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沿邊非遺」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東方音樂明珠”

類別:表演藝術;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005年11月25日,中國政府報送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


「沿邊非遺」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東方音樂明珠”

一、木卡姆介紹

木卡姆:阿拉伯語意為規範、聚會;維吾爾語意為古典音樂。


「沿邊非遺」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東方音樂明珠”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古典音樂藝術形式,是流傳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總稱。

主要分佈地區:

「沿邊非遺」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東方音樂明珠”


南疆、北疆、東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烏魯木齊等大中小城鎮。

二、木卡姆歷史

「沿邊非遺」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東方音樂明珠”


起源:

西域土著民族文化,深受波斯阿拉伯音樂影響。

雛形:維吾爾族的祖先從事漁獵畜牧時,為了即興抒發感情,創作了大量歌曲,而後經不斷融和衍變,於公元12世紀發展成了博亞萬組曲,意思是曠野歌曲。

發展:公元16世紀,葉爾羌汗國的王后—阿曼尼薩汗,組織音樂家將民間流傳的十二木卡姆音樂進行了規範,使得木卡姆音樂完整地保留下來。她因此被稱為“木卡姆之母”。

影響:繼承併發揚古西域的龜茲樂、高昌樂、伊州樂、疏勒樂、于田樂等,在漢唐時期形成完備的藝術形式,對中國的音樂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三、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十二木卡姆

「沿邊非遺」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東方音樂明珠”


特點:

1.彙集歌、詩、樂、舞、唱、奏於一身,由十二套大型古典樂曲組成。

2.每一套樂曲由大乃格曼、達斯坦和麥西來甫三部分組成,包含樂曲20-30首,時常約2小時左右。十二套木卡姆完整地演唱完需20多個小時。

3.體裁多樣,節奏複雜,曲調極豐富,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強烈的感染力。

4.唱詞涵蓋哲人箴言、先知告誡、鄉間俗語、民間故事,是維吾爾族人民智慧的表現。

其他地域代表性木卡姆:

「沿邊非遺」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東方音樂明珠”


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伊犁木卡姆。

其中喀什木卡姆的形式最完備,更具代表性,在天山南北廣為流傳。

四、木卡姆的文化價值

「沿邊非遺」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東方音樂明珠”


1.木卡姆是維吾爾人民的巨大音樂財富,充分運用音樂、文學、舞蹈、戲劇等各種語言和藝術形式,被美稱為“東方音樂明珠”。

2.木卡姆集中體現了維吾爾民族的社會和歷史生活,反映了他們的理想和追求,是維吾爾音樂的重要脊樑

3.木卡姆藝術組成了中華民族多元的文化,是中國、伊斯蘭、希臘、印度等古典音樂精華的重要融合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