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我們身處俗世的人流中,從呱呱墜地那一刻,就與世界,與周圍的人產生了關係,包括親情,友情和愛情以及普通交際中帶來的人際關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親密關係”!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所謂親密關係,也被稱作親密關係心理學,本意是指不限性別年齡的兩人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現在大多數指夫妻。也可以說,親密關係指的就是特殊的朋友,更加的要好,有依賴、信任,對於心裡話會更願意去為你而溝通。


這是百科的說法,是源於心理學的研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面對的親密關係就是,情侶或者夫妻關係!這就是最普遍的親密關係,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分享和分擔的需要,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人的關心和溫情,脆弱的時候有個人可以依賴,難過的時候有個人可以安慰,遇到挫折時,希望有人伸出援手,幫自己走出困境,這都依賴於親密關係!


克里斯多福·孟在他的書《親密關係》中說道,“真正的親密關係,是表達人生高低潮的一種藝術。就像所有的藝術一樣,它也需要個人天分、基本教育和不斷的練習。”


1 在克里斯多福·孟《親密關係》中作者對親密關係解析的第一個階段就是—月暈階段。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月亮本身是不會發光的,它是藉助於太陽的光芒來產生的光亮,就像親密關係中,你此時喜歡的對方,可能並不是真實的他自己。


熱戀初期,看對方的眼神裡都是濃濃的愛意,對方的優點全部瞭如指掌,缺點一概忽略不計,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大概就是如此吧!


這就是那個如膠似漆的蜜戀期,兩個人像泡在一起的蜜糖一樣甜蜜,以對方為中心,變成自己的唯一,暫時規避了自己內心的需求!


在熱戀中的人們,總會對愛情產生很高的期待,以致於活在自己編織的愛的幻想中,當這種美夢破滅後,發現一切不過如此,跟自己所想完全不同,這個人就會產生消極情緒,認為親密關係不會有好的結果!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本書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說過,“通往地獄之路,是用期望鋪成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也是如此!


《正面管教》的作者阿德勒曾說,”童年時候沒有歸屬感,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能帶來這方面的補充”!

所以,我們會期望,會在成年的時候,把期望放到最親密的人身上,在親密關係中讓我們的需求得到滿足,尋找那種歸屬感。


可是期望的目的讓我們需求得到滿足,這樣看來,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愛,而是為了滿足自己小小自私的需求!

可是,親密關係的真相不是這樣的,是讓雙方一起成長,並獲得身心的愉悅!是你被自己的幻想矇蔽了雙眼,期望過高,之後就是失望就到達了作者對於親密關係剖析的第二階段—幻滅。這時候親密關係,就危險了,就瀕臨破裂。


2 我們通過親密關係的月暈期,也是絢麗期,到達了第二個階段,最痛苦的“幻滅”階段!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曾有研究表明,感情再好的夫妻,也有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更不要說在日常生活中的爭吵摩擦了,曾經的親密愛人,怎麼會在一段時間後,就變成了橫眉冷對的仇人一樣呢?


談戀愛和結婚,並不是親密關係的開始或結束,因為在這段關係裡,你跟你的伴侶都會有互相摩擦,看不順眼的時候,都會有矛盾爭吵的時刻,所以,你的親密關係不是簡單的建立,而是一直在維護中!

甜言蜜語忽然變成了唇槍舌戰,劍拔弩張的關係,在親密關係中,發展到一定時候,往往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想與對方爭個高下,誰說誰有理,誰也不服誰!


所以,如果想有一段健康,美好的親密關係,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比如說,一對情侶因為一件小事吵架,女方就覺得男方忽略了自己,對自己不好了,男方很無語,覺得女方是不理解自己,兩個人就面紅耳赤的爭吵,誰也說服不了誰!


可是,這種爭吵毫無意義的,即便對方臣服了自己一下,也就是剎那的虛榮心的滿足感,對親密關係毫無益處,還有潛在的危機,會消磨感情!

那如何才能在幻滅階段,控制這種“幻滅”帶來的憤怒呢?那就是滿滿的愛意,愛能讓我們瞭解,體諒對方,能從暫時的情緒中解脫出來,看清事情的本質!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在我們衝動的要把情緒一股腦噴薄而出之時,深呼吸幾下,想想這些氣話的後果,能給彼此帶來的是關心還是傷害!所以,不妨先坐下來,就圍繞問題本身,來好好溝通交流一下,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對方!


