

无论作文写得怎样,“世纪宝宝”们的人生都将从此掀开新的篇章,这更是需要着力书写的内容。而对于今年作文的言说,在喧哗过后,却终会归于沉寂。诗人艾略特说:“去年的话属于去年的语言,来年的话等待另外一种声音。”让我们共同期待来年,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