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文||小胖

《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小心眼的人。因为在凤仙郡那一难中,他仅仅因为君侯对他不敬,别很下心来,降下了三年旱灾,去惩罚那里的人。这样的做法,可真是让凤仙郡的百姓们吃尽了苦头,连续三年颗粒无收,请了无数求雨的法师,结果没有一个是有用的。

最后还是孙悟空亲自跑到了天庭,才问出了事情的真相。原因正如《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所说的那样:“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由此可见玉帝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郡侯推倒了供奉他的桌子,结果才惹得玉皇大帝勃然大怒,连续三年不给凤仙郡下雨。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凤仙郡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这件事情未免也太巧了。为什么玉皇大帝早不去,晚不去,就正好赶上郡侯掀桌子的时候去了呢!要知道,《西游记》里有四大部洲,像凤仙郡这样的小地方更是数不胜数,玉皇大帝为什么会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恰好出现在凤仙郡呢!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几率,基本上是等于零的。

也就是说,玉皇大帝应该是在故意找凤仙郡的麻烦。但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因为玉帝身为三界之主,何必跟区区一个凡人过不去呢!再说了,冤有头,债有主,错是郡侯一个人犯的,玉帝要想惩罚他,直接降一道旨意,只要了他的小命不就完了,为什么要牵连这么多无辜百姓,一起跟着遭罪。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如此看来,玉帝的报复未免也有些太过极端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或者说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当然不是!在这件事情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为复杂的真相。

因为玉皇大帝这样做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惩罚郡侯的不敬之罪,而他的真实用意,是为了警示西牛贺州的佛家。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在此之前,佛家曾经做了一件触犯到玉皇大帝的事情。

而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通天河里的灵感大王,在陈家庄一带呼风唤雨,掌控四时。而且用《西游记》里的原话说就是:“感应一方兴庙宇,威灵千里祐黎民。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也就是说,灵感大王在陈家庄待了许多年,并且每年都能够保证风调雨顺。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这样也就等于说明了,灵感大王降雨降雪这些事,都是自己做主,根本没有经过玉皇大帝的批准。因为按照正常情况,哪个地方也不可能年年顺风顺水。所以说陈家村的气候,已经完全在灵感大王的操控之下,脱离了玉帝的掌控。

而这个灵感大王的真实身份,又是观音菩萨座下的金鱼,如此也就可以认为他是佛家的一员。那么他所做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佛家的指派。

试想一个普通的妖怪,又怎么可能敢擅自兴风作雨,难道他就不怕有人追究下来!比如当年泾河龙王因为更改点数,就被推上了剐龙台,而他擅自掌控风雨,罪过岂不是会更大吗!如果后面没人撑腰的话,估计就算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做吧,而他身后唯一有可能给他撑腰的,也就只有佛家。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但是佛家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引起玉皇大帝的不满。因为掌控四时,行云布雨之事,直接关乎到凡间生灵的生死存亡。也可以说,只要掌握了这种法则,就可以掌控三界中的人间这一界。但问题是,这是只有玉皇大帝才能拥有的权利,根本不允许其他人擅自动用。

而佛家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无疑是在透露一种信息,就是他们想要脱离玉皇大帝的掌控,形成一套独立的系统和法则。就算不能掌控整个人间界,但也很有可能将西牛贺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玉皇大帝,又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因为佛家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用来制衡道家的工具。比如他之前,给了如来佛祖降服孙悟空的机会,还举办安天宴,让佛家扬名立万。以及在后来派出六丁六甲,四值功曹等神仙,保护唐僧,大力扶持取经计划。这些证据都可以证明,他在扶持佛家。而如来佛祖能够拥有现在的地位,佛家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局面,也就是玉帝在暗中操控的结果。

因为在玉皇大帝看来,相较于根深蒂固的道家来说,佛家作为新兴势力,肯定更加容易驾驭。如果能够扶持起来为自己所用,便能够终结道家独大的局面。从而也就更加利于他掌管三界,稳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然而此时佛家居然表现出了,想要脱离玉帝的态度。因为他们竟然安排灵感大王,自己去掌控陈家庄一代的气候,而不再听从玉帝的安排。发生这样的事情,估计换做是谁都不可能容忍。而玉帝之所以三年不给凤仙郡下雨,其实也正是为了通过此事,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给佛家一个警告。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因为《西游记》中的凤仙郡,就在佛家的西牛贺州之内,而且就在天竺国中,离佛祖的灵山也不是很远。对于这里的情况,如来佛祖应该都一清二楚。可是这里接连三年大旱,颗粒无收,他却选择袖手旁观,这样看来不是很奇怪吗!因为按照佛家慈悲为怀的宗旨,他无论如何,也应该想办法挽救这里的人们,但事实上,佛家人却并没有这么做。

这么看来,是不是也就可以证明,他们也没有办法在这里降雨。否则的话,孙悟空为什么还要上天庭,去向玉帝求情呢!直接让观音菩萨,把手下的灵感大王派过来,在这里呼风唤雨,下一场甘霖,岂不是更省事嘛!如此一来,也就从侧面说明了,只要玉皇大帝的旨意下来之后,佛家那套行云布雨,掌控四时的法则也就失灵了!也就是说,玉皇大帝掌握的法则,是要远远高于佛家这一套的。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唐僧师徒

而且如果按照时间来推算,凤仙郡开始干旱的时候,似乎也正是唐僧师徒路过通天河之时。因为唐僧来到凤仙郡的时候,这里已经连续三年没有下雨。而他从通天河走到凤仙郡,所用的时间大概,也就是三年多左右。比如通天河一难,发生在《西游记》中期以后,而凤仙郡则在这本书的后期,中间相隔三分之一左右。再说唐僧一共就走了十年,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年左右。这样是否可以认为,当玉皇大帝知道通天河之事以后,就对凤仙郡这边采取了行动,借此来警醒如来佛祖呢!

因为通过这件事情,也就能让如来佛祖认识到,以佛家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脱离玉皇大帝,更别说自己掌管西牛贺洲了。一旦真正惹怒了玉帝,他很有可能连现在的地位都保不住,甚至取经计划也可能会被终止。因为上文已经提到,佛家现在所拥有的,其实都是玉皇大帝给的,想要收回去,应该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要真是到那时候,恐怕都不用玉帝动手,光是道家那一帮神仙,就已经能让佛祖他们吃不消了。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真的只是不敬之过吗?其实玉帝是在警示佛家

最后也就可以得出,凤仙郡三年不下雨,并非只是因为那里的郡侯,对玉皇大帝有不敬之过。其实玉帝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警示佛家,让他们知道彼此之间的差距,收敛起自己的野心,继续按照他的意愿,在他的掌控之下发展。(不过有必要在此声明,这些推断,仅限于西游记书中的情节)

由此可见,凤仙郡这件事情,虽然只是西游世界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暗藏着佛家和玉帝之间,真真实实的较量。可是又有谁关心,在这场较量中,那些受到牵连的人们,他们才是真正的无辜者,却也是受到伤害最深的人。三年大旱,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家破人亡,而玉帝和佛家的较量,对他们来说其实并没有意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名普通人,有着太多的无奈和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