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尿素一撒,一季白瞎,早春施肥这些“禁忌”要知道

尿素一撒,一季白瞎,早春施肥这些“禁忌”要知道

眼下又到春耕生产时节。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油菜、小麦等春花作物长势普遍较弱。为此,不少种植户加强田间管理,并给春花作物追施复合肥、尿素等肥料,首先不说肥料用了,浪费严重,最重要的一点是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果树旺长没花、坐不上果等不良现象。那么早春季节,作物施肥有何要求?这样施肥到底对不对?

●为啥会出现这种状况?●

尿素一撒,一季白瞎,早春施肥这些“禁忌”要知道

因为复合肥和尿素在春季地温低转化较慢,大概需25天时间,而它的肥效达六十天左右,施用后,到了5月,小麦扬花期需要停滞生长,果树生长需要停长,葡萄也处于刚过花期不需要氮肥不然掉粒,然而这时复合肥,尿素正好起到了肥效作用,所以果树不能适时停长,条子长的特长,这正是尿素一撒,条子一把,尿素一下,树上没花。所以合理的施肥时间、正确施肥方法、正确肥料品种、正确的含量才是正确选择。

●前期需要氮肥●

尿素一撒,一季白瞎,早春施肥这些“禁忌”要知道

作物在早春萌芽、开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氮肥是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和酶的组成成分,作物萌芽出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开始吸收氮肥了,而在开花期,消耗的养分占到了储备养分70%左右。但开花后长枝,坐果,幼果细胞分裂,还需大量的养分,这就出现了贮备养分远远不够用的状况,所以在开花发芽前就必须补充一次肥料。

●氮肥适时补充才最有效●

施氮肥,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使用。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氮最大效率期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早春施肥要用水溶肥●

尿素一撒,一季白瞎,早春施肥这些“禁忌”要知道

以果树为例,果树在生长过程中,早生长、早停止、早积累,才利于果树花芽的形成,果树春季生长点的发芽越强,春梢长得越多,长得越长,才能早停。果树上生长点越多,果树就停止生长得越早;树上的春梢越少,反而停长越迟,甚至有些条子都不停长,没有春秋梢交结处,这就叫盲节。所以想叫果树早长早停,春季必须有充分的养分。春季追肥肥效期不能过长,不然枝条旺长不停,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一般来说,追肥肥效期不应超过20天。一般复合肥肥效期都较长,而水溶性肥料更利于果树根系的吸收,见效更快,果树追肥要猛,底肥要缓,所以水溶肥更适用于追肥。

●早春施尿素要注意●

尿素一撒,一季白瞎,早春施肥这些“禁忌”要知道

尿素的酞胺态氮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必须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在气温10℃时,转化时间需要7~10天,20℃时需4~5天,而早春地温普遍低,转化时间较长,有可能没有跟上作物的需肥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不仅造成浪费,还造成后期倒伏、旺长、影响开花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