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掛職香格里拉的她,在親愛的和熱愛的之間這樣取捨

“路過你的時候,沿著河谷走,沿著山脊走,從獨克宗走到納帕海,從巴拉格宗走到梅里雪山,從煨桑炊煙走到田園牧歌……路過香格里拉的日子,像極了我路過你的一生……”

這首小詩是中國旅遊集團旗下《旅行家》雜誌社副社長姜莉麗所作,詩名《借一程是餘生》。從2018年1月至今,她受中國旅遊集團委派,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掛職副市長,深度參與當地旅遊、教育、民政、慈善等幫扶工作。這一程,她“路過”香格里拉,跋山涉水,走村入戶,殫精竭慮,風雨無阻……“路過”一程,她早已對這裡以心相許。

掛職香格里拉的她,在親愛的和熱愛的之間這樣取捨

橋頭村的“紅人”

6月25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8週年暨中央企業“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姜莉麗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彼時,她剛剛結束連日的下鄉工作,準備回京看望摔倒骨裂的母親,然後再輾轉飛往珠海,參與另一場培訓。

香格里拉到北京沒有直飛航班,飛機經停重慶,晚點3個小時,到京時已凌晨兩點。對此,姜莉麗習以為常,這段路,她飛過太多次了。她說,其實早就收到了母親摔倒的消息,就像前不久父親心臟病發的消息一樣,她很著急,但是工作忙,“忠孝難兩全”。

剛接到掛職任務時,姜莉麗的父母很為她擔心,她自己卻信心滿滿。“在來之前,香格里拉於我而言,是遙遠且虛幻的。我想象著那裡應該像《那一天》或者《轉山》中描述的那樣,各族人民在充滿信仰的香巴拉寧靜祥和地生活。”但當她走出海拔3287米的香格里拉機場時,頭暈目眩、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卻給了她一個下馬威。此後,挑戰一個接著一個:缺氧、寒冷、失眠……而更嚴峻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掛職期間,姜莉麗協助負責香格里拉市的外事旅遊和脫貧攻堅工作,分管市地方誌辦,聯繫市殘聯,同時作為處級幹部掛包虎跳峽鎮橋頭村,掛包4戶貧困戶。

橋頭村是一個村域面積近8平方公里的行政村,下設8個村民小組,生活著納西族、彝族、傈僳族3個民族近1500人。從香格里拉市區開車到橋頭村村委會需要近兩個小時,而從村委會到最遠的村民小組,還有兩個多小時車程的盤山路。

此行,記者隨姜莉麗一起,前往橋頭村五頭山組、兩頭山組,走訪她掛包的貧困戶。掛職以來,她已記不清曾多少次走過這條盤山路,路的一側是山體,另一側是懸崖,雨天塌方,雪天打滑,她習以為常,笑著說起當地各民族的生活習慣,“納西族一般住在山腳沿江的地方,傈僳族喜歡住在半山腰,而彝族則喜歡住在山頂。”

在五頭山組,姜莉麗依次來到掛包貧困戶楊汝光、阿芝、吉采采和王紹坤的家,為他們送上牛奶,詢問其生活近況。他們當中,有年邁體衰的老人,有尚未上學的小孩,有年輕的單親媽媽,還有因病致貧的夫妻。姜莉麗一進院子,便熱情地上前握住他們的手,聽他們用不大利索的普通話講述自己的心裡話,一聊就是一兩個小時。

在半山腰的兩頭山村民小組,66歲的傈僳族五保戶谷金風緊緊握著姜莉麗的手,不停地說:“謝謝你,謝謝共產黨!”他身後有兩棟房子,一棟是四處漏風的木楞房,屋裡連張像樣的床都沒有;另一棟則是溫馨漂亮的小屋,一間臥室,一間廚房。這新房,是姜莉麗協助當地政府籌集資金為老人蓋的。老人不善言辭,說得最多的就是“謝謝”。

如今,姜莉麗早已成為橋頭村的“紅人”,走到哪裡都有人熱情打招呼。橋頭村村委會主任和嘉祺笑著說,“姜總剛來這裡時,說實話我是抱懷疑態度的,心想這城裡來的姑娘肯定很難適應,沒想到她很快就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更沒想到,她的新思想、新觀念、新做法,會給我們帶來這麼大的幫助。”

掛職香格里拉的她,在親愛的和熱愛的之間這樣取捨

獻出“時光之禮”

一箱牛奶、一筆資金、一棟房子……在姜莉麗看來,這些雖然是扶貧所必需的,但卻不應該成為扶貧的全部。“扶貧不應該只是輸血,更應該造血。而一個做旅行雜誌的人開展扶貧工作,能起到什麼樣的特殊作用?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姜莉麗說。

姜莉麗注意到,高海拔、交通成本高、旅行信息不暢,讓香格里拉區別於麗江、大理,成為雲南省門檻最高的旅遊目的地。與此同時,這種門檻和閉塞也讓大香格里拉地區保留了最原始精彩的多民族文明,而這正是香格里拉最吸引人的所在。“窮和富本就是一體兩面。香格里拉的旅遊基礎和品牌效應是加大旅遊扶貧的基礎,也是精準扶貧的一種有效方式,這和一般的扶貧方式不同,是一種‘授人以漁’的‘造血式’扶貧。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會自發而持續地向農村傳輸,發揮旅遊乘數效應,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成為貧困地區發展的推力。但是,‘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的融合並不能簡單理解為‘貧困’與‘鄉村’的疊加,開發的程度也同樣需要不斷論證。作為一個旅遊媒體人,我可以通過精彩的報道和廣泛的宣傳,讓更多人把目光聚焦到香格里拉來。”姜莉麗說。

