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80後是否已經遇到了“職場危機”?誰將是第一批被清退的80後?

寧玉新


誰將是第一批被淘汰的80後,這很難說,但是有人成為精英的同時,就註定有人要被淘汰。

作為一名標準80後,我想就這個問題同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其實仔細算一下,最大的80後現在已經是38歲了,而最小的80後也有28歲了,不知道其他公司怎麼樣,比如認識的幾位朋友,有的80後已經走上了副處甚至正處級的領導崗位,但是有大部分80後還在中層管理崗位甚至基層一線打拼。

除了在公司上班的這一類80後,選擇創業的80後成功者也大有人在吧,比如小黃車的戴威,還有前段時間被刷屏的摩拜單車的胡瑋煒,當然創業路上也有很多80後失敗後負債累累,一無所有以後又選擇了重新開始。總之,作為被整個社會寄予厚望的80後,正處於工作和生活雙重的鞭策之下負重前行。

如果非要說誰是第一批被淘汰的80後,我想很有可能就是高中畢業後沒有選擇進大專以上院校學習提升的那些80後們,因為雖然這個社會能力比學歷要重要很多,但是沒有學歷,你可能連基本的平臺和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有大的發展和前景,只能慢慢的被飛速發展的社會遠遠的拋在後面。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交流。


九品職麻官


答案:80後已經步入中年,有人通過努力和把握機會實現人生巔峰,但很多人已經遭遇“職場危機”,遭到清退的80後職場人在劫難逃。

80後是一個巨尷尬的群體,羅輯思維的羅振宇(羅胖)曾經做了這樣一個比喻,令人印象深刻:一個單位的食堂有2個打飯的窗口。某一天,食堂單單開了一個窗口,70後排在第一位,80後排在第二位,90後排在第三位。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另一個窗口也開了,排在最後的90後撒腿跑過去成為第二個窗口的第一位。80後傻眼了,兩個窗口,無論怎麼選擇都是最後一位。

羅胖的寓意很深刻:70後佔據體制內的紅利,也是第一批改革開放的受益者,賺的是盆滿缽滿。80後碰上的正好是變動期,小的時候讀書動不動換課本的版本、長大了要靠自己雙手創造財富兼“上有老下有小”、老了養老金能否足額髮放到位還有爭議。90後互聯網的原住民,上一輩已經積累了財富,又碰巧“互聯網+”,天生之驕子。

80後,年齡最大的已經37歲,最小的也有28歲,中年的“職場危機”已經正好罩住這個群體。當然,那些已經實現發達的80後除外。90後的進入職場,“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給80後在職場造成巨大沖擊。

有社會學家指出,人到35歲之後,無論是創業還是轉行,付出的成本將十分昂貴。成本包括金錢的、親情的、體力的、智力的,等等。很多行業的門檻已經向部分80後關門,他們招人的標準是35歲。隨著時間的流逝,將有越來與多的80後喪失就業機會。由於年齡的關係,就業的路途也變得越來越狹窄。

80後的職場危機,甚至會造成心理上的異常,主要可概括為3種形式。

1、初級的:人會出現焦慮煩躁,胃口不好,晚上會睡不好覺。

2、中級的:厭煩工作,不喜歡去上班,經常找藉口請假,不大願意參加社交類活動。

3、嚴重的:脾氣變臭,火氣一點就爆,甚至產生暴力攻擊傾向。

凡走過,必行留下痕跡。80後多年的社會閱歷和職場經歷,有形或者無形中沉澱下寶貴的人生經驗,這是80後彌足珍貴的優勢。

所謂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職場危機的出現,也意味著新的崗位窗口的打開。如果在危機面前,你選擇逃避,沉迷於網絡遊戲、麻將紙牌、吹牛聊天,那就是真的危機。如果你主動應對危機,放棄舒適區進入辛苦的學習區,掌握新技能積極應對互聯網時代,那麼時代的潮流中還有很多機會等著你。

人生除了35歲的職場危機,還有一大幫危機在後面,45歲的,55歲的……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你想的再多,也沒用。只有面對未來才是正確態度,投身於時代的潮流才是正確行動。這樣做了,小編“子屠龍”認為人生其實是沒有危機的,時代會不斷給你機會,你將享有一次又一次的精彩體驗。


