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在开始今天的故事前,

我想邀请你一起看这样几张照片。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被放在羊圈里非法养了一年的耳廓狐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在亚洲,数以万计的亚洲黑熊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这样它们的胆囊就可以被用来取胆汁,用在某些中药里。这些熊大多生活在农场中,几乎无法在狭窄的空间里翻身,还有的熊爪子被切掉。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最大耐受剂量》的纪录片里,记录了实验动物的生活,比如这只被困在笼子中绝望的猕猴

拍下这些照片的人,是野生动物摄影师。他们向人们展示动物在人类手中所受到的苦难,见证了拯救动物的过程,希望通过镜头,来改变动物的命运,引起人们对这些黑暗角落的注意。

一张张照片的背后,有很多悲伤的故事。可这些摄影师,和运营动物保护组织的人,都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每个个体,从第一口呼吸开始即享受自然的馈赠,也随之肩负着保护它的责任和使命。这份使命与你是谁、在哪儿、做什么无关,有人从未记起,有人时刻惦记。

照片就是证据。

凝视着活生生的动物的眼睛,和看着它们的身体器官肯定不一样吧?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动物都是以其身体一部分的形式出现,而非整体。

比如看到犀牛角,却看不到完整的犀牛;看得到毛皮,却看不到郊狼或者水貂;看得到标本,却看不到在森林里咆哮的野兽。

我们希望人们能够直视动物的眼睛,这样你会感觉到非洲狐、大象、黑猩猩也在回看你。

——加拿大摄影师Jo-AnneMcArthur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耳廓狐的可爱,也是对它们的诅咒”

在野外看到娇小可爱的耳廓狐,是意大利摄影师布鲁诺· 达米琪(Bruno D’amicis)童年时的梦想。这种小家伙,居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小的狐狸,踪迹难寻,能在沙丘中间突然消失的故事,也在游牧民族中间流传。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它们昼伏夜出,几乎不需要喝水,却能适应最严酷的沙漠环境。那双大耳朵,能帮身体散热,也拥有高度发达的听力,甚至听到150米外的相机快门声。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可是,耳廓狐的可爱,也是对它们的诅咒。

整个北非的非洲狐种群,都面临着抓捕来卖做宠物或者作为旅游招牌的命运,购买一只耳廓狐只需要70美元。被捕获的耳廓狐的生存环境通常十分恶劣,吃不饱,也无人照管。

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属于城市环境。周围都是人、动物、摩托车和汽车的声音,对听力极其敏感的耳廓狐来说,绝对难以适应,绝望而悲伤。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撒哈拉沙漠中,对耳廓狐和其他本地特有物种的非法贸易在增加。

有时候,非法贸易者以及无知的游客甚至试图将幼崽走私出境。如果被抓获,这些动物就会被没收甚至实施安乐死。有一些动物则成功被走私出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的黑市上被当作充满异国风情的宠物出售。

虽然有些作品会让人不快,但希望它们可以引起人们对于自身行为给撒哈拉动物身上造成的危害的重视。借助拍摄耳廓狐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受到的威胁,让更多人意识到在撒哈拉保护野生动物是多么困难的任务。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动物摄影师推荐你去这里——

意大利中部的阿布鲁齐国家公园(Abruzzi National Park)。那里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动物:狼、熊、岩羚羊、老鹰等等。你可以在早晨参观罗马的斗兽场,而晚上则可以看到熊!

突尼斯的沙漠,从柯比里(Kebili) 地区的多兹(Douz) 镇出发就可以探索撒哈拉沙漠了。这是一片梦幻的土地,你可以在星空下安睡,聆听风的声音以及非洲狐的召唤。

拍野生动物,意味着要做它们的影子

英国摄影师奥利· 威廉姆斯(Olly Williams)和苏兹· 温斯坦利(Suzi Winstanley),被人们称为“Olly & Suzi”,在野外的30年里,在世界最偏远的地方捕捉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们的瞬间——在纳米比亚追踪狮子,在南极与食肉性海豹游泳,在坦桑尼亚与非洲野狗亲密接触……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仓促的旅游实在浪费光阴,什么也看不到。

