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人性的貪婪和幣圈的起伏

加密貨幣與鬱金香,路易十五和那個虛榮的蘇格蘭人又有什麼關係? ”

導讀:2017年,加密貨幣的市值創下了歷史新高。在這個迅速變化的市場中,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比特幣從900美元(2017年1月1日)瘋狂的增長到將近2萬美元(2017年12月31日)。加密貨幣與鬱金香、路易十五和那個虛榮的蘇格蘭人又有什麼關係?

2017年,加密貨幣的市值創下了歷史新高。在這個迅速變化的市場中,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比特幣從900美元(2017年1月1日)瘋狂的增長到將近2萬美元(2017年12月31日)。更為刺激的是,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的價格也增長了10,000%,總市值創造了從20,000到200,000的奇蹟。

這就是為什麼我著急在2018年1月拿著借記卡在電腦上進行操作——通過加密貨幣交易獲得鉅額財富,這其中既源於新聞的頻繁報道,也是害怕錯失鉅額資金。

事實上,這比我所期望的要困難得多。可以選擇進行交易的加密貨幣種類非常多,而且隨著2017年價格的飆升,其種類也在迅速飆升。由於加密貨幣技術的複雜性和計算機技術知識的需求,加密貨幣進入市場的障礙也相對較大。

加密貨幣投資是分幾個等級的。採用美元或英鎊等作為法定交易貨幣的大部分交易所只會將它們換成更大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和以太坊。如果你想購買價格更低、更有利可圖的加密貨幣,那麼你必須從比較大的交易所(如Coinbase)購買比特幣,然後將其轉移到另一個交易所。

2017年年底,加密貨幣的價格從高點迅速下跌,其基礎設施也受到了廣大新用戶的埋怨。參考了一些評論以後,我決定與一家名為Kraken的加拿大交易所簽約,但是當簽約的時候,該網站顯示:“服務器負荷太重,性能下降。本網站即將會進行升級。“

由於忘記了之前註冊的用戶名,我點擊了“忘記了電子郵件”,希望能收到一個提醒回執郵件,網站崩潰了。我嘗試著重新加載,提醒回執也沒有收到。最終,我想辦法找回了密碼,結果顯示:在進行交易之前,必須先驗證我的帳戶,但該功能已經被禁用。這真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又在總部設在舊金山的最大的Coinbase上嘗試進行了幾次交易。在Coinbase上創建帳戶相對容易一些。與其它大多數網站一樣,首先必須通過上傳身份證件照片驗證身份。驗證完成後,你就可以進行比特幣交易。新用戶用借記卡每週最多可購買200美元的比特幣,而以超過12,000美元的市場價格買入的比特幣只是我目前資產的一小部分。

你在想什麼?

所有加密貨幣本質上都是信息單元,這些信息以字符串形式連接在一起,並分佈在所有參與到其中的計算機所組成的網絡中。與現金不同的是,加密貨幣只存在於數字空間中,所以一旦買入,你就需要對其進行存儲。

你可以選擇在交易所中存儲買入的加密貨幣,但這種做法並不可取。曾經占主導地位的大型交易所Mt. Gox,佔據了全球比特幣交易份額的四分之三,在2014年被黑客攻擊,並盜竊價值3.5億美元的比特幣。數以千計的投資者在 Gox 上損失了鉅額資金,比特幣的價格也在一夜之間驟降了36%。

一個更好的選擇就是:用數字錢包存儲加密貨幣。這些代碼可以是基於網絡的(如 BitGo 或 CoinSpace),也可以是基於硬件的,這就意味著證明你擁有的貨幣代碼將存儲在你自己的計算機、電話或 USB 驅動器上並進行加密。同樣,它也存在缺點: 2013年,Welshman James Howells(威爾斯曼·詹姆斯·豪厄爾斯)丟棄了一臺電腦,他的電腦上有一個比特幣錢包,裡面裝著現在價值約8,000多萬美元的加密貨幣。有一些人就使用“比特幣搜尋者”的服務,專門搜尋舊電腦上丟失的加密貨幣。