保持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愛意,就是在親密關係中又成長了一步!

3 親密關係中的最大危機,不是在幻滅期,而恰恰是在作者解析的第三個階段—內省階段!


可能很多親密關係,都在幻滅階段就陣亡了,但內省階段,才是最難的,所以也是最有危機感的,因為要正視自己內心, 接納所有的情緒和不完美!


孔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是說每天的行為要反思自己做的是否恰當!在親密關係中,我們也要反思,自省,尋求內心的聲音!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作者在書中,給我們闡述了一個顛覆性的觀點,就是在親密關係中,你要付出全部,也才能得到全部的回報!我們以為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挽救一段關係,卻不知道單邊改善也能讓我們抵達幸福的彼岸!


生活沒有絕對的對錯,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非黑即白,親密關係也沒辦法一人一半!平時我們都認為,一件事雙方要平均付出,才是公平,而忘記了,親密關係中,雙方是互相影響的!


作者認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如果每個人都付出百分之五十,那麼你回報的也就是百分之五十,還會互相指責對方付出太少!


記住一句話“你對伴侶付出什麼,就是對自己付出什麼”!


所以,在內省階段,需要你百分百付出,雖然這是個難受的過程!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那我們應該如何內省?本書作者大概給了我們幾個方面的參考:


第一,要解決問題,必須先跳脫問題的框架。不要重複以前的舊方法,我們要去尋找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第二,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一個方法解決不了,就換一個,沒什麼大不了!

第三,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我們把內心想要和不想要的,都投射給了外界。其實,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本書的翻譯者,著名作家,張德芬說過,“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第四,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源泉,要承認這些不好的也是我自己的一部分,要麼接納著手去改變,要麼就一直惡化下去!

第五,親密關係裡,少問為什麼和憑什麼,多問我要怎麼做,我能為此做什麼。

第六,沒有什麼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心中有愛,就會尋找解決的方法。在親密關係中,吵架需要兩個人才可以,但是,停止吵架,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了。

只有你解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問題,才能更好的在親密關係裡更好的成長和享受!


4 通過自省階段的自我審視和接納,就來到了親密關係的最後一個階段,啟示階段,也指靈魂階段!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作者所指的靈魂關係是,心靈上的契合,比如我們希望擁有能互相鼓勵,互相促進,不斷成長的伴侶,能和對方共同追尋人生意義和方向,能給予我們幫助和彼此成長的人際關係等等

作者所說“在靈魂之路上走得愈久的人,就愈不會被絢麗的外表或膠條所影響,”靈魂契合的伴侶,,表面可能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們的幸福只有自己明白!

這個階段的伴侶,他們已經沒有了外在諸多的束縛,懂得了真正愛的意義,心中只有彼此,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幸福的意義吧!

作者年輕時候一直是個忙碌不停的人,總是在追逐一個又一個目標,但從來沒問過自己,這些目標值不值得去花時間追逐!

後來,作者遇到自己的妻子後,才忽然明白,“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在親密關係中,也是這樣,你付出很多,可能沒有回報,但不自知,以為付出就會收穫,但親密關係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要看付出的是不是對方所需要的!就像有人喜歡吃蘋果,你給他一筐梨,也感動不了他!

所以,在親密關係中,很重要的是你做的事情能不能產生效果,而不是一味去重複做很多事!

從《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論述靈魂伴侶的形成

作者最後說,好的親密關係需要依靠“允許”,意思是在親密關係中,要儘量隨心而走,跟隨心的步伐,不設限,能接受新的事物,不要僅依靠固有觀念行事!

比如不要為了完成任務一樣的談戀愛,為了結婚而結婚,要想有婚姻的幸福感,還是跟隨心走,讓愛自由流淌,遇到合適的人,共同為了愛而結合,這就是靈魂階段了吧!


在親密關係裡,兩個人能從月暈的絢麗開始,歷經魔鬼的幻滅,內心的自省,最後到達啟示的靈魂階段,正視自己和對方,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互相包容,攜手共進,也就到達了幸福的彼岸,擁有了一段美好的親密關係!

作者:璐兒十三,賞人間煙火,品兒女情長,立志跟孩子一同成長的80後寶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