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武漢滴滴快車,還可以跑下去嗎?

誰明浪子心天若有情


雖然沒跑過滴滴,不好從司機的角度回答,但從側面回答吧,記得有一次小區有廣告,說某報(這裡不說名字了)聯合國內某鵝的互聯網公司聯合招聘網約車司機,跑專職的(滴滴平臺,跑滿三年車歸你所有,除了還車的貸款和上交平臺的抽成之後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當時一看,覺得很不錯啊,賺錢不說還能搞輛代步車回來。車型低端的為標誌3系車,高端的是啥忘記了,但後來一算賬覺得不對呀,如果是兼職跑,一天把油錢,ETC(當時大武漢還沒取消ETC),洗車等雜七雜八的費用去除,大概一個月只賺3000左右(平時裡空餘時間和節假日都算上,接單情況較好的狀態下),而你的車每個月貸款大概為3600-3800,也就是說,你還得自己貼幾百進去還貸款,最關鍵是,車還是行駛證上標註的“營運車輛”,比私家車更早的報廢,也就是說,我用空餘時間拼死拼活跑滴滴買了一輛,自己只能自由使用幾年的車。而且後來客服打電話詢問我意見時,我告知我只能兼職,客服都很委婉的說,那不是很推薦,因為會很辛苦。這也側面的反應了現在不是燒補貼那會,沒傳說中那麼高的收入了。

我跟欽佩那些全職跑的,作為服務業不僅要熟悉路,還要一天10小時以上的駕駛時間,還要面對各種或高素質或低素質的乘客,還有隨時可能出現的交通違章罰單。雖然我不否認肯定有跑的高的(上海有出租車司機用數據分析月入一萬),但跑得高的恐怕只是少數派而不是普羅大眾吧?


一念燦若煙華


本篇文章,我們將分析影響滴滴快車司機收入的因素,並得出最終的真實收益。

一、無法出車因素影響

根據北京市的地方交通法規規定,所有車輛每週一至週五有一天為限行日,早7點至晚8點禁止在五環路以內行駛,如果是外地車牌照,還要受到工作日高峰期禁止進入五環以內、二環主路基本上是全天禁行的限行措施。

照此計算,哪怕是北京牌照的車每個月至少也會有4天不能上路行駛。

我們繼續假設每日工作12小時,每日收入為:34.32元*12小時=411.84元,

但是,每月可運營時間最多隻有26天,那麼,每月的實際收益將減少為:

411.84*26=10707.84元

作者在搭載乘客時,多數情況下,只要乘客不反感,為了收集更多的數據,會有意識的詢問乘客以下這些問題,由於無法讓用戶填寫實際的調查報告,均為一問一答的聊天形式調查,現在只能憑總體印象給出大多數用戶的解答總結:

1、您遇到的快車司機多數都是多大年紀?男司機多還是女司機多?

解答:30-50歲之間為主,30歲以內的年輕人不多見。基本上都是男司機,很少有女司機。

2、您遇到的快車司機是本地人多還是外地人多?

解答:過年前外地人很多,幾乎在80%以上,過年後,遇到的本地人越來越多,外地人明顯減少。

3、您感覺他們是專職還是兼職?

解答:多數應該都是專職,外地人尤其如此,也有遇到過兼職或者順路司機。

4、您感覺這個群體的文化素質怎麼樣?您覺得他們的整體服務怎麼樣?

解答:多數應該是初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素質,比較有禮貌,總體服務還可以,比傳統出租車總體服務好,也遇到過態度特別不好的司機,但很少。

5、您每次打車遇到的是本地車多還是外地車多?車況怎麼樣?什麼檔次的車居多?

解答:過年以前外地車多,過年後本地車多,外地車明顯減少。車況一般還都可以,也有少數車況不太好的車,外地車車況不好的稍微多一些。大多數車應該都是經濟適用型車,車價應該是在10萬元以內。

6、您每次使用滴滴快車好打車嗎?每次司機接單的位置距離您有多遠?到您這花費的時間有多長?

