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中国式教育的通病——缺爱

《奇葩说》选手姜思达在采访时谈到:“在我的记忆里,我爸的情绪很容易激动,我不知道他下一秒会做出什么事,这导致我整个童年都很没有安全感。从小就被强迫成熟,从小就得懂事。我爸说我是他最爱的人,但我没看出来”。

这段无奈的回答,深刻揭示出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痛——缺爱

中国式教育的通病——缺爱

姜思达

01

在姜思达的童年记忆中,父母总在不断争吵,而自己则成了被推搡打骂的中间人。“毫无温暖快乐可言”,吃饭时,别的家庭有说有笑的,自己家里,要么冷清,要么不欢而散。

“你必须小心翼翼地琢磨,现在大人是高兴了还是不高兴了,你是该回避还是要劝和。”

这是父母吵架中他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小时候他从大人身上得到的爱远远不够,但父母却逼自己成为一个懂事的大人。

除了懂事,我别无选择”。

他的父亲,平时因为生意繁忙很少陪他,脾气也是异常的怪,经常莫名其妙地打自己“会直接朝我脑袋擂几下,很突然”。

父亲眼里的父爱,建立在“暴力”之上,而不是关心与鼓励。

打骂式的教育,父母的离异,被冷落与充斥着“家庭暴力”的童年......长大后,他内心的创伤结成了性格上的一块疤,和那些“缺爱”的人一样,他变得敏感,会察言观色,但也缺少了安全感。

姜思达觉得很难完全信任别人,即使关系再亲密,在再熟悉不过的环境里,也很难说服自己放下戒备或敞开心扉。

明明对他们有着感情,但在一起时就像生人一样,说不出是怎样的别扭”。

有次他和母亲对话,母亲问:“如果妈妈和爸爸再在一起,你会同意吗?”

姜思达像个固执的孩子一样摇着头,“不希望”,他拒绝“谁也不知道你们下一次分开是什么时候”。

尽管还是落下了泪。

在打给父亲的电话中,姜思达说:“我们之间虽谈不上尴尬,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真的不熟,我觉得不熟

”。

中国式教育的通病——缺爱

姜思达——与父亲通话

电话那边,是父亲长长的叹息。

如今,特立独行、90后CEO、集才华与一身的他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但谈及童年与家庭,依旧是打心底里的灰暗与不快乐。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里写到: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传统的严苛教育在无视孩子内心需要,以为这样能让他更快成长。

但事实上,那些童年缺爱的人,更可能长成已成年但心智滞留的巨婴,或被情绪支配的愤青。他们不断地在自我与担忧之间徘徊,一生都在找寻能弥补童年的爱。

02

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相比于爱与亲密,更着重于父母对孩子的管教。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父母的感受是主体,孩子的情感通常都会被忽略。

电视剧《家有儿女》里,刘星一直默默承受亲妈刘梅和家人的误解和无视:家里乱了没等他解释,上来就是一顿骂;有什么坏事他总是第一个被怀疑、被指责、被控诉;考得不好要挨批;学习有进步了也还是得和其他人对比一番。

甚至好不容易他考试得了第一名,没人相信也就罢了,刘梅还兴冲冲地跑去学校告状,说刘星是凭作弊拿的高分,但事实上他靠的是实力。

被彻底伤到自尊的他内心满是无奈。

在电视剧中,不管受到多少伤害,面对怎样的冷嘲热讽,刘星依旧选择继续做个嬉皮笑脸的孩子“反正被误解不差这一次两次,也没人会理我的感受”。

中国式教育的通病——缺爱

《家有儿女》剧照

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刘星“懂事、明大理、不计较的皮孩子”人设不至于在被不断打击和无视后便奔溃不已、性情大变。但如果现实里一个孩子遭受着刘星所经历过的一切,难免自甘堕落

很多父母只相信自己愿意看到的事情,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我是为你好”,习惯强加意志于孩子身上。

这种管教式教育的结果是:儿女与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徒有亲情的羁绊,却无话可谈

作家王朔在《致女儿书》里写到: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即使已功成名就,但他与父母之间,也只有亲情赋予的道德和责任,而非亲密与爱。

03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未能与父母建立起比较强烈的依恋关系,其内心的安全感空缺是无法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动消除的。

每一个孩子,都曾期望父母的认可、尊重与信任,但父母却往往无意识地在夺取孩子需要的安全感

最常见的例子,是父母经常开玩笑的一句话“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听到这句话的孩子内心会担忧被抛弃,产生一种“离开了父母便没法生存”的恐惧感,他只得听话以依赖父母。

这种人为制造的“恐惧威胁”,无疑给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与不安全感

所谓的“孩子长大便懂得我们的良心用苦了”,不过是父母最近乎神圣的热忱。

中国式教育的通病——缺爱

《小欢喜》剧照

心理学中的心理防御机制提到:因童年时期缺失爱的人,长大后会特别渴望在其他方面补偿回来。

所以,越没有安全感的人,其不满足感也会越强。有时候并非你不争气,而是自身的“缺爱”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比如:自卑,对生人冷冰冰,抵触跟他人接触,情绪化,三分钟热度,不信任他人,把自己寄托在他人身上,患得患失,更易“遗世独立”、性格叛逆偏执等。

以上种种,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恶性循环,父母往往要直面的现实是:孩子长大后的触底反弹

王朔曾说过,母亲老了,最怕的是“我不管她”,但是“我最需要你对我好的时候 ,你在哪里?”

小时候,他渴望的,仅是父母的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拥抱。

04

很多中国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是严苛地教育,努力使他出人头地。

中国式教育的通病——缺爱

但事实上,真正的爱应该是给孩子一片自由的港湾,让他们做回积极明朗的自己

罗兰说过:我用父亲的豁达应付环境的变故,用父亲的乐观创造自己的前程,用父亲的鼓励与宽容的方法教学生和孩子,用父亲对大自然的爱好来陶冶我自己的性情。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懂得得体地退出

李开复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爱写爱情小说,他就想办法去帮她修改,有时候还会开玩笑,问是不是写的自己的故事;小女儿爱拍照,他就跟着他一起录搞笑视频。

孩子遇到问题,他愿意陪同他们制定目标并完成,但不多作干预。

这样教育的好处是:孩子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他们的亲子关系也一直良好。

为人父母,应该百分之三的时间想管教,百分之九十七的时间做朋友。让孩子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他这一世都会很酷很温暖”。

《飞屋环游记》中说到:知足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都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爱的确很简单,但又很美好。它能包容一切残酷、不悦与愤怒,为孩子带来生存的勇气、昂首挺胸的自信,让他清楚“我就是我”,在关心与理解中自然而然地成长与幸福。

中国式教育的通病——缺爱

“有爱的地方,都是阳光普照的春天;爱在不断温暖他人,也升华了自己”

因为有爱,我们才变得完美。

夏恋日记,为你分享有温暖有立场的情感,有料有态度的文字。

感谢你的阅读。

相遇即缘分,欢迎关注我,来一起走心地聊聊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