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世充同吃同睡的羅士信,最後為何還是背叛了他?

羅士信是隋末唐初的一員猛將,也是演義小說中羅成的原型。公元613年,長白山賊寇王薄進攻齊郡,齊郡通守張須陀奉命征討,年僅十四歲的羅士信主動請纓出戰。

張須陀笑道:“你連穿鎧甲的力氣都沒有,怎麼打仗呢?”羅士信大怒,當即身披兩副鎧甲,腰懸兩壺箭,飛身上馬。張須陀欣賞他的勇氣,遂允許他出戰。

交戰之時,羅士信策馬衝入地陣,連殺數人,並斬下一人的首級,拋向空中,再用長毛接住,敵人為之喪膽。他每次殺人,都割下對方的鼻子,以鼻子的數量報功,張須陀愛其勇,將自己的戰馬贈給他,讓其留在自己身邊。

與王世充同吃同睡的羅士信,最後為何還是背叛了他?

此後,張須陀每次出戰,羅士信都跟在他身邊,充當破敵先鋒。隋煬帝楊廣聽聞他的事蹟後,命人畫出張須陀、羅士信與敵人作戰的場面,以示表彰。

公元614年,張須陀大戰賊帥盧明月,拼到糧盡,打算退兵,對將士道:“賊軍見我退兵,必定前來追擊,如果主動偷襲,必能大勝。但這是很危險的事,誰能前往?”話音未落,只有秦瓊和羅士信敢於出戰。

公元616年,在與李密的交戰中,張須陀力戰而死,羅士信成為裴仁基的部下。第二年,裴仁基投降了李密,羅士信由此成為瓦崗的一員猛將,還被任命為總管。

後來,李密被王世充擊敗,羅士信上馬突圍,身中數箭,被王世充俘虜。王世充早就聽聞羅士信的大名,對他寵愛有加,封賞極厚,還與之同吃同睡。

與王世充同吃同睡的羅士信,最後為何還是背叛了他?

不久,王世充又俘獲了邴元真,給他的待遇和羅士信同樣規格。羅士信不由得大怒,他是什麼東西?把我和他相提並論簡直是恥辱,對王世充心懷不滿。

而另一件事更直接促使羅士信背叛了王世充。羅士信有一匹張須陀贈與的駿馬,舉世無雙,王世充的侄子趙王王道詢豔羨不已,屢次暗示送給他,羅士信不肯。

自感顏面盡失的王道詢跑到王世充面前哭訴,希望叔叔能為自己找回面子。王世充二話不說,直接從羅士信手中奪走那匹馬,送給了王道詢。羅士信更是怒火沖天,決意脫離王世充。

公元619年,王世充派羅士信進攻李淵的地盤榖州,羅士信帶著本部兵馬一千餘人連招呼都沒打,直接投降了李淵,王世充只能乾瞪眼。

與王世充同吃同睡的羅士信,最後為何還是背叛了他?

得知羅士信來降,李淵大喜,派出使者遠道相迎,賜帛五千段,準備好酒好肉招待他的部下,還將其任命為陝州道行軍總管。從此,羅士信對李淵死心塌地,最終戰死沙場。

其實,羅士信背叛王世充的原因很簡單,你王世充喜歡我的勇猛沒問題,但同吃同睡這種籠絡手段太過膩歪,豈是大老爺們所為?我是沙場虎將,又豈能跟邴元真這種諂媚小人同列!

而王世充好不講道理的搶奪羅士信心愛的戰馬,更讓羅士信無法忍受,那是對我有知遇之恩的張須陀留下的紀念,更是一個戰士最為心愛的伴侶,能不能給點尊重?

從這些側面也可以看出,王世充的失敗絕非偶然,也不是成王敗寇的事後抹黑,而是他確實不懂得如何籠絡人心,用人也不夠高明,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