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集聚效應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的提升途徑

集聚效應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的提升途徑

摘 要:集聚效應是產業與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集中產生的經濟效果, 是提升產業價值鏈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以集聚效應為視角, 在對農產品產業價值鏈及價值流量內涵進行初步探討的基礎上, 對比分析了國內外產業價值鏈的發展差異, 研究發現:我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可拓展性不足, 農產品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農產品產銷環節的勞動力分配效果不夠良好, 農產品供需發生了較大偏差;農產品產業組織化程度較低, 不利於資金、技術等要素的高效發展。隨後, 根據國外發展經驗提出了提升我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的具體途徑。

相關理論分析

(一) 集聚效應理論

集聚效應是產業或經濟活動通過空間集中而產生的經濟效果, 可吸引具有相同屬性的企業共同參與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如能通過集聚獲取其它資源優勢, 可有效實現同屬性產業中產品、資金與技術的集中運行, 並帶動其它產業快速發展, 促進集聚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一般而言, 集聚效應的發生, 具有極強的應用優勢:一是在成本方面, 其所產生的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效應, 能為集聚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優勢。二是通過聚集同一區域的企業, 可以更明確各企業優勢, 促使企業間形成橫向與縱向的協作, 最終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此外, 集聚效應可使集聚企業享有區域、品牌的優勢, 若同一區域內某個企業品牌出色, 則會提升其知名度進而形成品牌效應。

(二)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與價值流量

一般學者認為, 產業鏈是具有特定聯繫的企業群集合, 通過市場將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進行深度整合, 便形成了完整的產業價值鏈。在這一鏈條中, 企業之間為提升經濟效益, 會從原材料到最終成品的生產過程, 集中進行一系列的增值活動, 以便實現產業鏈的轉移、傳遞與增值。當前, 農產品流通速度逐步加快, 利潤空間也不斷擴大, 各主體如農產品批發商、零售商、分銷商等, 充分發揮企業集聚效應, 在農業產前農資、產中農作物種植、產後加工、流通和消費等環節深度合作, 形成完整的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條。該產業價值鏈從供應商→農戶→加工商→銷售商→消費者等階段, 將企業盈利狀況與內部價值鏈的運行緊密相連, 以產業集聚效應帶動農產品產業鏈條的高效運作, 最終實現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整體效益的增值。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 即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產生的價值流體量, 其一般的代表公式為“價值鏈流量=價值運作量×運作效率”。具言之, 加大產業價值鏈流量的最佳方式在於提高農產品價值鏈的價值運作量或運作效率, 也可稱之為提高農產品價值鏈的運作績效。通過整理傳統理論發現,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貫穿於整個農業價值鏈環節中, 共分為五種類型:一是均衡輸出型, 表現為農產品價值鏈上下游供需基本一致, 是產業價值鏈流量的理想類型;二是微弱供應型, 表現為農產品價值鏈上游供應小於下游需求;三是微弱需求型, 表現為農產品價值鏈上游供應大於下游需求;四是瘦腰供應型, 表現為農產品價值鏈上下游供需量較大, 但是加工、運輸、銷售等中間流程存在弊端, 導致產品無法滿足消費者的現實需求;五是彎曲輸送型, 該類型基本可以滿足農產品價值鏈上下游供需要求, 但中間輸送環節過多, 使得農產品流通成本逐漸增加。由此, 農產品產業價值流量的五種表現形式, 是在一定程度上對集聚效應的最好闡釋。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拓展的必要性

農產品產業鏈通過向產前、產中、產後的大量擴張, 實現了鏈條經濟價值的外向延伸。這種延伸將進一步擴張鏈條流通主體的經濟流向, 使得經濟價值開始轉移與增加, 同樣可使農產品產業價值鏈不斷升值, 具體增值流程如圖1所示。當農戶獲得生產企業提供的農產品生產資料, 如種子、農藥、農用機械等, 並接受生產任務時, 價值鏈中的環節便已展開。一方面, 農產品從生產、加工、營銷等環節經過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整合, 成為環環相扣的有機整體。另一方面, 農產品生產過程衍生出生態農業, 並推動相關旅遊產業的開展, 使得餐飲、娛樂、交通等行業參與到其中, 催生出關聯的利益鏈條。由此,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拓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可實現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升整體產業價值鏈效益的目的。