子屠龍


其實不管是70後、80後、90後,在職場中,你只要是沒有價值都會遇到職場危機,都會被清退。


只不過是現在對於80 後而言更不利。80後的年齡在29歲-38歲中,沒有70後有經驗和地位,沒有90後有活力。如果做不到管理層,而且沒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公司效益又不是那麼好,那麼80後中的大多數很有可能是被辭退的對象。


我們在剛進入職場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但是我們的成長速度是很快的,因為我們缺乏的能力太多了。在這個期間,我們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高興,做每件事都動力十足。

但是過了幾年之後,我們把報表做的漂漂亮亮,一篇文案就能吸粉1000,也能熟練運用一些辦公軟件。看起來很好,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還有發展的空間,我們還沒有成為一個領域的牛人。但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走,找不到方向。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會放棄,想著“就這樣算了吧”、“差不多就行了”,但是公司不會。公司永遠追求高利潤,希望用最低的成本招到最高價值的員工。


所以,在職場中,只要吃公司的一口飯就永遠不能放鬆。我們要懂得未雨綢繆,提前為自己做打算,及時為自己充電。


在工作中完成任務只能打60分,把工作創造性地完成可以打70分,為工作提出建議可以打80分。完成工作之後,最好每天看看專業領域的書籍和文章,職場人一定要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本領。


我們還要居安思危,設想有一天被辭退的話,還可以去做什麼,適當往這個方向發展一下,技多不壓身。


在這個快速發展、跨行打劫的時代,誰都有可能遇到職場危機,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保命”的能力。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在財會領域,有一句老話“會計越老越吃香”,因而財務、會計之類的專業和職業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成了香餑餑,被視為鐵飯碗。似乎只要年齡到了,經驗也就豐富了,資歷也就夠了,崗位也就升了,工資也就漲了。

其實,這種認識雖說有些偏激,卻也不為過。財務掌錢,對企業的資金鍊負責,重要性毋庸置疑。會計挺重實務的,誰計算器按得快,Excel表格做得好,報表做得溜,誰的競爭優勢就越明顯,老油條當然秒殺小萌新了。

即使是現在的大學生,很多人也還是這麼認為的。可是,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了!

如果你的認知還停留在幾年前,你會發現當今的職場越來越難混了,那些曾經引以為傲的技能,已不再是吸金利器。

你似乎,還有被清退的風險!

是的,

你如果不適應新規則,

就註定被新規則淘汰。

1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顛覆行業

計算機技術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互聯網+”更是顛覆了各行各業的傳統模式。以會計為例,只會敲計算器,就像敲算盤一樣已經過時;會做一兩個報表,都還達不到是會計最最最基本的入門要求。

不乘風破浪,就被浪淹沒。

2人工智能取代基礎職業

近期人工智能可是引起了廣泛熱議,在最新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也高調亮相。可以預見,只要極短的時間,人工智能技術就能勝任技術性、操作性的人力工作了。關鍵是它們做得快算得準,還不要工資,也不用休息,又不必花心思管理。

你是老闆,你選哪個?

3各領域深化改革

要說今年政策變動最大的,就是財務領域了。從會計從業考試取消風波再到會計職稱體系調整,無不說明了准入門檻的提高,也說明了對從業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其他領域像證券、司法等,也出現了相似的改革情況。

你想考個從業資格證然後慢慢養老,

已經沒有機會了。

4基層飽和,競爭激烈

很多領域的基層人才早已飽和,還要面臨人工智能的衝擊和後備人才的湧入,想要圖個安穩還是趁早別做夢了。人工智能在技術操作上遠優於你,後備人才又有與時俱進最新的知識體系和思維觀念。

你啊,難,難,難!

前幾天網上瘋狂的在討論90後的人應該有多少存款,對於小編來說存款增長很堅挺一直是0,對於90後年薪百萬的註冊會計師而言,這卻不值得參與探討。

但對於一些職場人士而言,能否繼續“愛崗敬業”都是未知數了。

  • 01 25歲正該闖,多少職場人卻倒下了

每天忙忙碌碌做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不用思考太多也不用學習太多,像機器似的運轉就行了。兩點一線,一日三餐,工作就這樣一直下去,生活也這樣一直下去。

這是你一廂情願,公司可不樂意奉陪到底。面臨技術革新和市場衝擊,公司也要考慮如何生存如何盈利。

有的公司選擇了轉型,有的公司選擇了換血,對於沒有太多競爭力的老員工而言,這就尷尬了。論年齡無優勢,論拼勁無優勢,論專業無優勢,出路也就只有清退了。

  • 02職場變遷快,不進則退

我國每年應屆大學生數量年年新高,這還沒算上專科、中專、成人專科、成人本科、碩士等各種畢業生群體。

很多職場中人也才畢業沒幾年,剛畢業那會兒還沒打算好未來的路怎麼走,就被快速捲入某行業,現在又將被無情推出。很多人擇業圖個簡單安穩、體面多金,就從事這個職業了。

其實對於很多老闆來說,你沒經驗不要緊,只要你願學習、有潛力,我可以給你這個機會。可如果是換做一個只想著做些基礎工作混日子的人,老闆願意給這種不思進取的人機會麼?

