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5月3日,重庆市璧山区发生一起居民饮用自配药酒中毒事件。截至当晚23时,15名送医人员中,已有5人死亡,5人正在抢救,5人病情相对稳定。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当日中午,该区来凤街道居民任某在街道一饭店举办生日宴席,期间,任某自带自配药酒在席间饮用。饮用该酒的人员随后身体出现程度不同的不适症状,随即送医院急救。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事发后,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或现场部署,璧山区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现场布置事件调查、人员抢救和善后处置等事宜。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医疗专家组赴璧指导并参与病员救治,市公安、食药监等职能部门迅即开展事件调查工作。经现场勘查、走访询问、残留物提检,初步判断系自配药酒导致中毒,相关情况正进一步核查,后续工作正有序开展。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别拿自己当尝遍百草的神农氏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私自配制药酒者,真别把自己当辨尝百草的神农氏,若有不慎,非但没法补肾,还可能丧命。

看到一条新闻:重庆某居民在饭店举办的生日宴上,自带自配药酒在席间饮用。但没想到,宴席散后,15人中有5人死亡,还有5人正在被抢救。经当地公安、食药监等职能部门初步调查认定,悲剧系自配药酒导致中毒引起。

喝酒为助兴,喝药酒更有保健之意,但谁曾想到,喝下的保健酒,竟成夺命汤。这真是悲剧。

药酒成毒酒,这不是个案,事实上,类似悲剧已经常见诸报道——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想想那些摆在家中客厅或酒店大堂的私酿药酒,不禁让人头皮发麻:那些被认为可以壮阳补肾、滋阴活血的药酒,其中危害,到底有多少人了解?

药酒配制有历史传统

中国人爱喝药酒,是有历史传统的。据宛玉祥等发表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上》的文章《药酒现存问题与建议》所述,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药酒”是殷商时期的萞(bi,四声)。萞是以黑黍为酿酒原粮,加入郁金香酿成的。

《素问·汤液醪糟论》云,“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糟,以为备耳”。“邪气至时,服之完全”。这就是说,古人就有为治疗疾病而酿造的药酒。

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也提到红蓝花酒与麻黄醇酒汤,所指皆为能医治疾病的药酒。

药酒在唐宋时期得到大发展,当时已经有医书指出,药酒在配方数目、用药水平与应用范围等,都做了严格限制。譬如《太平圣惠方》就记载了22个配方,用药超过十味的有13个,单味方有4个,说明当时制药要求已经有了一定的标准。

而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全面论述了药酒的服法,“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该书是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本综合性临床医著,共30卷,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本着“辑其简要者,已被参考,药品多者,不能尽录”的原则,辑药酒69种,使药酒的制备水平达到了新高度。

此后,后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药酒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总的趋势是,药酒制备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到了现代,国家甚至发布药酒制作技术规范,以保证药酒生产的质量。

不过,由于长期的药酒文化流传,与相对较低的制酒门槛,普通民众自制药酒的现象,也并不少见,由此酿成悲剧几多。

制作、饮用药酒有诸多禁忌

药酒虽有保健功能,但制备也得遵循相应规范。所谓“是药三分毒”,药酒是药不是酒,制作、饮用不当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制作、饮用药酒有很多禁忌。

譬如在饮用量上,有专家指出,少量饮用可以舒筋活血,有益健康,但长期大量服用却可能损害心肝肾以及神经系统。何况,大量摄取酒精,对身体本来就没好处。

喝药酒还因人而异。北京同济医院院长吴大真就指出:

一些患肝炎、肝硬化、癫痫、心脏功能不全的人不能饮用药酒。而所谓“药酒可以滋补助性”,也只是谬种流传,因为并没有哪项研究曾经指出这一点,健康的年轻人没有必要饮用 药酒。

最重要的一点,可能也是导致此次重庆药酒饮用事故的根源是,不少自制药酒者,遵循自由心证,随意搭配药酒材料,导致饮用之后中毒。

有医生从药理学分析:

“中医学有‘十八反,十九归’的配药禁忌”,比如将性质相克的蝎子和鹿茸血配在一起,就违背了相关配制原则;没去爪和尾部的蝎子和泡前没有经过处理的蛇,都存在副作用和卫生问题;未经科学焙干的鹿鞭以及泡的时间过长,都会埋下中毒的隐患。

但事实上,很多民间自制药酒者,并不了解这些基本的药酒配制知识。而一些饭店在向顾客兜售自制药酒时,也往往略过禁忌人群与剂量,盲目向顾客推荐,给其造成健康隐患。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民间自泡药酒。

事实上,中华医学会2011年发布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也从药酒原料的取用、配制方法、使用方法、存放保管以及相关禁忌等方面对药酒做出了说明。

这个规范事无巨细,除了药酒公司,恐怕很少有人会遵循该规范制酒。但若非如此,风险也就由此滋生。

别盲目听信“土方子”跟“江湖郎中”

