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最贵28元一个!青苹果变“金疙瘩”,青岛西海岸新区果农引入国外苹果品种,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苹果,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中国是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65%,主要品种有陕西洛川富士、陕西延川富士、甘肃天水花牛苹果、山东红星、山西万荣等,苹果果皮底色在果实未成熟时一般表现为深绿色,果实成熟时果皮一般会变红,少数品种在成熟时会保留绿色果皮。最近记者听闻,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小窝洛子村有这么一户果农,他种的苹果成熟后果皮翠绿,更让人惊奇的是,他家青苹果的价格要比本地普通苹果高十倍左右。这是什么品种的苹果?价格为何这么高?带着疑问,近日,记者来到宝山镇小窝洛子村,见到了种植青苹果的朱兰宝。

最贵28元一个!青苹果变“金疙瘩”,青岛西海岸新区果农引入国外苹果品种,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订单源源不断青苹果成“双十一”爆款

“这些货抓紧装车,今天都要用快递发出去。”刚一进果园,记者就看见朱兰宝的儿子朱悦彪正在指挥工人装车,据朱悦彪介绍,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节,他家的青苹果又成了网络爆款,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应接不暇。

“我年龄大了,不懂网络,所以网上销售这方面的业务我都是全权交给儿子处理。”朱兰宝告诉记者,他家从2016年开始网络销售,现在网络线上销售已经占据总销量的百分之八十,成为了主要的销售渠道。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苹果依然不够卖

“你尝尝我家的苹果。”朱兰宝说着把一个直径大约80毫米的青苹果递给记者。拿在手中观察后,记者发现苹果通体翠绿,表面有一些小黑点,拿起来一闻,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咬一口下去脆甜多汁,果皮非常薄,没有一点酸味,汁水流到手上有一种黏黏的感觉。朱兰宝告诉记者,他这些苹果最高甜度可达19度,根据大小苹果定价不一,比如直径75毫米的每斤12.8元,直径80-85毫米每斤16元,直径90毫米的每斤18元,直径超90毫米的按个卖,最贵可卖到28元一个。

朱兰宝带记者绕到仓库后面,一大片苹果树出现在眼前,“这片果园面积60多亩,但市场缺口很大,苹果根本不够卖,所以今年我又种了70亩。”2008年,还在做小生意的朱兰宝从朋友那接触到这种原产于日本青森县的苹果,“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苹果怎么这么好吃,就问朋友能否弄到果树接穗。”很快,朋友给他送来了这种果树接穗,他自己动手嫁接,先种了4亩地试验。没想到这种外国苹果树完全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跟咱当地苹果一样管理,没啥特别注意的。”2011年,朱兰宝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到60亩,三年后,果树陆续开始座果。

免费品尝开销路年销售额翻番

望着挂满枝头的苹果,朱兰宝却高兴不起来。“我打听了进口青苹果的价格是四十块钱左右一个,那时本地红富士苹果大约是一块七八一斤,我不敢把价定太高,最开始按六块钱一斤卖。”就算价格定的相对较低,朱兰宝的苹果还是卖不出去,聪明的朱兰宝知道自己的苹果在本地很难找到销路,必须想办法找到高端消费客户,要想找到高端客户,自己就要去更大的城市。没有浪费时间,朱兰宝立刻打包了三箱苹果,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我到那些高档写字楼里免费发苹果,每个房间两个苹果一张名片,三天发完三箱苹果。”心里也没有底的朱兰宝忐忑地回到青岛,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上海推销之旅很快便有了结果。

“我现在还记得接到第一通苹果订购电话的情景,是一位江苏南通的客户,他在上海吃了我发的免费苹果,一下订了三十多箱,当时我这个高兴呀,真是没法用语言形容。”有了上海之行的经验以后,朱兰宝再次南下去了广州,如法炮制。此后,陆续有人打电话订购,按照朱兰宝的话来说,他再也不为没客户而发愁了。

今年是朱兰宝种植青苹果的第十个年头,已经65岁的他,为自己的苹果注册了商标“老憨青苹果”,他骄傲地告诉记者,他的果园已连续三年亩产过万斤,2017年的销售额达到了80多万元,去年更是翻了一番,达到了160多万元。当记者问他下一步打算的时候,朱兰宝笑着说自己现在年纪大了,就想把果园管理好,让更多的人吃到好吃的苹果。

(特别声明:本文由青岛西海岸发布制作,文字整理自青岛西海岸报,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构成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