即使在一線大城市很多基礎崗月薪也才3000—5000之間,既然做的事情都一樣,老闆為何不把機會留給薪水要求更低、態度更積極、發展潛力更大的實習生呢?

試錯是正常的,但要善於總結加以改正,而不是麻木地將錯就錯、不思進取。職場是殘酷的,你如果自己都不努力,就不要怨天尤人。

  • 03儘早認識職場危機

很多人其實也很努力,甚至於天天加班,但其實只是在一個平面上努力(就像驢拉磨),從未對自己的現狀進行反思做出調整。很多行業現在就是這樣的情況,高級人才匱乏,低端從業者卻又氾濫。

剛開始的時候也許你也一腔熱血,今年我要考過這個證,這個月我要讀完幾本書,甚至於週末我還要去報職場技能班。可工作漸漸忙了起來,本質上是由於自己的惰性,像溫水煮青蛙似的慢慢地就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和優勢。等你醒了,已經沒有優勢了。

沒有高學歷,沒有高含金量的證書,沒有在高水平的崗位上有過工作歷練,這些在旁人看來一眼就洞穿的劣勢,卻被很多像她一樣的財務人選擇性忽視。

眼界多高直接決定了你拼搏的動力有多大,忽視自己面臨的職場危機,你就將無路可走。沒有高學歷,沒有高含金量的證書,沒有高級崗位歷練,沒有複合型能力,這些本可以改變的地方,你卻選擇性忽視了,最終耽誤的只能是自己。

  • 04讓自己走出舒適區

每個人都有支配自己時間的權力,也需要對自己花費的時間買單。那些月薪3k+和3w+的人,我不否認有各自資源、機遇的區別,但更多的區別在於他們的學習狀態。

你又是如何處理時間的呢?更多的用於看書考證,還是刷劇發呆?

通過微信群認識一個言職課堂的學員,創業兩年小有成果,每天還要抽出兩個小時來學習張校長的《財務報表分析精要》。

還有一位是備孕媽媽,在孕產期還在學會計學知識,已經報名了新一輪的初級職稱考試了。

他們尚且如此努力,如你、如我不思學習,還在抱怨社會不公職場潛規則?職場最大的規則就是優勝劣汰,走出舒適區吧,在學習中成長為職場的常青樹。

  • 05把自己打造成複合型人才

財務人的職場危機,說白了就兩點:

一、知識不夠,二、能力不夠。

知識決定了你能站多高,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因此擺脫職場危機,走出職業瓶頸,首先還是在學習上。

如果你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水平一直比同行精深,同時還擁有所處的行業知識,這樣是不是就不畏挑戰了?再學點管理學知識趕上了升職,也許就變成同行擔心被你清退了。

工業化時代分工高度穩定,每一個領域都相對獨立、發展緩慢,一個人學完自己細分領域所有知識的線性成長路線,能夠把自己培養成相關領域的專家。

但在“互聯網+”的智能時代,你有信心比機器人掌握的知識更多更快?百科全書式的人才已經不再適應科技快速發展的社會了。

多學點知識,多長點能力,把自己打造成複合型人才,在職場競爭中就多了一分優勢。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哪一個老闆會嫌棄自己的員工會得太多呢?