解答:過年前不好打,價格也高,過年後剛開始還可以,開了春好像又不太好打,不過,天暖和了,打車次數也減少了。每次司機的接單位置不一定距離多遠,有時候確實挺遠的,超過2公里以上。多數都會花費3-5分鐘以上才能到達,甚至更長時間。

根據以上對於用戶的訪談,包括作者跟遇到的很多網約車司機聊天,可以大致描繪出滴滴快車司機這個群體的畫像:

滴滴快車的運營者大多數為中年男性,大多數為專職職業司機,有少數為兼職或者順路運營。外地司機比例很大,但春節前後明顯漸漸減少。車型以10萬元以下為主。

他們開滴滴快車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掙錢養家餬口。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雖然感覺收入不如所謂的“以前”高了,但是畢竟那個時候的高收入並非常態正常收入,現在即使降低了,也依然是家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找不到其他更合適的工作的話,還是會繼續從事快車工作。而對於顯然很難繼續在北京從事快車工作的外地人士,無奈之中也有人表示,可能會去別的對戶籍和車輛要求沒有那麼嚴格的城市繼續跑,也可能去開黑車。

這個群體的最主要的一個特徵是:上有老下有小朋友也不少。從而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家務事和社會事務較多,而且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要花時間去處理也必須處理,這個時間我們就按照除了限行日外的突發事件處理所需時間為每個月2天時間計算。

另外,是人都會生病的,尤其是像網約車司機這樣一個高強度勞動群體,早上顧不上吃早飯就開始出車,中午隨便吃點什麼繼續跑,晚上有可能直到凌晨才會收車,中間甚至都顧不上喝口水,一上午或者一晚上都沒時間沒地方上廁所,而且幾乎每天都是這樣的生活工作場景。

作者最長一天的連續運營時間為14小時,那一天也只做到23單。在連續的辛苦勞作之後,作者的身體體會是,手發麻,右腿痠疼,左腿發僵,肩膀痛,眼睛視力下降,頭暈,開車已經完全是憑直覺在開車。作者相信,有相當多的滴滴快車司機包括傳統出租車司機時常會有這樣的一個狀態,日積月累,難免積勞成疾。作者的車還是自動擋車型,如果為手動擋,開一天下來,身體的勞累程度還會更甚。

在這樣的狀態下,作者不認為有人能夠連續不停的每日都運營12小時以上,並且連續數日,那樣的工作狀況沒有人的身體能夠扛得住,而處在40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人,自身的身體狀況也本就開始走下坡路,長期的勞累必然會導致病痛。

基本上,大多數司機採取的工作方法是早出來的早回去,晚出來的晚回去,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的運營時間平均每日應該在10個小時左右,接單數應該在20-25單左右。

那麼,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假設專職的滴滴快車司機平均每日工作10小時,每日實際收益將下降為:

34.32元*10小時=343.2元

假設包括處理家務事、突發事件、自身生病時間加在一起也依然只算2天的話,加上限行日影響,每月實際可工作時間將只能按照24天計算,那麼,由無法出車因素影響所計算出的每月的收益將下降為:

343.2*24=8236.8元

即使如此,滴滴快車司機們的正常的休息日也比一般的雙休日工作者每月8天的休息日少2天,況且,這是所有的節日放假都不考慮在內的情況。

二、滴滴平臺考核規則因素影響

滴滴平臺的考核因素對於司機的收入有一定的影響,我們花費一定的篇幅說明如下。

滴滴平臺使用服務分評判體系對司機進行考核。每一個司機客戶端的重要位置上會顯示下圖內的三個重要指標:服務分、評價星級和成交率。其中,評價星級和成交率的考核會被彙總到服務分評判體系當中,計算每位司機的最終服務分數。

截止到3月20日為止,作者的服務分為88分(下圖所示),進入了服務優秀分數段,按照滴滴平臺的考核規則,可以享受“優先派單”特權。這個分數是從80分起評,通過每一單的綜合評價,一點點積累上來的。

上圖為服務分數的具體分項解讀,根據這張圖可以看出,訂單投訴和有責取消這兩項成績還不錯,均為優秀,但是乘客評價僅為良好。

我們先來看看乘客評價數據,這一項實際上就是“評論星級”,評價規則是計算最近100單用戶評價的平均星級。

根據上圖可以看出,到2017年3月20日為止,作者的星級評價為4.88分,這個成績只為所有司機排名的前72%,並不理想。但是,星級評價的幾項考核指標,如:“認路會導航、安靜有禮貌、乾淨無異味”均為滿分,“安全又平穩”這一項從運營開始就沒有分值線段顯示,也許滴滴已經放棄了這一項評估。所以,為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只獲得了4.88分,其實只跟該圖下面的用戶評論星級有關係,與淘寶打分評價體系是一個道理。到3月20日為止的前100單之內,作者一共獲得96單5星級評價、1單4星評價、1單2星評價、2單1星評價,那麼,應該是這3單比較低的星級評價對分值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為什麼作者會得到這幾單較低的評價,作者也比較疑惑,為了保持更客觀的數據,作者從未主動跟任何一位用戶請求過打5星評價,通常情況下,用戶也大都不會主動評價,除非出現特別情況。作者每次接單也都保持友好和禮貌,也從未接到過任何來自用戶或者滴滴平臺的投訴,只有一次在2017年2月27日凌晨5點收到滴滴發來的乘客不認可打車費用的短信。

