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忠犬八公是被我們熟知的一個日本關於“忠義”的故事。八公是日本極具傳奇色彩的忠犬,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充分表現了日本文化對“念恩”的推崇。

這種“恩”來自多方面,日本人接受來自上輩、上級、父母、師長、主人的恩,接受他們的恩惠,並自覺履行由這些恩惠帶來的義務而無怨無悔。如果這種“恩惠”不是來自上輩、上級,而是從同輩甚至是陌生人受恩,那接受者就會有一種不快的自卑感。雖然日本人易於接受報恩思想,但他們不喜歡隨便受恩而背上人情債。

對日本人來講,突然受到生疏者的恩是最討厭的事。日本人對大街上發生的事故一般不大理睬,並不只是因為缺乏主動性,而是因為他們認為,除了官方警察以外,任何人隨便插手都會使對方背上恩情。對於捲入恩情,日本人是十分小心的,因為對於陌生人的恩情,他們是無以為報的。

日本人有著這個世界第一的“勤奮”。更表面一些來看,我想最能體現日本人勤奮的示例,就是“工作”。

日本民族的加班習慣早已聞名於世,長期的超時工作和睡眠時間的縮短,使日本人的健康受到影響;日本婦女每天不知疲倦的,家裡屋外的繁忙身影可以說是可圈可點;日本老人們不甘寂寞,發揮餘熱,繼續勤奮工作的狀態令人印象深刻。

1

延長的工作時間與縮短的睡眠時間

加班頻繁,工作時間的無限延長是日本民族工作方式的主要特點。在日本無論是公司職員還是公務員,無論是一線職工還是各級管理者,加班可以說是他們的非正常的“正常工作”,也可以說是日本人早已形成的,被“定式化”了的工作習慣。在日本幾乎沒有按時下班的習慣,領導不走,下屬一般不會走。繁重的工作強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使得人們無法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更好地完成任務。因此,不得不延長工作時間,花費更大的精力去精細打磨。還有許多人為了不願意讓其它員工看到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或不願因自己的工作影響他人,還常常把工作帶回家裡繼續完成。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這樣使得普通日本人每天的工作時間基本都在10-14個小時以上,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再加上每天上下班路途上的時間,使得日本人的睡眠時間大大縮短,健康狀況受到很大影響。據統計世界上睡眠時間最長的民族是澳大利亞人,平均每人每天9小時以上,睡眠時間最少的民族是日本人,一般在6小時左右。不管工作質量如何,單就睡眠時間的減少和工作時間的延長這一點,我們可以窺見日本民族勤奮工作的一斑。

此外,據日本在“國際交通安全學會”上發表的“社會速度指標化”(1979年)報告中公佈:世界上步行速度最快的是日本人,其中大阪人又位居世界第一,每秒 1.67米;東京人第二,每秒1.56米,與此相比,巴黎人只不過1.46米;日本步行速度最慢的鹿兒島人,即使如此也比馬尼拉人走路要快。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由於長年的超負荷工作和不斷加大的工作壓力,以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得許多日本人,特別是中年人和具有管理崗位人員的身體健康受到很大影響,有些則形成透支,甚至導致“過勞死”。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07年公佈的數據顯示,2005年日本因工作勞累成疾致死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在2005年,約 330名日本人因工作過於勞累身患重病或者死亡,這個數字較2004年增加了12.2%。其中,有超過半數的人死於中風或心臟病。無數日本人無償的加班加點譜寫了日本戰後經濟發展的神話,同時過度的勞累也造成了不少日本人英年早逝(“過勞死”)的悲劇和自殺率上升,成了日本企業和社會的一大問題。2000 年,日本首相小淵惠三突然昏迷不醒,繼而不治身亡。人們隨後發現,小淵首相生前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而且幾個月來沒有休息一天。政府首腦“過勞死”,在現代國際政治史上恐怕還是第一次,再一次將日本政界要人的身體健康提到了公眾注意的焦點上。可以說,許多國家的人都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唯有日本人是為了工作而生活。由此看來,日本人被稱為最勤奮的勞動者,或是“工作機器”、“工作狂人”並不無道理。