言職課堂邀請大學教授和創業大咖,

研發了各類實用型複合型職場進階課程。

陪伴最有夢想的你,

成長為實現夢想的人。


言職有理


一個熱愛學習永遠都在前行的人是不會被淘汰,我們來分析下

一、我們先來把80後分為85前和85後,85前到現在工作經歷至少12年以上了,從業經歷在12年以上的人基本上工作閱歷都比較豐富,但同時也是壓力最大的一批人,他們基本已婚已育,生活成本較高,所以他們在工作中因為責任肯定努力的比例要超過從前,企業面對這樣的群體還是比較受歡迎和擬以重任,相反如果你10幾年的工作經驗,在一個企業還是普通平凡的崗位,那必定會被淘汰,企業其實都會培養人作為人才儲備,而你不求上進淘汰是必然。

二、85後到現在工作應該都在7年以上了,其實同第一條基本相似,當然在一個行業三年只是皮毛,五年只是優者,十年才能是成品,20年以上才能算是精品,所以還是開頭那句話,無論什麼年齡層次的人,不與時俱進,不努力前行必定會被淘汰。





磚家文哥


隨著時代的發展於變遷,90後似乎成為了職場中的主力軍,這是否也意味著80後已經遇到了“職場危機”了呢?誰將會是第一批被清退的80後?

一、由你本人的心態而定。

雖然,在現實中已經出現了很多招聘廣告中有出現相關對於年齡限定的條件的跡象,這些跡象表明了80後在職場上確實面臨著很大的壓力;求職上被限定了門檻,處於劣勢處境,這確實是很現實的事。但是,做為80後,我們更不能因此而產生恐慌、焦慮以及不安。相反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認清自己,不斷地提升自己。其實,我們是有經驗優勢的,我們要發揮好自己的優勢,以立於不敗之地。

因此,保持好良好的心態很重要。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好地應對困難。我們要承認這樣的事實,但是不能去迴避,而是要去正視它。只有我們正視並正確地認識危機,才能找到更好的應對措施。這也是為什麼那些30歲左右的有著本科文憑、碩士文憑的人還要重回校園充電的原因。

二、這是這一年齡層的人普遍的一個危機意識。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有一定的危機感,才能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不斷地向前發展。很多情況下,我們都認為人到了30歲左右,就應該過上一個穩定的生活以及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當你一直處於這樣一個舒適的環境下,你就會很容易習慣於這樣的環境。這樣的話,你的思維就會很快的衰退、不思進取,不久也將被社會淘汰。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不斷地奮鬥,努力做到別人無可替代的地步,也就不會怕什麼危機了!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乎人人在職場上都會發生不順心的事:和同事之間有小隔閡了;加班的時間比較多了;和直屬上司關係不融洽;業務上感覺壓力很大了;收入感覺不理想了;上班距離太遠了;有關於自己的不好的八卦消息在公司傳播了……有些事情比較大,有些事情比較小。

這時,人自然的反應就是想到跳槽。但是我卻想說說:(1)跳槽的根源想明白了嗎?跳槽後此根源就沒有了,還是有可能加重了?(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要達到的目的更宏大,那麼需要在跳槽前閉關1——2年才是上策。

(1) 跳槽的原因

首先要想明白想跳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就我接觸和了解過的情況,有三種最主要的原因。

原因一:離家太遠了。

剛開始去應聘的時候,都是考慮了公司離家遠近的。但是現在公司搬家了,或者自己買了房搬家了,就離公司很遠了。這個時候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時間就要花點3——4個小時,實在是太浪費時間。對於這種情況,我是支持去跳槽的,重新找一份工作,把一天通勤時間控制在1.5小時之內的工作。為什麼對此,我卻是很推薦跳槽呢?因為我的信念裡,有這麼一條:當你真正懂得珍惜時間的時候,你才能真正得走上精神物質雙富有的道路。

原因二:薪水不理想。

其實仔細去想想這個問題,薪水不理想不是因為你的老闆多摳門,而是這個行業、你的貢獻所決定的。我們來簡單分析下吧。

比如你在汽車行業,你的工作是財務的工作,你認為你的薪水不理想,於是想跳槽到另外一加汽車公司去。這個汽車公司是處於汽車行業的,它和你現在供職的這家公司,都是在汽車行業的人才庫中挑選人才。但是每家公司需要的人都是一個基本固定的數量。

如果你是優秀的人才,這家公司自然會想要你,因為這家公司的效益更好,所有你的收入會更好些,但是再好也不會多多少,多個30%差不多,考慮到扣稅,可能多個20%;如果你不是優秀的人才,這家公司自然不會想要你,這個行業的人才庫裡都得是,它只會選優秀人才,當然它也會選一般人才來幹雜活,如果僱傭不是優秀人才的你,那麼它給的就是幹雜活的錢,和你現在的公司不會有什麼差別。

看到了嗎,前提都是如果你是優秀人才。但是我下面的話可能不太好聽:我們對優秀人才的定義太寬鬆了!沒有經過閉關的人,很難說得上是優秀人才。這個我在下文的“閉關修煉”中在細談。