一旦你用第一個比特幣從一個像 Coinbase 這樣的入門級交易平臺買入加密貨幣,你就可以創建一個賬戶,然後將它從你的CoinBase賬戶或錢包中轉移到更復雜的交易所,然後再進行後續的交易。

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將比特幣轉移到一個類似於Binance的網站,以便執行更復雜的交易。與Coinbase不同的是,Binance並不是專門為初學者設計的。事實上,它看起來像一個彭博( Bloomberg )終端——這對於沒有金融背景的人來說,比較難以理解——但可以對各種各樣的加密貨幣進行短期和長期買賣,並支持日內交易(為了利潤而相互競爭)。任何曾參與股市交易的人都對短期和長期買賣訂單機制很熟悉:以一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股票,而其他人則根據市場的波動執行類似的操作。如果你對市場走勢預測正確,那麼你就會獲利;否則,你就會面臨虧損。

很大程度上,這個領域仍未受到政府的監管,這就意味著肯定存在某些方法可以欺騙這個系統——下面將會談及這些方法。

事後看來,這一體系仍然不透明,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卡夫卡式的,然而這並不足以為奇。Kaken是我嘗試註冊但沒有註冊成功的第一家交易所,在我嘗試加入的第一週內,這個網站每天都會有5萬個新用戶進行註冊。在服務器承壓過大的情況下,Kaken選擇暫時性關閉,這大概就是我無法核實帳戶的原因。與此同時,Coinbase每天都會有10萬個新用戶進行註冊,而Binance曾經一度每天也會有25萬個新用戶進行註冊。

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人們突然湧向加密貨幣交易所和類似於 Kraken 這樣的地方: 2017年12月,比特幣的價格飆升至1.7萬美元。這看起來就像是一場新的淘金熱。

蠻荒西部世界

加密貨幣的投資是一個蠻荒的西部世界,由於缺乏相關的監管,這使得加密貨幣的投資令人感到畏懼,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麼你很容易就會被咬。

據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教授David Yermack聲稱,當前的加密貨幣市場“類似於19世紀的'自由銀行時代',在央行出現之前 ,大多數貨幣是私有銀行發行的,而且相關的法律法規相當少。“

“那時候,銀行私下發行貨幣,政府也沒有中央銀行或法定貨幣,”Yermack說。 “銀行基本上沒有受到政府的監管,並且可以持有他們選擇的任何一種貨幣作為儲備。例如,根據個人銀行的聲譽,貨幣的價值則出現上漲和下跌的情況,這和現在的比特幣和萊特幣比較相似。“

Yermack說,這是“美國經濟的困難時期”,由於“反覆的繁榮和蕭條”的影響,全國各地的貨幣流動“受到貨幣供應的限制和價格變化的制約“。

Yermack說:“美國加密貨幣唯一真正的法規是:國內稅收服務部門負責對其進行徵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有意根據證券法對某些加密貨幣進行監管,但迄今為止,該委員會僅僅對其中一小部分進行了執法。該領域仍然處在不斷髮生變化中。“

加密貨幣市場看起來就像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在這裡也會有掠奪者。有些人是騙子,如欺詐性的ICO——他們發行新的加密貨幣,然後突然消失於公眾視野中,投資者的錢也隨之消失。當然這些欺詐者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去年,在明星拳王Floyd Mayweather和DJ Khaled等人的支持下,兩名男子公開募集了3200萬美元,並推出名為Centra的加密貨幣。今年4月,他們被捕並被控有欺詐行為。

“拉高出貨”(pump and dump)團體的行為可能更加陰險狡詐。 “設想一下,15,000人策劃了股票價格上漲,然後在漲幅達到20%時,突然將股票全盤拋售,”一位加密貨幣愛好者說,我們會打電話給Robin(他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並且對外匿名),他聲稱:歡迎大眾以會員的形式支付一筆額外的費用,參與到群體的高層,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成為首個收到指令的人——何時購買和何時銷售特定代幣,以便獲得最大利潤。

“該群體保障了創建者和管理人員的自身利益。由於管理人員知道哪些硬幣將會被哄抬價格,其它大部分用戶都將會被利用,“Robin說。

“這是完全不道德的行為,如果發生在華爾街,這將是一個全國性的爆炸新聞。”