2

日本婦女的勤奮性格

日本婦女的勤勞程度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特別是在繁重的家務方面。儘管日本的自然環境和空氣已經非常乾淨,周圍是大海,空氣溼潤,灰塵較少,甚至一週不擦皮鞋也看不到鞋上的灰塵。但是,每天洗澡和洗衣服已經形成其民族行為習慣和固定的生活方式。在日本大多數婦女結婚後,特別是生了小孩以後的幾年內,基本放棄工作,在家專職做家務。他們每天的主要家務工作就是收拾屋子和洗衣服。日本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公司的職員或者公務員,外裝不必每天更換,但是,襯衣每天一定要更換,否則人們就會認為你晚上沒有回家,到外面去鬼混,使人產生不正常和另類的感覺。孩子們的衣服,特別是中小學生也有每日必換的習慣。此外,日本人每天不僅更換內衣,還必須洗澡,泡澡等。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婦女繁重的洗衣服工作量,清洗、沖刷、收拾清理的工作量和操持家務的勤勞程度。之所以日本人的襯衣和內衣大多以白色為主,主要是髒的地方容易看得清楚,而且不掉色,同時,更是便於主婦們成批地洗滌。

日本人房間的乾淨程度也是值得稱讚的。無論是臥室、門廳還是衛生間和廚房等都被打掃得非常乾淨。日本人的榻榻咪,每天不知道被擦拭多少遍。據說擦拭必須是用抹布跪式擦拭,而且必須細緻到每個邊角細部。在日本婦女眼裡,如果是被人家說懶惰和家裡不乾淨,那是最大的恥辱。特別是廚房和衛生間等這樣比較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日本婦女更是每天無數遍地清掃,為了不留死角,地面也一定用抹布擦拭。“日本民族以清潔著稱於世,日本的空氣從溼度上看是法國的兩倍,不提日本人愛洗澡的習慣,僅就衛生而言,就像是武士刀不離身一樣,日本婦女手中似乎總是拿著掃帚,而去打、擦、洗、扔垃圾等都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日本人每天的生活就像是在與垃圾不停地作戰。”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日本著名電影《阿信》中的主人公阿信的勤奮努力的生活態度和永不服輸的拼命精神,展示了一代日本婦女的精神風貌。風靡一時的,被稱為“東方魔女”的日本女排魔鬼式訓練,《排球女將》電視劇中隊員們勤奮刻苦的拼命精神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人們常說,“住美國人的房子,用中國人的廚師,娶日本人的媳婦是人生最大的願望”不無道理。可以說,日本民族整體是一個勤奮的民族,日本婦女則是這個勤奮民族值得驕傲的代表。

3

日本老人的勤奮性格

日本人的勤奮性格還體現在老年人們再就業的觀念上。在日本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為20%以上,這些人被稱為“銀髮一族”。在日本許多上了年紀或退休後的人,大都是人老心不老,繼續發揮各自業務優勢和餘熱,在許多企業或部門就職返聘繼續工作,開始他們的“第二人生”。日本各地“銀髮一族 ”職業介紹所生意十分紅火。到過日本的人大都會發現,許多從事服務業的人員,幾乎看不到年輕人,大多是由上了年紀的人和退休人員來做,而且他們特別認真,有信用,有耐心,盡職盡則。比如在街上看到的出租汽車司機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日本政府很聰明,他們不直接說這些崗位是給老人們預留的,而是用政策來完成。比如,沒有幾十年駕齡的司機不可以開出租車。這樣一來日本各地的出租車大都由“銀髮一族”來打理了。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此外,公共汽車司機、機場服務人員、保安人員、清潔人員、花木修剪人員、停車場管理人員以及值班人員等等也大都由老人們承擔。

