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因為一匹戰馬,羅士信看薄了王世充,投靠了唐朝

隋唐之際,有一員猛將14歲就開始在戰場上廝殺,顯示出英勇善戰的特點,如果不是死的早,凌煙閣會有他的一席之地。他就是號稱隋唐第一猛將的羅士信。

羅士信是隋末唐初人。大業九年,羅士信14歲,是剛參軍的一個小鬼。這一年,長白山有人做亂,隋朝名將張須陀奉命率軍平叛,14歲的羅士信要求隨軍出征。張須陀看了看他,有些不屑地說,你個小鬼,連盔甲都穿不起來,還能打仗?

因為一匹戰馬,羅士信看薄了王世充,投靠了唐朝

主帥這麼小瞧人,羅士信很不服氣,轉身回去,身上穿了兩副鎧甲,腰間掛上兩壺箭,然後飛身上馬,來到張須陀面前。張須陀對羅士信不服輸的精神非常讚賞,答應帶他出徵。

在濰水,張須陀的軍隊與敵軍交鋒。敵軍排兵列陣還沒準備好,羅士信就騎著馬衝進敵方陣營連殺數人。為了表功,他還斬下一個敵人的首級,表演似的拋向空中,再用長矛接住,在陣前遊走了一番。

因為一匹戰馬,羅士信看薄了王世充,投靠了唐朝

一個還沒長大的少年都這麼有本事,敵軍驚呆了,嚇得不敢前進。張須陀乘勢下令進軍。在這場戰鬥中,羅士信表現突出,讓主帥張須陀歎服。為了表彰羅士信,張須陀把自己的戰馬賞給他,還把他留在身邊做隨從。從此以後,每逢張須陀率軍作戰,只要他衝鋒陷陣,身邊總會有羅士信跟隨。

大業十二年,張須陀戰死,羅士信歸到裴仁基部下。大業十三年,羅士信跟著裴仁基投奔了李密,在一次與王世充的交戰中受傷被俘。王世充早聽說羅士信驍勇善戰,極力拉攏他,與他同吃同睡,這讓羅士信很感動,以為遇上了明主,就歸順了王世充。

因為一匹戰馬,羅士信看薄了王世充,投靠了唐朝

不過,後來的一件事讓羅士信看清了王世充的本來面目。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詢看上了羅士信的戰馬,向他索要遭到拒絕。要知道,戰馬是冷兵器時代除了武器之外的另一個重要指標,而且人長時間騎馬作戰,會對馬產生感情,甚至把它當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王道詢把自己的意願告訴王世充,王世充親自出面替侄子討要,且口氣堅硬。羅士信不能再拒絕,很不情願地把馬交給王道詢。

從小事可以認清人的本質。羅士信從這件事看透了王世充的為人。什麼重視人才,純粹是騙人的假話!他看重的是他的地位和權威。叔侄倆仗勢欺人,這讓羅士信徹底寒了心。

因為一匹戰馬,羅士信看薄了王世充,投靠了唐朝

一匹馬讓羅士信看薄了王世充,他失望了。聽說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待人不錯,羅士信有了離開王世充,投奔李淵的心思。

王世充對羅士信的態度渾然不覺,他覺得自己是皇帝,從大臣手中要一匹馬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君君臣臣嘛,就是要他的命,羅士信也應該給。他不知道羅士信的心理已經發生了變化,還一如既往地讓他帶兵打仗。

武德二年,王世充讓羅士信攻打穀州。羅士信非常高興,終於有機會脫離王世充了,他趁機帶著自己的部下一千多人歸順了唐朝。正是用人之際,天降一員猛將。唐高祖非常高興,對羅士信委以重任。

因為一匹戰馬,羅士信看薄了王世充,投靠了唐朝

羅士信除了具有猛將英勇善戰的一般特點,還很有謀略。武德三年,羅士信跟隨李世民東征洛陽王世充。在千金堡戰役中,唐軍久攻不下,堡內王世充的軍隊還大罵羅士信不忠不義。捱罵無所謂,但怎樣才能打敗敵人,羅士信想到一個辦法。

羅士信讓人找來幾十個嬰兒,到了晚上,他讓人抱著孩子來到千金堡下叫門。嬰兒的啼哭聲加上抱孩子人的呼喊聲,很快引來守軍的詢問。抱孩子的人說,他們是從東都來投羅士信的。說完,他們又故作誇張地說,呀,錯了,這是千金堡!不是羅將軍的地盤。說完,他們走了。

因為一匹戰馬,羅士信看薄了王世充,投靠了唐朝

堡內的守軍看到匆匆離去的大人孩子,以為羅士信已經撤軍,就開門出城,想趁羅士信撤軍時大撈一把。沒想到,羅士信早就在路邊埋伏好,專等著他們上鉤。王世充的軍隊大敗,唐軍趁機攻佔了千金堡。

武德五年,羅士信跟隨李世民討伐劉黑闥。在洺水戰役中,羅士信自願替王君廓守城。天降大雪,劉黑闥晝夜不停地攻城,而糟糕的天氣讓唐朝的援軍根本無法到達。羅士信苦守了八天八夜,實在是頂不住了。城破了,羅士信被俘。劉黑闥對他多方引誘,但羅士信始終沒有低頭。就這樣,羅士信被殺,年僅23歲。

從14歲出名,到23歲去世,僅僅9年的時間,羅士信就成為有名的猛將。可以想象,如果他多活幾年,肯定會立更大的功,凌煙閣功臣榜上也會有他的位置。可惜,歷史沒有假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