原因三:討厭辦公室政治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辦公室人越多,辦公室政治越多。那種認為只有國企、民企才有辦公室政治的想法,是很幼稚的。在外企的辦公室政治並不弱,只是低層的人員中不太有,因為都還沒有進入辦公室政治的門檻。但是低層人員也不少,他們之間也會有他們自己形態的“辦公室政治”,不過不是為了往上爬罷了,而是為了自己的小小利益,八卦不休,背後壞話不休而已。

【以下可是來自於美國人寫給美國人看的書】


(2) 閉關修煉

現在來談談最主要的閉關修煉的問題。我前面提到,我們對所謂優秀人才的定義太寬鬆了,好似不少人都是優秀人才一樣。我反倒認為優秀人才其實不多。那種在一個崗位幹了5年,10年的人,僅僅是因為他在這個行業或者這個崗位幹了很久從而有了經驗,只能說他經驗豐富,但不能說他很優秀。為什麼呢?經驗豐富是外在的,只要是一個人像他一樣幹個5年,10年,差不多都能和他一樣經驗豐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一個銷售做了5年,個個都是經驗豐富,個個都是老油條,很精明。難道做銷售的個個都很優秀?顯然不是嘛!所以請先正確認識經驗豐富不是優秀!!!

而什麼是優秀呢?優秀的本質是他內在的,是他有著不斷進化的渴望、自我驅動,他要的是進化,不是經驗豐富。所有真正優秀的人,是自我進化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優秀的人其實不多。

看過我歷史文章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常常提到人群中1%的分佈,對於此我也是這麼認為,人群中只有1%的人是自我進化的,他們才能劃歸到優秀的行列。

所以我所說的閉關修煉,就是如果你打算跳槽了(當然得想明白自己跳槽的根本原因),如果你想通過跳槽使得薪水大幅上升(不是那種20%,30%的上升了,而是翻1倍,翻2倍,甚至翻10倍的上升),或者使得自己的職位大幅上升(當然,這個的話,你就離不開自己的辦公室政治能力),那麼你需要的是要自己完成一次升級式的進化,而不是認為自己經驗豐富就行了的。經驗豐富,那些做了同樣時間的人,都可以達到,而且經驗在新的環境下反而可能是你的絆腳石。——想想以前那些傳統門店零售的經驗豐富的人,現在都被電商的新一代衝擊成什麼樣子了,而這些傳統門店零售的經驗豐富的人,他的經驗在電商上幾乎沒有什麼用處,但如果他是自我進化的人,他就會學習電商的規律、玩法,從而在電商行業他又能再次起航。

要讓自己完成一次升級式進化,就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就需要閉關修煉1到2年,在這個時間段裡,把能利用到的時間都大部分投進去修煉,讓自己完成進化。進化完成後,成為一個更新的、更強大的人之後,就可以去你設定的那個行業去奮鬥了,做拿翻3倍的薪水,去做更高的職位。

修煉什麼呢?

各個行業不相同,所以請針對你自己行業的特點來“因地制宜”。比如你是財務的:得通過CPA吧,得精通Excel吧,得有優秀的表達能力吧,得熟悉稅法吧,得懂得計算機編程吧(這個就是我拍腦袋的了,因為我認為有些重複勞動,可以自己編程,讓計算機來完成)……

如果你是銷售:得有優秀的口頭表達能力,得有優秀的寫作能力(不要嘲笑這個,你的郵件,你的微信表達,你在展會上的演講稿,你在產品宣講會上都需要這個),得懂辦公室政治,得熟悉Excel,得精通產品,得精通這個行業的科技發展……

總之,結合自己的行業特點,但是要有這個意識:靠經驗吃飯是靠不住的,要靠自己不斷進化的能力才行。


米知山


80後已經走過了青蔥歲月,步入中年的考驗。“職場危機”肯定是生活中需要思考的問題。需要做的就是跳出工作的圈子,增強大局的觀念。


朋友跟我講了一個故事——

前不久,他們公司要啟動一個新項目,他佈置給了83年的 Jason。Jason做了一份詳盡的工作計劃來來討論。


Jason 很認真,PPT很長,極盡所能地把想法都歸納了,然而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宏觀性。