此外,還有一些老年人開始學習一種技能或者開始自己創業的歷程。在《巖松看日本》一書中就介紹了許多這樣的老人們。他們有的學習花木修剪,有的學習書法,還有一對八十多歲的夫婦,驕傲地告訴他們,“我們非常喜歡唐詩和宋詞,從八十歲開始學習中文,現在有了一點進步。”還有一位產業經濟省的副部級幹部,退休後拒絕了被安排到大學教書的崗位,而是選擇了自己創業的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在中國的許多城市也有他的分公司。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提起老人們的再就業觀,他們認為,第一,有事做,有利於健康。第二,感覺被社會需要,心裡更自信。第三,把豐富的經驗轉化在工作中,追求更好的目標。以此也可以使我們看到日本老人們的辛勤耕耘雲,不懈努力的勤奮性格。

4

日本追求勤奮的原因

4.1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

日本民族的敬業精神十分聞名。在日本,雖是深夜燈火通明的辦公大樓還是隨處可見,他們大都為突破難關和加大產出,為了完成一項工作大家都可以放下身邊的所有事情,加班加點(大部分是無償加班),去致力於完成的工作。據說,豐田汽車公司員工的敬業精神可為是日本企業的代表。他們做到了每10000臺汽車中也不允許一輛出現問題,如果出現,不管什麼時間,一旦發現,他們就會立即召開會議,分析情況,找出原因,分清責任,一查到底。這個會議不管開到什麼時候,直到深夜,甚至是後半夜。再困再累,也要做到保證不再出現這類問題。


4.2強烈的島國危機意識

日本作為東方孤島的獨特地理位置、島國資源的相對有限和匱乏、人多地少的生存環境;其次自然災害頻發,地震、颱風、海嘯、火山爆發等不停地威脅著人們的正常生活。由於這些自然原因,使他們的危機感更加深刻。要想成為一個有實力的“大國”,他們別無選擇,而必須團結一心,付出最大的勤勞去創建和發展自己的國家。

作為日本人危機意識的代表性人物,著名作家小松左京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於危機意識的青睞和熱捧。小松左京於1973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日本沉沒》一書,創下了上、下集400餘萬冊的銷售記錄,成為當年日本第一暢銷書,並榮獲多項文學獎項。其故事梗概為:幾位頭腦敏銳、有正義感的海岸地質學家發現日本列島將要沉沒的徵兆。消息傳出,全國譁然,有的質疑,有的嘲笑。但越來越多的跡象證明了他們的推斷,內閣首相不得不向全國宣佈此事。於是日本處於一片惶恐和混亂之中。在接連不斷的地震、海嘯和火山噴發中,人們紛紛轉移財產,想方設法逃往國外,內閣也策劃向世界各地輸出移民。最後以日本列島沉沒在萬頃波濤中而告終。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此外,小松左京於1985年出版的《首都消失》獲第6屆日本科幻小說大獎。1993年日本群馬縣的業餘天文愛好者發現的小行星便以小松左京的名字命名。2006年7月,日本東寶電影公司在小松左京的小說《日本沉沒》的基礎上,持20億日元巨資打造了日本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災難巨片《日本沉沒》。該電影在日本引起極大的轟動,並在該書出版30餘年後,再度把日本人的危機意識提到了又一個新的高度。此外,日本書店裡《日本危機》、《日本面臨挑戰》、《日本的悲劇》、《日本即將崩潰》、《日本向何處去》等日本危機論的圖書成為長年暢銷書。在日本人們的防災意識非常強烈,每年定期不定期的災害訓練和防災演習等,均被日本人貫徹的一絲不苟。


4.3廉恥文化的影響

人們常說,日本文化是“知廉恥”的文化。“知廉恥”,就是不可做出違反社會道德和法規的丟臉事。在日本幾萬人的運動場,散場時竟然看不到一片垃圾;幾公里的汽車長龍也看不到一位司機強行和違章;每次遭遇地震海嘯等天災導致社會混亂時,也很少有日本人乘隙為非作歹等現象,都是這個“知恥文化”的巨大作用。在日本這種“知廉恥文化”的作用比起法律更加有力。我們知道,日本自古以來就有“村八分”這種無形的懲罰枷鎖的存在,這是一種全村人都與其斷絕交往的制裁方式。所謂“村八分”,就是在村子裡,除了火災與葬禮(各一分,計“二分”)之外,其它所有活動的“八分”(出生、成人、結婚、法事、水災、生病、遠行、蓋房)等均不讓參與的嚴重懲罰措施。

