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冬奥短道3000米接力中国队被判犯规:谁来捍卫公平博弈的奥运精神

20日晚,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展开角逐,中国队队员虽然第二个冲过终点,但是以被判犯规成绩被取消获奖资格。

这是一个明显具有东道主优势的裁决,文艺君反复看了几遍比赛视频,如果说裁判死死抓住中国队范可新最后一棒倒数第二圈不放,认为她是在是“cross track(强行改变滑行轨迹)”,那么就像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申诉时所说的一样,“同一场比赛,应该有同一个判罚尺度”,韩国队选手带倒加拿大队选手,同时韩国队是否真正接棒,裁判为何不反复回看录像然后认真确认,难道6个录像点位记录的事实还不够清楚吗?

冬奥短道3000米接力中国队被判犯规:谁来捍卫公平博弈的奥运精神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了一个更加公正的裁决,越来越多的高精尖的仪器被用到比赛中,虽然这些精密仪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但是,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人,裁判之口将决定比赛的最终结果。

虽然中国队目前已经使用了最高级别的抗议,通过申诉与国际滑联交涉,但是国际滑联即使重新审核比赛过程,也不能影响裁判长对于现有裁决的效力,也就是说比赛结果不会被改变,韩国队依然是金牌获得者,中国队依然与3000米接力的奖牌无缘。

冬奥短道3000米接力中国队被判犯规:谁来捍卫公平博弈的奥运精神

这让文艺君想起1986年汉城亚运会羽毛球赛上,那次令人瞠目结舌的偏袒性判决。东道主队在司线员帮助下先后打败了老牌世界冠军印尼队和新的世界冠军中国队,被称为使用了“司线员战术”。这些司线员竟然在一局比赛中错判7个“界外球”。当时的羽坛巨星林水镜提出抗议,他气愤地说:“在汉城你休想打败韩国人!”

冬奥短道3000米接力中国队被判犯规:谁来捍卫公平博弈的奥运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通常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

国际体育比赛弘扬的是运动精神,本应与政治无关。而裁判却用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东道主优势来做出明显具有偏袒性的处罚,这是有违运动竞技的公平精神的。

除了所谓的爱国主义,一个明显有失公平的判决往往受到了金钱利益、价值观的围困,这样的偏袒无疑是对全人类都在捍卫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侮辱,虽然我们参加奥运会并非只为了金牌而战,但是残酷的竞技场上每一分钟的精彩比赛,背后都是运动员辛勤的汗水,苦练的艰辛,因此,一个真正公平博弈的竞技大坏境是对运动员最起码的尊重

因此,文艺君谴责每一次不公正的裁决,通过亵渎公平竞赛精神而得到的金牌,也一定是失色的金牌,这次事件伤害的不仅仅是中国队四位优秀的姑娘们,更是绑架了体育竞赛规则。文艺君只想说,身为裁判,就不要戴国籍眼镜,否则,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坍塌。

冬奥短道3000米接力中国队被判犯规:谁来捍卫公平博弈的奥运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