而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匆忙穿越一个陌生之地,无异于临阵脱逃。于是,他们习惯和一个领域的专家合作,一起在丛林中行走,一起被犀牛追赶,一起寻找野狗、小条纹羚和非洲大羚羊。并且喜欢深入研究, 做自然的守护者,而不是自然的开发者。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越是把自己推向野外生活,就越意识到要始终保持思考状态,在丛林中把自己当作动物中的一个。我们幸运地和杰出的田野研究者、生物学家、向导、保护主义者们一起工作,其中有很多人都和我们成为了好朋友。我们放弃了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却又足够近的距离,永远不要越过那条隐形的线。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动物摄影师推荐你去这里——

Suzi :坦桑尼亚的姆考马兹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群非洲野狗。对于野狗我有一种执迷,对我来说,它们优雅、高效、聪明、漂亮,值得我们好好对待。

Olly: 我对北极情有独钟,在阿拉斯加和挪威北极圈看到棕熊和北极熊令人难忘。对我来说,北极古老而与世隔绝的荒原充满了魅力和灵性。和世界最大的猎食者北极熊共处同一片土地,看着它们在自己的栖息地过着日常的生活,这种经历实在是太棒了。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你不能只看见动物的美

新闻摄影师的身份把加拿大摄影师乔· 安妮· 麦克阿瑟( Jo-Anne McArthur)带到了六大洲超过50 个国家,在那里她见到了正在经受难以想象的痛苦的动物,只有很少数有幸得到了人类的关爱,获得了自由。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她说:我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我关心,我对于人类对于动物王国所做的事情感到不安。我们希望动物们生活在它们的家园,在自己的栖息地内。我们希望见到快乐而自由的动物,如果动物自由了,人类也会自由。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为了追踪这些故事,她穿越南极海洋,记录了勇敢的活动家如何拦截了捕鲸行为,又花了几个月在乌干达和喀麦隆丰饶的森林中记录人们如何努力去消减野生动物贸易,甚至将一些灵长类动物从死亡的边缘上救了回来。还溜进了养熊取胆的农场,拍摄了黑熊是如何悲惨地生活在仅比其身体略大的笼子里。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在记录救援一只熊的过程中,柬埔寨金边的一只熊,前爪被切掉了。虽然整个保护区对它敞开,但它还是更愿意待在室内,与人待在一起。和它拍照时,它显得格外忧伤,不过有人告诉我它其实只是在装乖,为了得到最爱吃的美味——菠萝果酱!

激动之下。她连走了几步,直到靠笼子太近,一眨眼之间,它就抓住了她。可是,它抱了她一会儿就放开了,它选择了不去伤害她,尽管人类对它做了那么多残忍的事情。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这份工作,引起了公众对于动物如何被我们残忍虐待的认知,非法动物农场中的一些被关闭。摄影师的天职,就是要对我们时代下的重大议题睁大眼睛。

动物摄影师推荐你去这里——

泰国的大象自然保护区(ElephantNature Park),喀麦隆的非洲猿猴行动(Ape Action Africa)以及南非的黑长尾猴基金会(Vervet MonkeyFoundation)。

在我最新的摄影项目《松绑》(Unbound)中,我记录这3种动物保护组织的领军人物Sangduen“ Lek” Chailert、RachelHogan 和Josie Du Toit 的故事。

潜入海底、走进沙漠、深入森林,

在严酷的自然中追逐野生动物,

每个快门都是不可重复的瞬间,

每次拍摄都是理智与情感的考验。

生灵的快乐、悲伤、勇敢、胆怯、所有的感情,

都在他们的故事里。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译:刘利

《时尚旅游》2018年5月新刊暖意上市!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You May Also Like

金牌点评人征集

你心里原始丛林风情,

体现在哪里?

通过评论留言的方式和我们分享吧~

每周我们会在文章评论区推选出1位金牌点评人

只要你连续一周有三次以上出现在评论区

就有机会获得来自《时尚旅游》的神秘礼物 。

每周一将公布上周名单哦。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