其實,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四面環海,且面積狹小,又多山區和丘陵,適合人居住的土地面積並不多。而且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西緣的日本,就好比是坐在一把搖晃不停的椅子上,

地震非常多發。比如9月6日剛發生的北海道6.7級地震,就造成多人傷亡。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再加上四面環海、火山也多,海嘯、颱風、火山爆發時常發生_(:з」∠)_,種種自然因素造成了日本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危機感,又使得他們更加團結、更講究集體主義。

同時,自然資源的匱乏使得他們格外珍惜本國資源,勤勞的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也使他們產生了對外界資源進行掠奪的野心

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令他們更加隱忍、對上天更加虔誠,見慣了死亡與災難的他們也同樣見證著長壽與平和,這種生與死矛盾的存在讓他們對生命有了更獨特的感受。(@_@)

還有對不同外來文化的瘋狂吸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日本永遠都跟隨著強者的腳步,善於學習和吸收對自己有益的先進知識。眾所周知,日本在古代深受中國的影響,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化等,因此擁有濃厚的東方色彩。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日本遣唐使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日本漢字

在明治維新打開國門後,又開始向西方學習,吸收了大量外來語,接受了西方大量的思想觀念。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這種多文化的吸收造成了日本文化的多元性,同時又使得日本文化是一個巨大的矛盾統一體。因此在日本就可以見到這種現象:慶生在神社,結婚在教堂,下葬在佛寺。這正是多元文化衝擊的結果。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沖繩愛葵雅教堂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大阪住吉神社

種種因素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便形成了如今典型的日本性格。

他們是有秩序、循規蹈矩的,朝九晚五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按著程序紀律化地進行,比如準時準點的電車,整齊劃一的排隊隊伍;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他們是嚴謹認真、追求細節到極致的,比如嚴謹複雜的敬語使用規則以及傳統禮儀,非常徹底的垃圾分類規則,對環境衛生的極度重視,以及日常用品中高度體現人文關懷的細節處理;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細緻的垃圾分類,以及乾淨的街道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處處都有方便殘障人士的按鈕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波浪形的扶手更方便抓握,減少摔倒的風險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牛奶上的小缺口方便有視覺障礙的人們辨別其與乳飲料,並判斷開口的方向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易拉罐上的盲文也方便了有視覺障礙的人群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左側耳機上凸起的小點方便盲人辨別

他們也是壓抑的,在地鐵和電車上,大家幾乎都是保持沉默,很少會有大聲講話的現象發生。他們很講禮貌,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同時也會封閉自己的內心,疏遠他人。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因此日本人現有的矛盾性格,是在漫長曆史發展過程中,以其固有文化發展而來的。在及時行樂與不斷壓抑中矛盾的行走著

早在二戰時,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所著書《菊與刀》中就對日本人的性格特徵做了一點經典描述:

極度好戰又極度溫和

極度黷武又極度愛美

極度粗魯傲慢又極度彬彬有禮

極度頑固死板又極度靈活善變

極度恭順又極度討厭被使喚

極度忠誠又極度反叛

極度勇敢而又極度膽小

極度保守而又極度喜歡新事物

日本人性格強到可怕?為什麼又如此極端矛盾?

這個片段將日本人性格中的矛盾性體現的淋漓盡致,卻又使其得到了完美的統一,也就形成了典型的日本性格。

就如書名一樣,代表著日本天皇族徽以及美學的「菊」與代表著日本武士文化及暴力的「刀」,兩個本來相互矛盾、極其不和諧的事物都構成了日本這幅“畫”的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