第一, 是提升農產品綜合效益的現實需要。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要義, 是實現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標準化及規模化, 而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鏈式服務過程, 不僅是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性與多樣性的要求, 更體現出農產品生產由粗放分散向集約高效的轉變。這種轉變, 勢必要求農產品產業價值鏈隨之發生相應變革, 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前提, 不斷降低生產成本, 進而提升農產品的綜合效益。

第二, 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的必然選擇。市場經濟下, 社會化分工不斷得以細化促使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日漸多元, 為此農產品產業價值鏈也需要進行不斷拓展。從其縱向發展視角來看, 農產品生產不僅體現在初級農資的生產資料方面, 且進一步向生物工程技術、農業信息技術、農業機械化等高新信息技術方面延伸;同時, 打造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等一條龍的服務體系, 也是適應多樣化市場消費的需求。從其橫向發展視角來看, 農產品從生產到最終消費的過程, 並未侷限於同種類別、層次的產品營銷, 更會通過整合第一、第二、第三產業, 形成新的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網絡結構。如打造集觀光、體驗、餐飲、運輸於一體的生態農業旅遊。

第三, 是擴大龍頭企業規模的現實需求。龍頭企業作為聯結農產品生產、銷售及最終消費的重要樞紐, 在整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最大的體現在於其帶動效應, 可發揮刺激與鼓勵集聚區域內各類中小型企業的作用, 從而帶動區域農、林、牧業的一體化以及農產品生產、加工、貿易、銷售一條龍的經營。在延長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條基礎上, 產生“市場連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效應。最終使農業、加工業及服務業三大產業之間相輔相成, 達到價值鏈各環節層層增值的效果。

國內外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發展的差異對比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可拓展性存在差距。目前, 國外發達國家農產品產業價值鏈從橫向拓展方式, 逐步向生態農業、旅遊農業、休閒農業等領域延伸, 其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例已達到4:1, 農產品加工率高達90%以上, 極大提升了農產品盈利率與附加值。例如, 美國玉米作物產量排名靠前, 其附加加工價值也在不斷升值。作為加工品的玉米澱粉, 約佔美國國內澱粉總產量的96.6%。經過多年的發展, 玉米澱粉產業已經完成兼併重組, 主要用於生產澱粉糖、澱粉製品和休閒食品。與之相比, 我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可拓展性有限, 導致農產品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例如, 我國水稻的基本價值鏈可橫向拓展出水稻生產、米酒生產、酒銷售產業鏈, 但通常也僅為這幾條產業鏈, 即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橫向拓寬只能發展至有限的1-2條產業, 致使我國農產品生產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同時, 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例僅為0.8:1, 農產品加工利用率也僅維持在40%。可見, 與國外相比, 我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可拓展性較差, 產業價值鏈中各個鏈條的規模較小、適應能力弱, 導致整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市場競爭力不強。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中勞動力分配存在差距。農業勞動力的合理分配, 可有效指導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運作。國外在農產品產業價值鏈中的勞動力分配中, 已形成了完善的分配體系。以美國為例, 該國將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產前、產中與產後勞動力分配比例控制在18:12:70。其中, 24%的勞動力集中於農產品生產環節, 70%的勞動力集中於農產品加工與銷售環節, 勞動力呈現“凹”字形分配結構, 在農產品供需上達到了協同化與一致化。且產品在加工、儲藏與銷售環節中, 有相應的農業機構進行產品分類與篩選, 同一級別水果的各項指標均相同, 通常以“個”為單位進行售賣, 有效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相較而言, 我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中在生產、加工與銷售環節存在人員嚴重分配不合理現象, 大部分勞動力集中於產中的耕地、播種與植保等環節, 整體勞動力呈現“凸”字形分配結構, 使上下游供需難以合理協調。並且,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加工、儲藏與銷售環節, 勞動力分配體系缺乏完善的制度, 由此導致農產品產後分揀、定級與營銷服務質量低, 大多按照“斤”為單位售出, 大幅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成本, 降低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經濟效益。由此可見, 與國外相比, 我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仍存在勞動力分配不合理問題。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組織化程度存在差距。國外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組織化程度較高, 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均相互連接, 促使農產品生產商、加工商與銷售商等主體均獲得了較大收益。以荷蘭為例, 該國在農產品銷售中, 銷售商若確定某產品銷路較好, 會及時將信息傳遞給生產企業, 生產企業便開始致力於研發並培育該產品種子;種子培育成功後, 企業以相對優惠的價格將種子售與育苗企業, 再由育苗企業組織並大規模收集種子對農戶銷售, 待產品成熟後, 農戶以零售或者批發的形式將產品送回銷售商。由此, 形成了一個組織化程度較高的農產品產業價值鏈, 推動了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發展。相比之下, 我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組成化程度較低, 農產品生產商、加工商、銷售商等企業在整個產業價值鏈運行中, 難以協調農產品生產、加工與銷售環節, 使市場供需嚴重失衡。且在農產品產業價值鏈中, 缺乏完善的組織化機構, 使得處於價值鏈最低端的經濟主體難以很好地參與農產品產業市場化運作, 無法發揮上下游企業的集聚效應, 促使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的經濟效益逐漸下降。綜上所述, 我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組織化程度與國外相比, 由於多種原因還存在一定差距。

