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老虎證券:降息引發蝴蝶效應 銀行股為何前景慘淡?

本文發佈於老虎證券社區,老虎社區是老虎證券旗下的股票交易軟件 Tiger Trade 的社區板塊,致力於打造“離交易更近的美股港股英股社區”,有溫度的股票交流社區。更多港美英股新股申購資訊,請關注老虎證券。

老虎證券:降息引發蝴蝶效應 銀行股為何前景慘淡?

2019年初,在這多項利好作用之下,銀行股大幅上漲,近乎成為拉動股指的主要動力。然而9個月過去了,銀行股所面臨的政策經濟形勢都發生了轉變,美聯儲連續2次降息,並宣佈擴表,特朗普減稅政策的影響力在逐漸削弱,擺在眼前的問題是量化寬鬆時代的銀行股會怎樣?

三重利好推動年初銀行股大漲

2019年以來,美國的銀行股出現了上升,尤其是年初的時候增幅顯著,近乎成為拉動股指的主要動力,而推動銀行股上漲的動能有三方面,一方面是美聯儲加息,美聯儲自2015年底開啟加息週期以來,已連續多次加息,加息有利於銀行業擴大利息收入;第二方面是特朗普的減稅政策,特朗普政府將企業稅從35%降到21%,下降14個百分點,減稅意味著銀行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除此之外,特朗普還主張對銀行業放鬆監管,批准了改革《多德-弗蘭克法案》的議案,這意味著銀行將更容易開展自己的業務。

從股價來看,在經歷了年初暴力拉昇之後,近幾個月銀行股的股價趨於平穩。

可以把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與花旗銀行劃分在一組,因為三者都以商業銀行業務為主,三者相比,花旗銀行的上漲動能略低於二者,摩根大通近期處於領先地位。

可以把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富國銀行歸為第二組,高盛和大摩不用說,都是以投行業務為主,當然二者都在轉型中。富國銀行在六大銀行中由於陷入重組和監管審查的泥潭,股價表現最為羸弱。

美聯儲降息引發蝴蝶效應

究其原因,無非是9個月過去了,銀行股所面臨的經濟形勢發生了轉變。在過去的3季度,美聯儲一改往日的政策,宣佈降息2次,使得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至1.75%-2%水平。雖然美聯儲認為這2次降息是為了延長經濟復甦週期所做的“預防性降息”,不過市場似乎並不“買賬”,根據聯邦基金利率隱含概率顯示,目前市場認為美聯儲年內降息概率高達80%。

除此之外,受到9月17日“美元荒”的影響(美債利率倒掛導致海外機構削減美債持倉量,迫使銀行買入美債,令超額儲備金維持地位,美國短期融資市場隔夜回購利率大幅飆升。簡單來說就是貨幣市場流動性不足,市場上沒錢了)聯邦基金有效利率一度突破2.3%,紐約聯儲動用逆回購,近期更是表示,將從10月15日起,每月購買600億美元短期國庫券,以重建資產負債表,來應對近期短期貨幣市場的動盪。

其實無論是降息還是擴表,從本質上來看都是一種變相的量化寬鬆,可以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對於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利好,然而對於銀行業來說卻恰恰相反。

銀行股為何前景黯淡?

由於過去十年美聯儲推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全世界迎來低利率時代,而美國長達10年的牛市可以說離不開低利率,低利率意味著企業融資成本降低,對於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利好,然而,對於銀行業來說卻恰恰相反。

銀行業務的基石是淨利息收入,即其平均貸款利率與平均存款支付利率之差。當基準利率下降,最直接的影響是債券收益率下降,特別是長期債券收益率下降,通常會損害銀行股利潤率。對於銀行來說,當短期存款成本和長期貸款利率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時,銀行股的利潤率才往往會擴大。而在連續2次降息後,目前市場仍認為美聯儲年內降息概率高達80%,這對於銀行利潤率造成潛在壓力。

過去幾年得益於美聯儲加息以及特朗普減稅,主要銀行股的股價相對大盤來說都有了改善,然而當減稅政策影響力減弱,貨幣政策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擺在眼前的問題是量化寬鬆時代的銀行股會怎樣?

消費助推銀行業收入大增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6大行業績如何,根據財報顯示,儘管高盛和富國銀行財報略遜於預期,但是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花旗、摩根士丹利在內的6大行2019年3季度營收總和仍超過了1000億美元。

等等,之前明明說了降息會利空銀行業,為何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業績卻超預期了?這不是打臉嗎?

其實並不矛盾,由於擔心美聯儲(Fed)降息將擠壓該行業的利潤率,此前,包括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在內的銀行上個月發佈盈警,提示淨利息收入將低於早先的預期,如果我們單看利息收入的話,確實出現了環比下滑。

然而真正推動銀行業收入增加的實際上是消費,以摩根大通為例,財報超預期主要歸功於消費相關的銀行業務增長強勁,其中住房貸款,汽車和信用卡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在財報中表示:“隨著工資和支出的增長,加上低失業率,消費者仍對美國經濟有信心。”消費相關的借貸業務增加抵消了利息收入下降的影響。

美國消費者消費慾望大增,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消費者債務總額達到13.9萬億美元。其中房貸規模更是超過了2008年美國房產泡沫破滅之時。而之所以造成消費貸上漲的原因與美國的通脹高度相關。通貨膨脹不僅推高了碳酸飲料的價格,也推高了貸款本金或貸款金額。因此,消費者債務也會由於整體經濟價格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同樣銀行也會從中賺取收入。

高盛和富國“差”在哪裡?這兩家財報不及預期還得“怪自己”,本次高盛的財報營收與淨利雙雙低於預期,高盛投行業務環比同比均出現大降,主要是受到持有的WeWork股份在第三季度價值縮水影響。$富國銀行(WFC)$淨利不及預期主要是受到重組影響,富國銀行在第三季度報告了16億美元的訴訟費用,理由是銷售醜聞造成的持續後果。高盛和富國銀行只能說是流年不利,不過好在高盛Q4的承銷業務做的風風火火,富國銷售醜聞事件也在逐漸被淡化,最近又有新CEO上任,市場也在重拾信心。

總結

財報雖好但藏有隱憂, 在美聯儲降息預期下,無論是美國銀行還是摩根大通,富國銀行以及花旗銀行等各大商業銀行的淨利息收入均受到了波及,近期對於銀行股的投資仍需考慮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走向以及政治經濟形勢。

本文不構成且不應被視為任何購買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的協議、要約、要約邀請、意見或建議。本文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老虎證券在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方面的意見,也不構成某種投資或策略是否適合於您個人情況的陳述,或其他任何針對您個人的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