對此,作者特意打電話諮詢了滴滴人工客服,請客服協助查找是哪一單乘客不接受費用結果。客服的解釋是:第一、他看不到是哪一單出現這樣的問題;第二、實際上這樣的短信內容已經表明滴滴判定並非司機的責任並墊付了費用,而有可能是乘客理解差異並堅持不付款的結果,但是無法判斷是否用戶因此而打了低分。所以,這一單有可能是導致星級較低的一單。

另外幾單低星級的問題同樣如此,客服無法幫助查找到問題訂單,但是,客服根據作者的總體情況,強調了作者整體服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有可能的原因是:很多用戶付款的當時並未作出評價,滴滴會在過一段時間提醒用戶進行評價,這個時候,會出現有個別用戶胡亂選擇星級交差了事,甚至因為討厭打分所以故意打低分的可能,或者因為其他莫名其妙的原因打低分。

事實上,在4月份的一次接單經歷,作者確實遇到了毫無理由被打1星評價的情況:4位男性醉酒用戶,因為中途下車的人沒有及時告知作者需要下車而錯過了他們要下車的地點,並且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很危險的在4環主路上給他們停車,而罵罵咧咧並威脅要給作者1星評價,那是當晚的最後一單,第二天,果然星級分數下降,並且多了一個1星評價,毫無疑問的是這幾位用戶做出的。這種情況,投訴到滴滴平臺也無法改變,解決辦法只能是:再努力做出100單5星評價訂單才會把這個1星評價沖掉。

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會再次出現類似的情況,從而影響到司機的星級評價和整體服務分。這一點滴滴平臺方應該改進評價措施,以便更好的維護司機的權益。

我們再來看看“有責取消”這一項評價, 這一項也是在3月份之前被滴滴司機們詬病最多的一項評價指標。

上圖是在滴滴司機客戶端找到的較為詳細的訂單取消責任判斷及懲罰措施。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某一單被取消後被判定為司機責任,將直接影響司機的服務分和成交率。

服務分對於司機是否可以優先接單有影響,但實際影響如何,由於沒有相關數據的支持,無法判斷。但是成交率對司機收入的影響較大,我們下面會有詳細說明。

司機對於“有責取消”規則主要詬病的原因在於,在2017年3月份之前,滴滴平臺系統經常發生明明非司機責任,但是卻被判定為司機責任的現象。比如,司機接單後已經正在前往接客的過程中,此時乘客取消了訂單,或者乘客主動打電話來說不再需要本次訂單而取消訂單等等非司機原因,卻被系統判定為司機責任。還有一種情況是,司機在本次訂單尚未結束,系統有時就會再派新的訂單,而如果司機此時因為某種情況無法繼續接單,只能取消,也會被作為司機責任。

作者在開始階段,曾經至少5次以上遇到這樣的問題,從滴滴客戶端發起過申訴,也跟滴滴人工客服進行過申訴和溝通,但後來發現,滴滴客服沒有這樣的權力和能力幫助司機解決,這個問題完全是由滴滴的“自動判定責任”模型認定並執行的,結果無法改變。

作者剛剛開始運營的時候,真的對這個問題非常生氣,嚴重影響運營時的心情,數次與滴滴客服進行了溝通,但是持續無法解決。有一次,在反覆溝通這個問題之後,大年三十的下午,滴滴平臺應該是一個客服主管級別的人給作者打電話,使用“禮貌而冰冷”的語氣,告訴作者,這個問題無法解決,當時,作者真是大怒,怒斥了這個也許是因為大年三十無法回家而不開心的客服人員。無法解決問題你乾脆就別在大年三十的下午給我打電話添堵了,既然打來電話那就語氣誠懇、態度溫和一些,過年期間工作也不容易,大家都能理解。既不能解決問題,語氣又很冰冷,真是完全的找罵行為。

後來,作者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現象,知道申訴也沒用,再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也不再進行申訴,但是,每次聽到訂單被取消,還是難免心裡會不由自主的緊張一下,可見,這一項評判規則是給作者留下了心理陰影的。

這樣的問題真的是直接影響司機的心裡狀態,在滴滴平臺上,司機們也是多有反映。

比較好的一點是,2017年3月,滴滴對責任判定系統進行了升級。情況改善了很多,到目前為止,確實,作者還未遇到被誤判的現象。

那麼,司機們為什麼會對有責取消這麼緊張呢,除了會被扣除服務分數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日的成交率會受到很大影響,從而進一步會影響的是,司機們第二天是否可以得到滴滴平臺的獎勵。

