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在開始今天的故事前,

我想邀請你一起看這樣幾張照片。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被放在羊圈裡非法養了一年的耳廓狐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在亞洲,數以萬計的亞洲黑熊被關在狹小的籠子裡,這樣它們的膽囊就可以被用來取膽汁,用在某些中藥裡。這些熊大多生活在農場中,幾乎無法在狹窄的空間裡翻身,還有的熊爪子被切掉。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最大耐受劑量》的紀錄片裡,記錄了實驗動物的生活,比如這隻被困在籠子中絕望的獼猴

拍下這些照片的人,是野生動物攝影師。他們向人們展示動物在人類手中所受到的苦難,見證了拯救動物的過程,希望通過鏡頭,來改變動物的命運,引起人們對這些黑暗角落的注意。

一張張照片的背後,有很多悲傷的故事。可這些攝影師,和運營動物保護組織的人,都是真正的幕後英雄。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每個個體,從第一口呼吸開始即享受自然的饋贈,也隨之肩負著保護它的責任和使命。這份使命與你是誰、在哪兒、做什麼無關,有人從未記起,有人時刻惦記。

照片就是證據。

凝視著活生生的動物的眼睛,和看著它們的身體器官肯定不一樣吧?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動物都是以其身體一部分的形式出現,而非整體。

比如看到犀牛角,卻看不到完整的犀牛;看得到毛皮,卻看不到郊狼或者水貂;看得到標本,卻看不到在森林裡咆哮的野獸。

我們希望人們能夠直視動物的眼睛,這樣你會感覺到非洲狐、大象、黑猩猩也在回看你。

——加拿大攝影師Jo-AnneMcArthur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耳廓狐的可愛,也是對它們的詛咒”

在野外看到嬌小可愛的耳廓狐,是意大利攝影師布魯諾· 達米琪(Bruno D’amicis)童年時的夢想。這種小傢伙,居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小的狐狸,蹤跡難尋,能在沙丘中間突然消失的故事,也在遊牧民族中間流傳。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它們晝伏夜出,幾乎不需要喝水,卻能適應最嚴酷的沙漠環境。那雙大耳朵,能幫身體散熱,也擁有高度發達的聽力,甚至聽到150米外的相機快門聲。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可是,耳廓狐的可愛,也是對它們的詛咒。

整個北非的非洲狐種群,都面臨著抓捕來賣做寵物或者作為旅遊招牌的命運,購買一隻耳廓狐只需要70美元。被捕獲的耳廓狐的生存環境通常十分惡劣,吃不飽,也無人照管。

更重要的是,它們不屬於城市環境。周圍都是人、動物、摩托車和汽車的聲音,對聽力極其敏感的耳廓狐來說,絕對難以適應,絕望而悲傷。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撒哈拉沙漠中,對耳廓狐和其他本地特有物種的非法貿易在增加。

有時候,非法貿易者以及無知的遊客甚至試圖將幼崽走私出境。如果被抓獲,這些動物就會被沒收甚至實施安樂死。有一些動物則成功被走私出境,在歐洲、亞洲和北美的黑市上被當作充滿異國風情的寵物出售。

雖然有些作品會讓人不快,但希望它們可以引起人們對於自身行為給撒哈拉動物身上造成的危害的重視。藉助拍攝耳廓狐的生活環境以及它們受到的威脅,讓更多人意識到在撒哈拉保護野生動物是多麼困難的任務。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動物攝影師推薦你去這裡——

意大利中部的阿布魯齊國家公園(Abruzzi National Park)。那裡生活著很多可愛的動物:狼、熊、巖羚羊、老鷹等等。你可以在早晨參觀羅馬的鬥獸場,而晚上則可以看到熊!

突尼斯的沙漠,從柯比裡(Kebili) 地區的多茲(Douz) 鎮出發就可以探索撒哈拉沙漠了。這是一片夢幻的土地,你可以在星空下安睡,聆聽風的聲音以及非洲狐的召喚。

拍野生動物,意味著要做它們的影子

英國攝影師奧利· 威廉姆斯(Olly Williams)和蘇茲· 溫斯坦利(Suzi Winstanley),被人們稱為“Olly & Suzi”,在野外的30年裡,在世界最偏遠的地方捕捉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們的瞬間——在納米比亞追蹤獅子,在南極與食肉性海豹游泳,在坦桑尼亞與非洲野狗親密接觸……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倉促的旅遊實在浪費光陰,什麼也看不到。

