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为什么羽绒服价格较贵?


为什么羽绒服价格较贵?

填充物?含绒量?充绒量?这些都是啥意思?这要从羽绒服的保暖原理说起!

空气其实是热的不良导体,相对而言是隔热的,能够阻止体温的流失,自然也就能觉得暖和了。

对于羽绒服来说,保暖的功能主要就是通过羽绒蓬松起来的厚度来积蓄空气。由于羽绒是星朵状结构,而且每一根绒丝都是由许多鳞片叠加而成,每个鳞片又都是中空的,在这些微小的孔隙中,饱含着大量的静止空气。并且羽绒服面料又能够隔绝空气流动,能更有效地减少体表的高温空气和外界空气之间进行对流交换。

所以,羽绒服的保暖能力,主要就体现在羽绒蓬松后能积蓄多少厚度的空气以及外层对冷空气的隔绝能力。

简单来说,外层面料越好,羽绒蓬松后的厚度越厚,保暖效果就越强。

所以,决定羽绒服是否保暖主要可以从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和外层面料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为什么羽绒服价格较贵?


1. 含绒量

说到含绒量,先来说说羽绒与羽毛的区别。

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呈星朵状的绒毛(上图右边绒毛),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而羽毛是片状的。

市面上的羽绒服很少用100%纯羽绒的,因为羽绒服中间填充物需要一定的支撑力,所以会有一定比例的羽毛,就像上面所说的含绒量,其实是指的羽绒与羽毛的含量占比,国家标准对羽绒服的定义是含绒量在50%以上的才能称为羽绒服,而现在质量稍微好点的基本上含绒量都在70%以上。所以羽绒服质量优劣的关键指标是含绒量,含绒量越高,保暖效果相对会更好。

另外羽绒的种类也是羽绒服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最常见的就是鸭绒和鹅绒。可能大家也注意到,同一个品牌,可能款式什么的都差不多的一件羽绒服,价格上却相差很多,往往用鹅绒的都要比用鸭绒的贵。那是因为,相对于鸭绒而言,鹅绒的品质会更好,绒朵大,中空度高、蓬松性好、回弹性好,更加轻便且无异味,储存空气的能力更强,所以保暖性更强。

对于市面上一般的羽绒服而言,绒的品质排序是:

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

2.充绒量

为什么羽绒服价格较贵?


什么?充绒量?含绒量?这有什么区别吗?

这两个概念确实傻傻分不清,混淆起来只是分分钟。与前面提到的含绒量(羽绒含量占比)相比,其实充绒量指的是羽绒的克重。简单来说就是一件羽绒服填充的羽绒重量。

这也是不可小看的一个参数指标。即便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很高,但是充绒量很少,也会影响保暖的效果。

不过充绒量是个绝对数值,会根据羽绒服长短不同而有所区别,而羽绒服充绒量是可以根据地区的差异能够灵活调整的,比如在南方一件长款羽绒服充绒量100克左右可能就足够了,但是对于北方而言,一件短款羽绒服可能就需要200克以上的充绒量。

3. 蓬松度

为什么羽绒服价格较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些羽绒服的袖子上会有这样的数字,其实这就是蓬松度。

比如这件羽绒服的袖口标了800

蓬松度简称FP,一般分为550,600,700,800和900FP。它是指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是衡量羽绒的厚度或蓬松程度的单位。而一件羽绒服保不保暖,蓬松度指数值高低的有一定作用。

羽绒由于其蓬松度高,纤维空隙中储存了比其它纤维更多的空气,而空气是不导热的,身材散发的热气跑不掉,进而保暖效果就一级棒啦。

从保暖性讲,蓬松度越高越好。当然,价格也越高!

不过一般穿600、700蓬松度的羽绒服就够了,极端严寒的地区可以穿800、900蓬松度的羽绒服。

为什么羽绒服价格较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