為此,姜莉麗整合多方資源,在《旅行家》雜誌製作發行了《香格里拉返鄉人》和《普洱此番不言茶》兩期扶貧專刊,按照生態、宗教、少數民族、馬幫文化、戶外、酒店等詳細梳理當地旅遊資源,圖文並茂地刻畫了當地全域旅遊發展和鄉村振興給群眾生活帶來的重要變化,全面推介當地旅遊。2018年6月,以香格里拉為封面的《旅行家》上市,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緊接著,中國旅遊集團打造了一整套迪慶旅遊扶貧線路“時光之禮”,於2018年10月開始在全球2200家旅行分社網點和線上渠道進行銷售,向大香格里拉地區輸送遊客1萬餘人次。從雜誌採訪到旅遊線路,成為中國旅遊集團拓展旅遊扶貧模式的全新嘗試。2019年,“2019迪慶端午賽馬節暨中國旅遊集團時光之禮文化旅遊節”、首屆香格里拉旅遊業發展論壇等活動成功舉辦,媒體報道達450餘篇,收穫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市場反饋。姜莉麗在活動籌備舉辦過程中,積極推動,協助對接,盡最大努力促進香格里拉旅遊業健康發展。

掛職香格里拉的她,在親愛的和熱愛的之間這樣取捨

將理想照進現實

“時光之禮”線路上的每一個節點,幾乎都留下了姜莉麗的身影。隨著文旅融合的大幕徐徐拉開,姜莉麗在中國旅遊集團的支持下,積極幫助香格里拉打造文旅融合項目,尼西雞養殖、尼西黑陶體驗、黑山羊養殖、中藥材種植、蔬菜基地建設……一個又一個鄉村振興項目與旅遊聯姻,催生出更多發展機遇和可能。

在香格里拉扶貧過程中,姜莉麗和中國旅遊集團依託扶貧點傳統文化內涵,注重文化與旅遊產業相結合,打造“以旅遊促文化,以文化促旅遊”雙贏發展模式,結合集團旅遊產業鏈要素優勢,商業化鍛造扶貧點傳統文化精華。

在位於尼西鄉新陽村槍朵村民小組的尼西雞培育基地,大學畢業不久的藏族姑娘次仁曲初忙著將家鄉的尼西雞、尼西雞蛋、松茸、羊肚菌等特產推向山外,姜莉麗是她的好姐妹和忠實買家,也是她最得力的“推銷員”。“這些年,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扶貧產業運作模式促農增收,莉麗姐幫我們打造品牌、拓展銷路,大家都很感謝她。”次仁曲初說。

尼西鄉湯堆村也是姜莉麗一直關注的地方。走進村裡的香格里拉市尼西黑土陶有限責任公司,只見院子裡堆著小山一樣的陶土,該公司負責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當珍批初正帶著徒弟製作陶坯。當珍批初介紹,湯堆村民多以尼西黑陶為生,全村154戶,做黑陶的便有89戶,而近幾年鄉村旅遊的發展為當地黑陶產業帶來了新機遇。

如今,湯堆村黑陶體驗也被納入了中國旅遊集團的“時光之禮”線路,為該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遊客。“剛剛還有一批遊客來這裡參觀體驗。他們特別感興趣,有的還讓將他們做好的瓶瓶罐罐燒好後郵寄給他們。”當珍批初說。

“我能將扶貧的理想照進現實,得益於集團的支持和強有力的保證。”姜莉麗說,中國旅遊集團採用“教育+產業”一體兩翼幫扶模式,在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七縣從旅遊主業、特色農業、電商產業、教育扶志、兜底保障、完善機制等6個方面精準施策,重點圍繞集團旅遊主業的業務範圍,持續推進“造血式”扶貧工作,以保護性開發模式充分整合產業資源的力量,帶動當地經濟持續增長。“能夠親身經歷這些,並且通過努力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最大的收穫,也是這一生最寶貴的經歷。”姜莉麗說。

在集團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姜莉麗的全情努力下,對香格里拉市精準教育幫扶、旅遊宣傳幫扶、民政慈善救助等幫扶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希望之星電教室、民政救急難項目、時光之禮旅遊扶貧線路項目等得以順利落地。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姜莉麗堅定的信念。功夫不負有心人,香格里拉市在地方黨委政府、對口幫扶單位、18萬各族人民群眾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於今年4月30日通過省級評估驗收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這其中也有姜莉麗的一份付出和汗水。

時光如水,姜莉麗在香格里拉已經度過了500多個日日夜夜,其中有勞累、也有牽掛,有辛酸、也有淚水,但是收穫更多的是群眾滿意的微笑。“路過”香格里拉,留下的是扶貧幹部堅守不變的初心(中國旅遊報記者 李鳳)

視頻拍攝、製作:楊亮 配音:賀一峰

攝影:李偉

原題:《姜莉麗:“路過”香格里拉,“留下”扶貧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