上圖是作者某一日的總成交率數據圖片,其中說明成交率是指:實時訂單完成量/實時訂單收聽量。簡單的說,就是每日成功完成的訂單數除以每日全部訂單數的比值。比如,某一日一共接到訂單30單,其中被判定為有責任取消的訂單為3單,那麼當日的成交率即為27÷30=90%。這也是為什麼作者會在數據統計表中,將總單數和成功單數分別記錄的原因。

每日被乘客取消訂單的概率有多高呢,相對來說,這個數字不低,在作者全部統計數據的總共491個訂單中,被乘客取消的訂單數量為34單,但事實上,有些無責取消的訂單數據是不顯示在司機客戶端的,實際被取消的訂單數應該高於這個數字,如果按照30天計算,平均下來,幾乎每天都會發生至少1單被取消的情況,多數情況會發生某一天2次以上被取消訂單的情況,而這些被取消訂單如果被判定為司機端有責取消,接下來影響到的就是第二日的獎勵。

我們再來看看滴滴平臺的獎勵規則。

這是滴滴平臺某一日的獎勵活動政策和規則,其中,獲得獎勵的重要前提就是前一日的指派成交率需要≥85%。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數字呢,舉個簡單例子,假設每日的第一單即被判定為有責取消訂單後,為了達到當日成交率≥85%才能獲得第二天獎勵的要求,司機需要再成功完成6單才能滿足這個要求,假設當日有2單被判定為有責取消,那麼司機需要再成功完成12單才能滿足這個要求,假設當日有3單被判定為有責取消,那麼司機需要再成功完成17單才能滿足這個要求。這個要求看似不難,但是,作者到目前為止最高的一天成功接單記錄是30單,再其次的記錄分別為24單、23單、22單,而且全部都是超過12小時的實際運營時間的,相信大多數司機每日的接單數都是如此。

也就是說,為了獲得第二天的獎勵,司機端最好不要有超過2單以上的有責取消訂單,否則你這一天就必須接客接到腿軟才能達到獎勵成交率。作者就有一次,因為在中午時間有事無法繼續接單,但是平臺在前一單尚未結束的時候,連續派了2單,都只能被迫取消,再加上上午被誤判的1單有責取消,一共產生了3單有責訂單,而筆者只能當晚再出來跑車,結果,那一日筆者跑到了凌晨12點才勉強達到了85%的成交率要求,當晚,實際收車回家的時間是凌晨3點。

所以,一般情況下,滴滴快車司機是很少主動取消某一個訂單的。不取消訂單還有一個原因是,訂單派來的時候,乘客所要到達目的地僅為簡短几個地點名字,除非是明確的地標或道路名稱,很多時候是無法知道這個地方到底在哪的,而這個時候滴滴地圖導航也不會指示具體目的地,此時只會顯示去接乘客的目的地和路線,滴滴快車司機也就很難有機會主動選擇放棄此單,更是無法跟“搶單”這種完全由司機端主導的接單模式比較。比如,在大年初二的晚上,有一位乘客的訂單目的地是某KTV,作者想當然的認為是在北京城區,等到乘客上車後作者看到指定目的地的實際位置很驚訝,特別跟乘客進行了確認,確實,那個某KTV在懷柔啊,在懷柔。而且,這位乘客還選擇了拼車模式。結果就是,大年初二的晚上是不可能有人拼車去懷柔的,而作者把乘客送到後,從懷柔一路空跑回了北京城區直接收車回家了。

那麼,獎勵訂單對於收入的影響有多大呢?

在統計數據中,作者共有205個訂單獲得獎勵,其中滴滴獎勵141單,收入為1025.5元,用戶獎勵62單,收入435元,獎勵收入共1460.5元,佔到總計數收入10706.9元的13.64%,佔到前文計算出的實際運營收入7662.83元的19.06%,這個比例相對是比較高的。

假設沒有這些獎勵,

那麼,作者在30天的實際運營收入將會下降到:

10706.9--228.5-1975.57-300-540-1460.5=6202.33元。

每小時實際收益將會下降到為:

6202.33/223.3=27.78元。

所以,滴滴平臺對於快車的計價規則、活動獎勵、動態加價獎勵、考核模型,對於司機的收入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無論哪一項的改變,都會產生較大影響。

比如:作者在沒有體驗滴滴快車之前,完全沒有發現,出租車這個行業也是要受季節影響的,進入3月中旬以來,隨著天氣漸漸轉暖,低峰時的可接單密度明顯降低,滴滴平臺的獎勵數額和獎勵時間段也都在縮小,甚至在週末沒有任何來自滴滴平臺端的獎勵活動,收入也確實受到了影響。另外,順路接單是不能享受來自滴滴的活動獎勵的。

綜合以上滴滴平臺的這幾項考核因素,包括服務分、評價星級、成交率、訂單投訴、有責取消等等,我們該如何判定它們對於司機收入的影響呢?