Robin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該團體買入某種加密貨幣,並將價格哄抬了100%——價格翻了一番。然後突然賣出,在這個時候,價格就會崩潰,“那些沒有及時出售的企業要麼選擇虧本賣出,要麼被迫繼續持有。”Robin估計,“現在至少存在幾十個這樣的團體。

“加利福尼亞加密貨幣數據分析公司CryptoCompare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Charles Hayter告訴我,”當人們的期望超過現實時,你會發現人們利用“拉高出貨”的騙術對市場進行操縱。 “很明顯,傳統市場中會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而在加密貨幣市場裡沒有相關的法律,在這裡沒有可遵循的規範—— 這是全球現象。 因此,自然而然地,你會成為那些哄抬價格中的一員。“

加密貨幣在分佈式區塊鏈模式下運行,詐騙者傾向於通過加密過的聊天應用程序(如Telegram或Discord)組織起來,這就意味著我們很難找到詐騙者,並且很難對其進行預測。

Hayter說:“人們在玩管轄權套利,當中國大陸的發生利率變化時,他們就會遷移到香港、百慕大或馬耳他。當你有公司可以關掉電腦並遷移到其他國家時,這就變得一團糟了。“

面對著極少的幾個選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2月份宣佈,用現金獎勵試圖找到潛在的哄抬價格者。

“拉高出貨”也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歷史,這就可以追溯到18世紀初一個名叫約翰·勞(JohnLaw)的經濟學家。

密西西比債券和“拉高出貨”騙術的出現

1671年,約翰·勞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他的父親是一位非常富有的金匠和銀行家,他的財富足以買得起中洛錫安人的鄉村莊園——勞里斯頓和蘭德爾斯頓,也是當時的貴族。

據Charles Mackay講述,約翰·勞跟隨父親進入家族交易,與此同時,約翰發現自己“非常年輕、虛榮、漂亮、而且完全不受控制”。Charles Mackay在1841年的一本書中講述了約翰的故事: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賭徒,沉迷於玩弄女性,26歲的約翰因為在決鬥中殺死情敵,被判處決,最後他逃到了歐洲。

在歐洲各國首都徘徊了14年後,約翰·勞試圖通過各種賺錢手段和小規模騙局取得了巨大成功,最終在法國結束了他輝煌的戰績——法國在路易十四的奢侈統治使法國陷入了金融危機的邊緣。

隨後,約翰·勞遊歷於歐洲金融新興國家的首都,特別是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做了幾個月的投資後,他完善了某種銀行體系。儘管在當時,這並沒有被稱為“拉高出貨”騙局,但幾乎在三個世紀之後,這與Robin的加密貨幣群體有著很多相同的特點。在法國的破產統治階層中,約翰·勞發現了很多渴望的貴族,這其中也包括攝政王菲利普二世——代表小國王路易十五進行執政。

在信貸方面,約翰·勞與法國政府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代表法國與東印度群島進行貿易的壟斷許可。有了這個許可證,他創立了密西西比公司,然後開始利用擁有公司海外壟斷財富這一優勢,提供股票和債券票據。約翰·勞以前曾用過這個騙局但是無濟於事,然而,他卻為法國經濟上過度膨脹的貴族提供了希望的火花,並像火箭一樣點燃了整個市場。

“在這些貴族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注意到,約翰·勞並沒有買入或賣出任何股票,”麥凱寫道。 “每個年齡、每一個性別的人,都在密西西比州債券的興衰中進行著各種投機活動。”

在一次特別的表演中,約翰·勞強迫6000名巴黎的窮人手持鏟子和鎬在街頭進行遊行,這些窮人們假裝即將被送到密西西比公司虛構的礦山和種植園。他們中有三分之二甚至都從未離開過法國:約翰·勞把他們趕出了城市,並給予他們自由。 與此同時,他的債券需求隨著他的聲譽的增長而激增。

很浮誇的是,約翰·勞甚至償還了整個法國的國債——新發行了30萬密西西比公司股票,用來支付低息貸款。

1720年5月,密西西比債券泡沫最終於爆發了:民眾對約翰·勞公司的信心終於崩潰。面對約翰·勞自己親手創造的巨大的國家危機和國家銀行運作,法國政府甚至在當時暫時禁止了對外出售黃金。不久之後,當政府更改法令時,巴黎的一場踩踏事件又造成50人死亡。

這是貪婪如何克服理性判斷的一個實際教訓。但是,加密貨幣註定要重演歷史嗎? 又或者說,我是否還有必要再重申一遍嗎?