集聚效應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的提升途徑

圖1 農產品產業價值鏈增值網絡流程

集聚背景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的提升途徑

搭建“營銷+商圈”式互聯網價值鏈平臺。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 為虛擬互聯網“營銷+商圈”信息平臺的構建提供了基礎先決條件。隨著線上線下營銷模式的深入, 農產品價值鏈各主體在鋪設線下渠道網絡的同時, 也應採用高科技信息手段, 不斷推進生產商、加工商、銷售商的數字化改造。通過打造農產品直銷平臺的方式, 增強其立體化與智能化的展示功能, 以此開展全渠道營銷策略。並通過在線支付、遠程遙控、線上呼叫服務等多種高新技術, 實時為客戶提供農產品品種、供需訂單、物流服務、店鋪優惠等流量信息。客戶之間可通過平臺進行良好溝通, 從而憑藉第三方物流實現農產品的無障礙運輸。與此同時, 以區域為模塊建立集展示、批發、零售、直銷於一體的綜合性功能服務商圈。通過帶動效應, 將不同行業的可關聯商戶, 統一進行訂單配送、信息管理、售後服務等活動, 提升鏈條流量, 進而實現異業商圈的聯盟。

提升農產品各環節流程作業質量, 以質量促消費。農產品生產源頭企業, 可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生物工程技術, 如種植、養殖、播種及灌溉等先進技術和設施設備, 從源頭保證農作物安全性與可靠性。並通過建立完整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體系, 嚴格把控農作物質量與產量, 實現其源頭流量的增值。對於農產品的營銷, 中游企業主體可通過先進生產技術, 對農產品進行精深加工。並不斷更新現代化營銷理念, 並立足於高品位、高起點的理念, 運用先進營銷方式推廣農產品, 順應時代潮流推出“綠色農產品”。同時, 作為貫穿始終的物流體系, 需不斷完善各類基礎設備的建設。在保障農產品生鮮質量同時, 憑藉上中游的可靠質量擔保, 促進產業價值鏈條流量, 進而確保下游消費者的質量安全需求。

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 增強集群企業配套能力。龍頭企業與農產品產業價值鏈上下游各中小型企業的聯動發展, 可充分發揮其產品輻射、技術引領、營銷佈局等方面的核心作用, 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產業鏈流量的增值。為此, 區域內農產品價值鏈體系, 應大力引進本地集群外的大型涉農企業投資建廠, 形成龍頭企業。在此背景下, 龍頭企業可通過專業分工、服務外包、訂單農業等農產品生產方式, 拓寬各生產方式的輻射區域。通過向鏈條中各中小型企業提供資金、設備、技術等方式, 促進不同環節間農產品的相互流通, 進而增強各企業間的信息交流與協作配套, 以鼓勵配套產業領域的中小型企業併購重組。在此基礎上, 形成圍繞一到二個龍頭企業, 各中小型企業進行配套農產品生產的集群發展模式。

結論

要想實現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的增加, 消費市場需要生產者、經營者創造出高質量的農產品, 且應採用先進技術對農產品進行加工、運輸、儲存和包裝, 並進行大量廣告宣傳活動, 從而帶動加工業、運輸業和服務業等第二、三產業的共同發展。當前, 我國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的升級已成為必然趨勢, 可充分借鑑國外先進的經驗做法, 優化我國農產品產業結構, 並積極為提升農產品產業價值流量提供參考依據。此外, 農產品價值鏈企業也可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的基礎上, 通過提升農產品產業組織化程度、塑造農產品企業形象、品牌和知名度等方式, 促使農產品潛在市場變為現實市場, 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產業價值鏈流量水平, 最終實現農產品價值攀升, 進而構建現代化農業發展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