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盲童母親當盲校保潔,不僅能陪讀兒子,還成為其他盲童的“眼睛”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魯希英,今年51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2013年末,我帶著視網膜脫落的大兒子和不滿1歲的小兒子離開老家山東德州,跟隨丈夫到遼寧瀋陽打工。剛到瀋陽時,我丈夫孫書來每天到零工市場找裝修活,我自己則全職照顧兩個兒子,很辛苦。這是2019年10月24日,我在瀋陽市盲校2樓打掃衛生時的照片。

在大兒子孫志瑞出生的2006年,我發現他的眼睛有些異樣,隨後兩年就和丈夫帶著兒子走遍濟南、瀋陽和北京的各大醫院,最後確診為視網膜脫落,無法治癒。2013年,孫志瑞到了就學的年齡,可在當地的特殊教育學校唸了幾天書就退學了,因為他的眼睛無法看到黑板。這是在午餐時間,我在照顧幾乎全盲的孫志瑞吃飯。

我丈夫孫書來是位木匠,在瀋陽打工的主要工作是為一些家庭或單位搞裝修,收入並不高。最近幾年,東北房地產市場熱度逐漸下降,裝修行業也隨著不太景氣。然而,由於兒子孫志瑞可以在瀋陽市盲人學校免費學習和就餐,我們一家就打算在瀋陽紮根。


雖然我只有小學文化,但一心想讓兩個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大兒子到瀋陽市盲人學校上學就是我一再堅持,全家人才決定來瀋陽。5年前,大兒子孫志瑞在瀋陽市盲人學校學習期間又患上了癲癇病,從每天發病一次到後來不定期地發病,讓我在學校與家之間不停奔波,最後只好開始全職陪讀。

“孩子這樣你只能來學校陪讀,乾脆就在這做保潔吧,反正我們也得僱保潔。”瀋陽市盲人學校的領導瞭解到我家情況後,向我拋出了“橄欖枝”。從此,我成為瀋陽市盲人學校的保潔員,每月有1700元的穩定收入,這給我家在經濟上緩解不少壓力。

由於我家之前租的房子距瀋陽市盲人學校較遠,學校的幾位老師就在附近幫我們找房子,最終在與學校一牆之隔的小區找到一戶,幾位老師還主動先期墊資將房子租下。有時,一些教師還將自己不常穿、甚至新買的服裝鞋帽送給我,來減輕我們一家的生活負擔。


每天,我一早5點左右起床給家人做飯,並在6點到學校打掃一遍衛生,然後回家將小兒子送到幼兒園,最後再領著大兒子到學校上課,開始一天的陪讀和保潔工作。平時,我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我希望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

在陪讀和保潔工作之餘,我還需要幫助照顧其他的盲童學生。瀋陽市盲人學校的學生小亮骨質非常脆弱,只要摔倒就會骨折,我就重點關注小亮的生活,在他活動時牽著他的手臂,成為他的“眼睛”。

在我們保潔人員每天開飯時,我都會先把小亮的飯菜打來擺放在桌子上,將一切安頓好之後自己才去吃飯。有時,遇到一些有骨頭的肉菜,我會用洗乾淨手一塊塊地掰好,放在兒子和小亮的碗裡。

儘管我丈夫孫書來每天早出晚歸,但有些時候卻攬不到裝修活,每月平均收入也就2000餘元。晚上回到家,他會盡量多幹些家務,或者帶兩個孩子活動,來減輕我的負擔。

在瀋陽市盲人學校,我的話不多,但臉上始終掛著微笑。每天,我不僅將地面和衛生間擦得乾乾淨淨,做好保潔員的份內工作,還經常利用空閒時間,為盲童們洗些衣服,裝訂一些盲文書本。

孫志瑞自從進入瀋陽市盲人學校學習後,性格逐漸開朗,也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我們當年為他治療眼睛所花醫療費還有少部分欠款,而目前每月治療癲癇病也需近千元的費用,這些對我們這普通農村家庭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

如果您想幫助這個家庭,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006-995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