作者從開始運營滴滴快車以來,從來沒有主動取消過任何一單訂單,每次接到訂單後都會盡快趕到乘客所在位置,接到乘客後也會禮貌有加,保持友好的溝通,儘快安全順暢的將乘客送達目的地,而且,也從來不會主動請求乘客給予5星好評的刷評價行為,即使如此,在3月20日前,作者也只得到了88分的綜合服務分數水平。

那麼,除了服務責任判斷模型滴滴平臺還需要改進外,應該會存在有些司機因為種種原因,取消不適合自己的訂單或者不想接的訂單,而導致影響“有責取消”這一項考核分數。

而根據作者的體會,司機高強度長時間的駕駛後,服務意識確實下降明顯,遇到素質不太高或者對行駛路線有錯誤異議的乘客難免會有不高興的情緒表露出來。作者就有過在超過12小時的連續接單後,真是累的一句話都不想多說,與乘客溝通時明顯聲音降低、語調顯得不那麼熱情,我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司機面臨的現實駕駛狀況,從而可能會導致訂單投訴率增加,評價星級受到影響,。

以上情況也都會進一步影響到司機的總體服務分數。

上圖是滴滴平臺最近舉辦的一個評選“最美滴哥滴姐”活動,請注意評選條件:“星級達到4.8星以上,服務分85分以上”才能參加評選。這應該是滴滴平臺根據自身大數據,設定的一個評選條件,而這個條件,顯然應該是相對較高的星級和服務分值。所以,如果按照這個分值比較,作者的88分服務分應該是一個相對還算不錯的分數。

所以,我們根據司機實際運營情況分析,並結合滴滴平臺的優秀司機評選條件,把滴滴快車司機的標準參照服務分按照85分設定,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數值。

我們再按照滴滴平臺提供的數據:“如果將分數從88分提高到90分,日收入將提高2.3%”,也就是說每提高1分,收入將會提高1.15%,同理,每下降1分,收入相應的應該會降低1.15%,從88分到85分,收入應該降低3.45%。

我們按照前文已經推算出的,假設每日工作10小時、每月工作24天獲得的實際收益為8236.8元計算,那麼,服務分的降低會導致實際收益降為:

8236.8*(1-3.45%)=7952.63元

從88分下降到85分,司機的收入只減少了284元,可以看出,滴滴平臺的考核因素對於司機收入的影響並不太大,相對來說應該是充分考慮到了司機做好服務和獲取收益的平衡點,作者認為是比較公平合理的。

司機們在這種考核制度下,只要平常稍加註意,一般情況下,拿到85分應該問題不大。如果嘴甜一點、溝通更通暢一點、不要隨意取消訂單,那麼拿到90分應該並不難。而且,對於星級評價滴滴平臺考核的是近100單的評價,服務分考核的是近300單的總體情況,即使前面做的不太好,如果有意改進的話,分數的改善還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截止到4月10日,作者的評價星級又重新回到了5星,總體服務分數也提高到了90分:

而需要注意的是,這裡邊已經完全不考慮滴滴平臺的獎勵時間的多少和獎勵金額的變化對於司機收入的影響了,我們姑且認為,滴滴平臺的獎勵政策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變化的時期。

三、運營能力因素影響

作者拿到汽車駕駛執照的時間很早,1998年,實際上路開車經驗也有15年以上。

作者是重度的自駕遊愛好者,曾經數次單車一人駕駛出遊,到過中國的大江南北,最東邊到過遼寧省的盤錦紅海灘、最北邊去過內蒙古的錫林浩特大草原、最西邊去過青海湖還要往西的茶卡鹽湖、最南邊去過海南三亞的天涯海角,行駛里程在15萬公里以上(在此也特別為國內保有量並不太高的東風標緻307大大的點個贊,在作者行駛這麼長的里程中,車從來沒有在路上有任何一次把作者擱在路上的體驗,質量穩定,操控良好,當然這也跟作者一直都是很規範的定期去4S店做保養檢查和維修有一定的關係。),包括高速路、城市道路、國道、縣道、鄉間道路等等各種複雜路況全部都體驗過。駕駛經驗和駕駛心裡素質也在這樣的行駛過程中得到了極大的鍛鍊。