就好像是一場大富翁的遊戲,Jason 忙著造房子,卻缺乏佈局,埋在細節裡,失去前往的方向。

然而 Jason 自己心裡卻不這麼認為,他自視很高,覺得是中流砥柱,獵頭的電話也常常光顧。但都是在經理級別跳來跳去。所以常常不快樂,迷失在自我認知與市場認知的差距裡。

想送那句著名的雷軍的話,給職場80後——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掩飾你戰略上的懶惰。

要學會樹立一些更為長遠的信仰,而不是一味的只看眼前的好處。無法克服從點到面的突破,距離提拔上一個臺階,還有一段路要走。

也給職場女性一句肺腑之言,儘早的詳細規劃自己獨特的人生航線,為你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夢想制定恰當的目標。


Enjoy雅趣


我本人就是一個在職場中打拼的80後,下面我就結合我自己和身邊的80後同事來具體談談80後朋友們所面臨的職場危機問題,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

80後的社會角色與處境

如今80後群體的年齡大多在30~40歲之間基本上都已經結婚生子,男的要賺錢養家,女的也要相夫教子兼顧家庭,而父母也都漸漸老去,也越來越需要關懷和照顧,而相比於70後:他們家庭和婚姻已經穩定,生活心態也更加成熟來自家庭的牽絆會比80後少很多,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90後大多數還沒有成家,而且90後剛進入職場,參加工作積極性高思想也更為活躍,所以他們也成為了80後的主要競爭者,這就使得80後群體在這個年齡段所固有的壓力的確讓他們在殘酷的職場競爭中有點力不從心



80後心態不夠成熟思想波動大

如今的80後群體大多數已經在職場中打拼數年,剛參加工作時的積極性和樂觀的心態可能都已經被平時忙碌繁雜的工作消磨殆盡,每天面對的都是一些重複和無聊的工作,升職加薪機會渺茫,感覺自己遭遇到了職業瓶頸,所以這個時候有的人就會產生思想波動,就像剛畢業面臨找工作的時候一樣迷茫和焦慮會再一次襲來,這時候大部分人的心態難免會產生波動從而質疑自己的職業和工作,有的人此時就會萌生出跳槽和出來創業的想法,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公司離職率高的原因,但是很顯然在這種心態下做出的這兩種決定都是不理智的



80後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和生活

我始終認為所謂80後的職場危機問題並不是公司和社會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其根本原因還是由於自身思想和心態的不成熟所致,現實要求我們一定要我們對自己的能力和條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出去創業成功的畢竟是少數,我們大多數其實都是普通人,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做好眼前的事才是我們在工作中應有的態度千萬不要盲目衝動為了不切實際的目標而否定自己的職業甚至離職,如今的我們即將進入中年該更多的考慮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還是賭不起的,所以說此時的我們一定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騖遠,一定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否則我們就會成為被公司清退的80後群體從而遭遇職場危機,你們說呢?


我是思考者


作為一名八零後,確確實實感覺到新的形勢正在大量的發生,而面對這些事物的發生,自己有時候從體力上、思維上,會有些跟不上。這說明,生理問題確確實實是一個人難以逾越的溝壑。八零後遇到職場危機,這個很正常,誰將是第一批被清退的呢,我認為是那些沒有目標的人,沒有學習力的人、沒有上進心的人,然後屈從於生理年齡的人。其實不光是八零後,任何一個年齡的人,如果不學習、沒有目標,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未來和方向,他依然也會被職場這條賽道給拋棄,因為市場競爭看的不是你的年齡,而是你的實力以及實力所帶來的結果。

我從我身邊有很多人,特別是八零初的人,已經開始屈從自己的年齡,然後得過且過。其實一個人在40歲左右的時候,是他事業的黃金期,這個時候,他有經驗、有資源、有能力、見過世面,而且體力尚可,所以這本來是要發揮自己特長的黃金時期,而很多人卻受限於年齡和地位,覺得自己還OK,然後就放棄了繼續的成長,而我們經常說的“活到老、學到老”在他這裡全然沒有了意義,挺可悲的。

對比一些成功的企業家、一些名人,人家到了80歲了,依然在奮鬥和拼搏,像國家領導人都是60歲70歲的人了,人家還在奮鬥拼搏,這跟年齡有必然關係嗎?關鍵還是自己沒有想好自己的未來,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這樣的人不管是年輕,還是老朽,在我看來都已經老了,都已經成為社會的負擔和成本。

所以,我們要遠離這樣的人,要與那些保持先進和新鮮的人為伍,因為只有這樣的心態才能創造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