加密貨幣——不去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在2017年這段令人感到興奮的日子裡,一群加密貨幣新生代富翁正在為他們看似荒唐的成功喝彩時,監管出現了。今年1月,中國國家銀行警告投資者,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自2013年來,中國就成為了比特幣強國。據CoinDesk在2017年第二季度發佈的區塊鏈報告稱,90%的加密貨幣交易都是在中國的三大交易所進行交易的——BTCC、OKCoin和Huboi。但是政府的打壓導致了恐慌性拋售,比特幣價格急劇下跌,三大巨頭紛紛關門。

加密貨幣社區對此表示擔憂。有傳言稱,Mt. Gox的糟糕歷史將會重現。2013年,中國曾限制比特幣作為貨幣使用,但這此舉動也引發了熱議。中國人民銀行宣佈:“比特幣是一種虛擬商品,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它與貨幣的法律地位不同,也不應該在市場上流通或作為貨幣使用。”

許多人將此視為中國的第一次打壓行動,並將Mt. Gox的崩潰視為加密貨幣還沒有為黃金時段做好準備的信號。比特幣在2014年下跌的市值直到3年後才得以恢復。直到2017年,比特幣的價格才重回2013年11月的1,150美元。

但在2017年4月,比特幣最終以驚人的速度突破了這一價格。此後的每一天似乎都在打破新的記錄:6月,比特幣價格已超過2,000美元;11月,其價格達到了7000美元;而在12月,一個比特幣的價格則是1.5萬美元。

主流媒體突然開始意識到,大批新用戶開始湧向這個看似無窮盡的賺錢機器,比特幣的價格也進一步的上漲了。到2017年年底,比特幣的價格達到了歷史上最大的漲幅——甚至超過了1636年臭名昭著的鬱金香泡沫時期的鬱金香價格。

我們對鬱金香狂熱瞭解大部分來自於麥凱的《群眾性癲狂》。但近年來,學者們對他關於鬱金香的言論進行了反駁,指出由於當年的記錄有限,言論來源也非常可疑。

但是在鬱金香狂潮時期,鬱金香需求激增。麥凱很可能在2017年就開始撰寫加密貨幣市場。“許多人突然變得富有。一個金色的誘餌懸在人們面前,人們一個接一個地衝到鬱金香花壇,就像蜜蜂在蜜罐裡飛來飛去。每個人都天真的以為這場鬱金香熱潮會永遠持續下去。”

隨著加密貨幣價格飆升,億萬富翁巴菲特和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在內等人也開始警告投資者:泡沫即將出現!

我該怎麼辦?

現在,雖然我正處於比特幣等主要加密貨幣的淺灘,但由於它擁有無限的市場潛力,它們更不容易逃出“拉高出貨”騙局。

在我買下之後的第二天,比特幣的價格突然下跌了20%,而且此後,比特幣的價格一直處於緩慢下跌的狀態,短短几周內,我的資金就變成了初始資金的一半了。

雖然比特幣的價格還沒有回到17年初的最低點,但也已經降到買入價的一半以上。我不禁想到麥凱的“蜜蜂圍繞蜜罐飛行“理論。

即便是在這短暫的歷史中,加密貨幣的價格也已經突然下降,然後又迅速恢復。按照加密貨幣愛好者的說法,建議始終是一個hodl——沒錯,這是2013年發佈在比特幣論壇上的單詞“hold”,作者手滑寫錯了所產生的。

“這些泡沫爆炸,倒退,再次爆炸……”Hayter說。 “泡沫在所有的行業都有可能會產生,但隨著行業的日趨成熟,波動性會變小。 但是,你可以看到它增加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然後再次減少。這就是得失平衡。“

我希望Hayter所說的是正確的。與此同時,我所能做的就是:盡我最大努力避免走進“拉高出貨”的圈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