作者本人熱愛運動,身體協調性不錯、身體健康程度比較好,能夠連續單獨駕駛汽車在12小時以上。路感好,愛好與自然地理有關係的知識,對於導航的認知能力也不錯,幾乎很少會認錯導航。

作者是理工科出身,做過程序員,邏輯思維相對較好,善於總結分析工作情況後,進行運營路線優化和運營時間優化。

作者在北京生活時間超過20年,對於北京的道路和各時段路況比較熟悉,有些道路甚至不需要導航也可以選擇相對通暢的路線直接到達。

作者還做過產品經理、大項目經理、技術團隊負責人,個人協調能力較強,跟每一位乘客都能保持良好的溝通。

表明車況和作者個人能力,是為了表達作者運營滴滴快車的整體能力和運營效率,在“多拉快跑才能收入高”這個前提下,整體運營能力才是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收益從而最大化運營效率的重要保證,而要想保證運營效率高,除了車況外,司機的個體能力也非常重要。

根據作者多年多里程的行車經驗,作者從來不認為開車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把車開好,其實是一件挺難的事情,要求司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應急反應能力、良好的身體協調能力、良好的方向感、良好的車體操控能力等等,在運營滴滴快車時,還需要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平緩的心態。

所以,以作者這樣的經歷所能做到的駕駛能力和運營效率,相信一般的普通滴滴快車司機是不太容易達到的,尤其是外地的不太熟悉北京複雜路況的司機。

我們假設,一般司機的整體運營能力和效率可以達到作者的90%,那麼根據效率對比,收入也應該是作者所能夠獲得收入的90%,我們依據前兩項影響因素計算出的所得收益根據這個比例再次計算如下:

7952.63*90%=7157.37元

這個數字就應該是一個普通的滴滴快車司機,截止到2017年4月10日前(為什麼會是這個截止時間點,下一篇文章將有描述),在綜合考慮到各種影響因素後,平均一個月內所能夠獲得的真正的最終收益。

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北京市統計局在2016年6月3日聯合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85038元,月平均工資為7086元。

如果根據北京市的平均工資標準衡量,滴滴快車司機的收入水平至少超過了北京市的平均工資水平。如果這個收入拿到外地,尤其是外地網約車司機戶籍人數較多的河北省衡量,這個收入水平相對應該更高。

另外,考慮到大多數人是要交三險一金以保障今後的生活,按照作者2017年的繳納標準,不包括公積金在內,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每月共需繳納:948.01元。

也就是說,截止到2017年4月10日,一個滴滴快車司機每月真正拿到手可以實實在在養家餬口的收益為:7157.37-948.01=6209.36元。

讀者們可以用這個收益作為參考標準,真實的對比自己所在行業收益,衡量滴滴快車司機群體的收入水平。如果你要是非拿滴滴“以前的高額獎勵時期”的司機收入相比,我並不認為那是合理的常態收入,完全沒有比較的價值和意義。

不要忘了,這樣一個工資收入水平是建立在,一個全職的滴滴快車司機,每天至少連續工作10個小時,每月至少工作24天,每天出門就立刻開始工作,回了家累的只想倒頭就睡,早午晚餐時間只有10分鐘甚至有時沒有,沒有午休、沒有下午茶、沒有每天n次的打水和如廁時間、沒有每天n次的跟女同事賣萌跟男同事吹牛逼的時間,除了搭載乘客時外,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度過,甚至一整天都說不了幾句話,不管天有多黑、路有多滑、雨有多大、風有多猛,越是冷天、熱天、下雨天、颳風天越是需要上路多拉快跑,哪怕是嚴重霧霾天,也都必須出門上路,也許只有一個裝滿熱水的大杯子一直在陪伴著他,呵護著他。

插一段跟滴滴平臺獎勵活動有關的話。

前文說過,到目前為止,作者一日內最多的接單記錄為30單,且只有那一次,其次分別為24、23和22單,根據統計表中的運營時長數據,這幾天的計數時間分別為:11.8、9.9、13.7、12.2小時,這還不是最終的實際運營時間,實際運營時間最少的也肯定是在10個小時之上。而且以作者的運營效率,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接單數了。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兩個滴滴平臺發佈的獎勵公告內容: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今年春節後的2月21日午後,北京的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吧,除了欣喜的迎來春雪兆佳年外,那一場大雪應該造成了很多人出行困難,滴滴適時的推出了鼓勵司機出車的獎勵政策,以滿足用戶的打車需求,本無可厚非。

