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做人有道,衣食自然會來

做人有道,衣食自然會來

來源:學習蔡禮旭老師(ID:xuexicailixulaoshi)

社會存在的根本意義在於教育,而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於培養人的德行,德才之間,德更重於才。那麼,努力修德,對己對人,究竟有著怎樣的好處呢?我給你們講一個關於我老師的故事。

我老師曾經跟他叔叔一起給東家幹活。玉米種下去,剛剛長出來的苗好幾棵,要把那個小苗除掉,留下最大的,這叫間苗。叔叔帶了很多的晚輩一起去,結果人家一畝兩畝都幹完了,他連半畝都沒幹完,幹得特別慢。田間休息的時候,叔叔就過來罵他,你怎麼這麼笨,也不看看我們是怎麼幹的,年輕人學著點,這還要人家教嗎?自己看。

我的老師一邊吃飯,一邊回答,我看見了。叔叔說,你還犟嘴,看見了還不學?我不學。哎,看見了你還不學?你這是什麼意思?你知道我們一天工錢多少,你一天多少?你連我們一半的工錢都領不到。他說:我雖然領不到你們一半的工錢,可我就是不學。我知道你們是怎麼間苗的。一窩玉米,五六棵,你們是不管大小,把這邊一刨,就留一棵。聽懂了嗎?因為大的玉米有可能長這邊,有可能長那邊,也有可能長到中間。如果這棵大的長在中間的話,要往邊上刨,那就慢多了。可是那撥人很聰明,總是留右邊的那棵,當然快。我的老師說,你們這樣刨的話,違背了兩個法則,一是違背了天道。讓某棵苗長得特別大,是誰選擇的?是老天選擇的。第二,也違背了人道,對我們的東家不忠。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東家請你來,付你工錢,你怎麼不好好替人家幹活?一個天道,一個人道,你們這樣做,有後果的。

他叔叔聽了這番話,更加生氣了,你還教訓我?你懂什麼!你幹你的。他們繼續幹活。工錢誰多?他叔叔那幫人多。老師只拿很少的錢。很多年以後,我的老師,雖然沒有讀過書,後來卻成了全國著名的教育家,在全國各地辦了六百多所女校,非常受人尊重。有一年還鄉,縣長親自來接待他。那個時候沒有奔馳,有轎子,縣長請他一起坐著轎子回到了老家,非常榮耀。

下轎的時候,在村口看到一個老人,躺在垃圾堆裡面。仔細一看,是誰?他叔叔。叔叔一看,大侄子回來了,這麼體面,馬上就過來了。“你現在好了。看看我,現在可是慘了。”他馬上把這句話接過來,“叔叔,我不是現在才好的,我是早就好了。當初跟你間苗的時候,我就好了。你不是現在才慘的,你早就慘了。”這句話一出,老人淚流滿面。侄子十五六歲的時候已經講過這個話了,他那個時候不信,現在信了。他馬上說:“你雖然是我侄子,但你可能是聖人。你能不能告訴我,我現在的命運是怎麼回事。我現在是有兒不養我,飢一頓飽一頓。最關鍵的是,我死了都無葬身之地,連收屍的人都沒有啊。”你看,這就是因果規律了。他當初違背了天道,現在老無所養,沒有一個安穩的地方,說不定要暴屍荒野,某一天死了之後,野狗就把他吃了。他還違背了人道,所以他有兒子也不養他。

他說:“那怎麼辦?你能不能給我一個辦法啊?我現在都老了。”我的老師說:“我沒辦法幫你,只有你自己可以幫你。如果你現在相信,還來得及。你現在走來走去,還能走嗎?”叔叔說還能走。“這樣,你看到地上有些馬糞、牛糞,你把它撿到田裡去,在路上是髒,在田裡面是肥料,這就符合天道。至於下面的事情,你自己去悟。”

叔叔已經悟到了,於是每天拿著籃子拿著筐,去撿馬糞牛糞,然後跑很遠的路,倒在當年的老東家的地裡,虧欠那個老東家了嘛。天天如此,大概幹了幾個月。那個老東家看到每天都有一個人從很遠的地方,把馬糞牛糞背過來,倒在他的地裡。他就很納悶,有一天實在忍不住了,叫管家把他叫過來。

一看到東家,這個叔叔就跪下了。他說,東家啊,我對不起你啊。你當年請我幹活,我就是那樣乾的啊。所以落得這樣的結果,家有兒不養啊,以後還可能死無葬身之地。現在我老了,懂這個道理了。現在我也不是為你幹,我是為自己贖點罪。這番話把東家感動了。還有這樣的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就說了,我後院有個小樹林,那裡有間房子,好好的,你就住在房子裡,幫我看看樹林,我保證你有吃有喝。你如果死了,你孩子不葬你的話,我管。”落了一個晚年還有那麼一點薄葬。

所以各位同學,你聽完這兩個故事之後,有沒有感受?做人,你不要不相信,做人有道的。不要違背了道去幹那些事。按照夫子的話,如果你用不義的方式,即使賺到了錢,不義之財對你來講反而是災難,不會給你帶來好處。《論語》講:“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你要擔心的,不是食的問題, 要擔心是不是符合道的問題。所以,以前古人講,衣食裡面沒有道,而道里面有衣食。也就是說,你只要符合道,衣食自然會來的。

摘自《如是中庸》(運用中華文化智慧,解決一生中必然遇到、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