药酒,当然算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之一种。若其保健功能得到发扬,对国人健康自有好处。

可惜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民间对药酒存在过于浪漫化的想象,对其功用及危害未有完整认知,由此导致不少生命悲剧。

不少民间的“土方子”与所谓“郎中”,打着中医的旗号制作、推介自制药酒,但他们的依据,往往只是基于个体的经验与自我推理,而没有系统药理学的指导。至于效果的好坏,自然只能碰运气。但这显然不可靠。

此次发生在重庆的这起药酒悲剧,或许能给民间的药酒配制与饮用爱好者提一个醒:私自配制药酒者,真别把自己当尝遍百草的神农氏,若有不慎,非但没法补肾,还可能丧命。

当正规市场上的某些药酒,药效与安全性都备受质疑的情况下,那些“土方子”与“江湖郎中”,又怎么能全信呢?

自制酒安全隐患知多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曹操曾有诗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又有一句俗话说

一醉解千愁

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喝酒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最近自酿酒也很火

但是你真的了解它么?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市场现状

目前自酿酒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种类繁多,渠道多元,既有专门的自酿啤酒吧,也有餐馆自营的特色酿酒,电商售卖的自酿酒更是“五花八门”,自酿虎头蜂酒、月子酒、雄蚕蛾酒、天然枇杷酒、蜈蚣药酒……无论是原材料,还是酿制方式,可谓无奇不有。而这些自酿酒里,多数都没有任何安全认证,生产者也没有相应的生产资质,令消费者无从辨别。

多数无标签、无资质、无安全报告

这些自酿酒包装多以简易玻璃瓶或塑料瓶为主。当问及外包装及产品标签的时候,大部分店主明确告知“没有标签”。

没有产品标签,顾客如何了解这些自酿酒是哪里生产的?部分厂家在“生产参数”一栏用文字形式介绍了“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厂家联系方式”等信息,但均没有第三方或厂家自己出具的自酿酒成品安全检验合格报告。大部分厂家信息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官网无法查询到。有店主坦言,他的产品是自家生产,并非来自厂家,至于为什么在页面中会出现某葡萄酒厂家的信息,店主表示“不清楚”。另有店铺在生产参数中只介绍了包装方式、净含量等信息,也没有厂家信息。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精酿酒吧工作人员两个月学会酿酒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监察人员

你们这自己酿的酒,怎么保证安全?

酒吧人员

我们这度数都比较低,不会有问题的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一家精酿啤酒吧里,晚上9点多酒吧里已满是客人,在吧台的酒单上,写的全是自家酿的啤酒品名,“浑牵梦要IPA(精酿酒简称)6.2度”“百香草红酒桶陈酿烈酒8.8度”……22种自酿啤酒供客人选择,酒精含量最低3.5度,最高12度,价格最高的一杯75元,最低35元。当被问及这些自酿酒的安全保障问题时,工作人员认为度数不高,“应该不会存在什么安全问题”。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自酿酒全部来自成都的酒厂,这些被添加了不同原料和成分,名字个性的自酿啤酒,从吧台长得类似水龙头的啤酒分配器里被盛出。在酒吧的一侧,还放着不少酿酒器具,教有兴趣的客人酿酒。

酒吧人员

我是差不多两个月就学会酿酒了。如果你们没喝过自酿酒的话,可能要久一些,先自己看一些书,了解一下。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谈到酿酒工艺,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酿酒并不难,只需要理论学习外加专业器具,按照配方来实践就可以自学酿酒。酒精如何把控?是否安全?对于这些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他们按同一配方在不同时间酿制的酒,度数确实存在不一样的情况,但是整体还是可以自我调控。

自酿酒存风险 易产生污染

食品科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自酿酒类虽然历史悠久,但也有一定的风险。“这些水果含有果胶,果胶有部分是甲酯化的。在酿造过程中部分酯键水解,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少量甲醇和其他杂醇。同时,酿造过程中还会自然产生一种叫做‘氨基甲酸乙酯’的疑似致癌物质。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产生霉菌毒素污染等问题。”自酿的酒类未必是安全的,加上没有专业资质,没有品质控制措施,没有监督检验管理,比正规企业酿造的酒还要让人担心。

同时,自酿酒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机酸,可能有开胃和促消化的作用,与酒精、糖等的混合味道比较甜美。范志红建议,如果消费者实在喜欢自酿果酒,尽量控制在每天半杯,把有害物质的摄入量尽量减少。对于企业来说,应当严格管理制作工艺,制作相关标准,减少食品安全风险,作为“果蔬发酵饮料”产品进行工业制作。

好了,看完了这么多

你对自酿酒的安全性更加了解了么?

美酒固然好喝,也要注意安全呐!

悲剧!喝了自配药酒,15人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