但是,請看完成條件:需要在13:00—23:00之間成功完成26單訂單,而且還需要指派完成率達到80%以上。請再回頭看看作者單日完成訂單記錄,最高那一天也僅僅是30單,而且那一天用了12小時以上才完成這30單,其次最多也只是24單。在那樣一個大雪飄落、道路溼滑、擁堵加劇的路況下,我不太相信有人能夠在10個小時內完成這26單的任務,如果有,我相信他也是不吃飯、不喝水的連續工作,還要冒著極大的事故風險,儘量加快開車速度,才有可能完成。

上面這個公告,是滴滴為了增加新的京籍京車網約車司機的一項措施,本也是正常的營銷行為,但是,我們同樣看看獎勵條件,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簡單的說就是:新司機3天內完成100單,獎勵推薦人100元,3天內完成200單,獎勵推薦人250元,3天內完成300單,獎勵推薦人600元。

這,意味著一個從來沒使用過滴滴平臺的新司機1天內至少也要成功接單33單以上,推薦人才有可能獲得獎勵,而要想獲得二百五的獎勵,需要新司機一天內至少完成66單才可以,我無法想象什麼樣的新司機會有能力完成這樣的事情,一天33單或許還有可能,連續3天33單?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不要說一天完成66單了。那麼要想獲得獎勵,只有兩種辦法,一是至少2個司機一天內開雙班,才有可能勉強獲得第一檔次獎勵,後兩種獎勵依然難度太大。還有一種辦法就是使用“巧”辦法,當然,前提是滴滴平臺不做約束。否則,這哪裡是推薦新司機啊,這是往火坑裡推吧。

所以,對於滴滴平臺類似的獎勵公告,作者基本上視而不見,覺得對於作者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不想冒這個險完成,所以,也特別想知道都是哪些大神司機完成了這些單數獲得了這些獎勵,真的是非常讓人景仰的一件事。

所以,在此,請滴滴的運營人員厚道一點吧,已經是一家獨大了,沒必要做這些不顧司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誘導性獎勵,或者做這樣的雞賊的新增用戶辦法,這樣只會顯得不那麼善良,毫無大平臺大互聯網公司大創業團隊風範,不如把這些獎勵實實在在分配給每一天每一位認真而又辛苦工作的司機們。


onestepmedia


武漢滴滴快車,當然可以跑下去!?滴滴快車平臺真的是功德無量弗!簡短的一句月收入過萬,吸引了一拔又一拔不明真相的司機義無反顧的加入學習雷同志的隊伍中。可以告訴大家,到下個月7日(11月),就整整跑了二年網約車,優步+滴滴總接單量在1.1萬單以上,車輛行駛(含自用)里程13.3萬公里,近期接了三十多單順風車(滴滴出行平臺),徹底洞穿了滴滴平臺的鬼把戲。快車送乘客去新洲人民廣場,返程用順風車接了一單從齊安大道雲夢街到丁字橋大浪淘沙,行程65公里,高速費三十元自掏,乘客支付不到五十元。這單賺或不賺不是問題,因為我一樣會回武昌站,接或不接卻是問題,一位信任值只有69分的愣頭青,竟然在高速上車內吸了兩支菸!以我兩年的摸索,同理推出,沒必要去跑快車(兼職),更沒必要去專職跑快車!




愛我特爽airsun


武漢開滴滴相當不錯?武漢滴滴快車一小時平均35元 每天開車10小時 總收入350元 一個月開車26天休息4天算 一個月毛收入9100 油費佔25% 就是2275 搞個8萬元車 6年報廢一個月平攤車損1100元 車輛保險一年4000 一個月攤330元 ETC一個月175 每個月平均車輛維修保養600 洗車150 停車費200 電子眼平均每月100 一個月總費用就是2275+1100+330+175+600+150+200+100=4930 純利就是9100-4930=4170 要知道這是每天開車10個小時休息吃飯的時間要另外算,基本每天是出門到進門在外面就是12個小時 每個月只有4天休息 每天基本是3餐都要在外面吃了 這樣的工作強度下才有可能有4000的收入!以上收入是按中高的來算的,成本是按最少來算的!3餐都在外面解決實際純收入有2800就不錯了!大家如果覺得這付出和收入比還不錯的話就趕快加入滴滴吧!