而作為野生動物攝影師,匆忙穿越一個陌生之地,無異於臨陣脫逃。於是,他們習慣和一個領域的專家合作,一起在叢林中行走,一起被犀牛追趕,一起尋找野狗、小條紋羚和非洲大羚羊。並且喜歡深入研究, 做自然的守護者,而不是自然的開發者。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越是把自己推向野外生活,就越意識到要始終保持思考狀態,在叢林中把自己當作動物中的一個。我們幸運地和傑出的田野研究者、生物學家、嚮導、保護主義者們一起工作,其中有很多人都和我們成為了好朋友。我們放棄了恐懼,因為我們知道什麼是安全卻又足夠近的距離,永遠不要越過那條隱形的線。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動物攝影師推薦你去這裡——

Suzi :坦桑尼亞的姆考馬茲自然保護區生活著一群非洲野狗。對於野狗我有一種執迷,對我來說,它們優雅、高效、聰明、漂亮,值得我們好好對待。

Olly: 我對北極情有獨鍾,在阿拉斯加和挪威北極圈看到棕熊和北極熊令人難忘。對我來說,北極古老而與世隔絕的荒原充滿了魅力和靈性。和世界最大的獵食者北極熊共處同一片土地,看著它們在自己的棲息地過著日常的生活,這種經歷實在是太棒了。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你不能只看見動物的美

新聞攝影師的身份把加拿大攝影師喬· 安妮· 麥克阿瑟( Jo-Anne McArthur)帶到了六大洲超過50 個國家,在那裡她見到了正在經受難以想象的痛苦的動物,只有很少數有幸得到了人類的關愛,獲得了自由。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她說:我選擇這份工作是因為我關心,我對於人類對於動物王國所做的事情感到不安。我們希望動物們生活在它們的家園,在自己的棲息地內。我們希望見到快樂而自由的動物,如果動物自由了,人類也會自由。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為了追蹤這些故事,她穿越南極海洋,記錄了勇敢的活動家如何攔截了捕鯨行為,又花了幾個月在烏干達和喀麥隆豐饒的森林中記錄人們如何努力去消減野生動物貿易,甚至將一些靈長類動物從死亡的邊緣上救了回來。還溜進了養熊取膽的農場,拍攝了黑熊是如何悲慘地生活在僅比其身體略大的籠子裡。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在記錄救援一隻熊的過程中,柬埔寨金邊的一隻熊,前爪被切掉了。雖然整個保護區對它敞開,但它還是更願意待在室內,與人待在一起。和它拍照時,它顯得格外憂傷,不過有人告訴我它其實只是在裝乖,為了得到最愛吃的美味——菠蘿果醬!

激動之下。她連走了幾步,直到靠籠子太近,一眨眼之間,它就抓住了她。可是,它抱了她一會兒就放開了,它選擇了不去傷害她,儘管人類對它做了那麼多殘忍的事情。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這份工作,引起了公眾對於動物如何被我們殘忍虐待的認知,非法動物農場中的一些被關閉。攝影師的天職,就是要對我們時代下的重大議題睜大眼睛。

動物攝影師推薦你去這裡——

泰國的大象自然保護區(ElephantNature Park),喀麥隆的非洲猿猴行動(Ape Action Africa)以及南非的黑長尾猴基金會(Vervet MonkeyFoundation)。

在我最新的攝影項目《鬆綁》(Unbound)中,我記錄這3種動物保護組織的領軍人物Sangduen“ Lek” Chailert、RachelHogan 和Josie Du Toit 的故事。

潛入海底、走進沙漠、深入森林,

在嚴酷的自然中追逐野生動物,

每個快門都是不可重複的瞬間,

每次拍攝都是理智與情感的考驗。

生靈的快樂、悲傷、勇敢、膽怯、所有的感情,

都在他們的故事裡。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譯:劉利

《時尚旅遊》2018年5月新刊暖意上市!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You May Also Like

金牌點評人徵集

你心裡原始叢林風情,

體現在哪裡?

通過評論留言的方式和我們分享吧~

每週我們會在文章評論區推選出1位金牌點評人

只要你連續一週有三次以上出現在評論區

就有機會獲得來自《時尚旅遊》的神秘禮物 。

每週一將公佈上週名單哦。

这群用生命拍照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