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旱优73”在鄂北岗地喜获丰收

 近日,在襄阳襄州区黄集镇张岗村,种植大户王福清告诉记者,连续三年种植的节水抗旱稻“旱优73”让她尝到了甜头。

  今年,王福清在承包的15.6亩溜坡地里种植了“旱优73”,全部机收21564斤水稻,平均亩产1382斤,亩平毛收入1658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土地耕整等费用550元,亩平纯收入1108元。

  黄集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喜照介绍,黄集镇是有名的鄂北“旱包子”,现有耕地17万余亩,适合种水稻的不足5万亩,大部分是望天收的“旱包子”耕地,常年种植玉米、花生等旱作物,但收效甚微。怎么办?只有调优种植结构,实现全程机械化、减少生产投入、节约人工成本,发挥种植效益最大化。

  2017年起,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联合黄集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黄集镇薛刘村、张岗村等地开展节水抗旱稻“旱优73”示范与推广工作,相继获得成功。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具有三大优点:一是好种,水种、旱管都适宜;二是好管,省水、节水,肥料利用率高,抗性好,稳产;三是米好,经检测“旱优73”水稻主要理化性能指标达到国家二级优质标准。

  谈及明年的收成,王福清信心满满:“我打算把连片的100亩地都种上‘旱优73’,这样一年我就可以有10万元的纯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刘佳城 陈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