為什麼是我4


今天下班突然心血來潮,想想剛生的娃兒,媳婦還在家照顧孩子沒有收入,每月還得交1000元保險。。。。出來跑跑滴滴快車吧,補貼一下家用,對於我們這種工薪階層必須找到一切能賺錢的途徑。滴滴快車是我老早就註冊的就是一直沒跑過,五點半下班,下班了就把滴滴快車打開了,我們這裡是三線以下城市。雖然說是三線城市但是五點半路上車就滿了。。剛打開滴滴就有單子了,滴滴現在是指派模式,派了單子就必須跑要不然取消就會減少成交率,現在我也沒弄明白成交率有個啥用。廢話不多說了,一共不到兩個小時接了五個單子,其中有一個是去另一個區,路程有點遠,我就打電話和乘客商量去不了,乘客到是同意了,可是我這顯示取消委派給其他司機要減少我的成交率。。。我這鬱悶了,和乘客都商量過了也不行?太不人性化了。。其他四個單子一共35.4元。

不到兩個小時30多塊收入,算算全天工作12個小時,早出晚歸的平均下來也就200多元收入,我這還是晚高峰叫車的人多的時候跑的,估計除去早晚高峰也沒多少單。估計一個月6000差不多,在我們這個城市這個收入還算可以。但是!!這不是純收入啊。。。拋去油費,保險,汽車折損。。。剩下的人工還能剩多少???

這是計費規則說明。我是12W的車,手動1.6排量,平時上下班也就8個油左右,跑的這4個單子正直晚高峰平均油耗10個+了,現在汽油6.5元一升,我核算下來每公里油費成本大概是0.7元一公里。拋去空駛啊,保險啊,每公里能掙多少錢?就算能掙一半(肯定沒有一半。。油費就多一半了,油耗少的還划算點)一天也就100多。。。一個月3000左右。。這是全職啊。大神們!一天十幾個小時,沒保險沒五險一金,啥都沒有啊,滴滴宣傳的每月收入過萬是咋算出來的?我感覺不合適啊。。還不如正常上班吧。純屬個人觀點,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價值電商文少


武漢跑滴滴我應該有發言權,親身經歷的,用東風風神新能源車,加入公司,自己純私家車現在都不怎麼派單了,100分有什麼用?需要加入全職滴滴快車優享的朋友們可以聯繫我,我是掙到錢了,愛信不信





郭子夜話


兼職滴滴!今天跑了一個早高峰,兩個小時6單135塊,因為前天跑了13單有1.7倍獎勵!回家來休息!下午一點到三點四單起步價八塊,獎勵十元空調補貼!晚上七點出去溜達了幾單短途!九點洗車回家!3+2+2小時,15單,收入220!油錢大概60左右!兼職玩玩可以,全職很辛苦!群裡全職有一天500+流水的!建議新手合理運用設目的地的三次機會!趕時間,想回家可以順風車帶個人回來!由於進去這個行當比較早,有啥不清楚的可以留言交流!不歡迎謾罵的的士師傅,不要找不自在!謝謝


隨波逐流浪蕩餘生


武漢的出行需求具有典型的“潮汐”特徵,滴滴大數據顯示,武漢早晚高峰時段的智能出行需求量,是平峰時段的1.8倍。特別是部分區域,比如,東吳大道(吳家山)、東風大道(沌口)、徐東大道(徐東)、江漢路、光谷高新區等地部分區域,早晚高峰時段和平峰時期的出行需求相差高達4-6倍。

在酒店業,要解決潮汐理論,可以根據平峰期投放專業酒店,高峰期漲價吸引兼職家庭旅館。在出行行業,要解決潮汐也是同樣的道理,目前,滴滴平臺由近20%的全職司機和超過80%的兼職司機構成,平峰期全職司機運送乘客,而在出行高峰期時,兼職運力又能充分頂上!

正是通過這樣的全職、兼職運力的匹配,目前,滴滴已經做到了98%應答率,也就是平臺上98%的出行需求都有運力匹配。

其實,98%這一超高的匹配率對於滴滴這樣日峰值訂單高達2000萬單的平臺來說,相當不容易,這也充分說明了分享經濟在出行行業的獨特價值所在。

在武漢開滴滴,還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壯士你褲子掉了



銘1369


今年4月份,我自己坐滴滴,碰到唯一一位心態好的司機,他這麼評價滴滴:跑車半年,每天出門10小時,收入500以上。他的車不符合政府的要求,準備回家另謀出路。

總的分析,不管在滴滴,還是其它網約車平臺,不賺錢的根本原因是:滴滴優步最初的高補貼,收益覆蓋了油耗。一旦沒有了補貼,油耗成本就凸現出來。2015年,我自己接單跑滴滴,流水每天500,各種獎勵超過500,油錢240。現在呢,我的每天收入超過500,換車了,三伏天,油錢50~100。

說到這裡,想加入網約車的司機,應該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賺錢。噴來噴去,我們的目的是要養家餬口。國家都立法了,該怎麼辦,大家自己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