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山东新闻联播|德州: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基层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德州市不断深化落实,持续完善各项制度体系,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金钥匙”。

临近年终,齐河县的村党支部书记们迎来了每年一次的考核会,这一年,村民们对村里的事儿有什么疑虑,会上可以直接提问,还会根据村支书的“现场答辩”及平时的工作情况,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评议结果直接关系到村支书的绩效工资和评先树优。

齐河县晏城街道红庙朱村党支部书记朱春泉:“我一年的绩效工资是1万4,如果党员和群众对我工作不满意了,会直接影响到我的年终绩效考核。”

干得好有实惠,干不好有说法。齐河县制定了农村党支部书记千分制考核办法,考核内容涉及发展集体经济等17个小项,如果村民代表对村支书述职评议“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票数合计高于50%,村支书将被免职。 当下,城乡基层情况复杂多样,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可以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德州市委党校管理学部副教授刘新:“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这个概念,到这一次的四中全会,其实都要求我们基层,我们的治理理念要发生转变,就是要吸收更多的力量来参与到治理当中,减轻我们基层政府治理的压力,同时提高治理的效能。”让人民群众做推进基层治理的“金钥匙”,德州市将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不断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