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領頭雁帶民奔富路 明月村雲開見月明

馬樹忠今年59歲,是鞏義市米河鎮明月村黨總支書記。從19歲當村幹部,今年已經整整40年了。

領頭雁帶民奔富路 明月村雲開見月明

“我的初心就是帶領群眾拔掉窮根,我的使命就是帶領群眾走上富路。”馬樹忠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詮釋很樸實。

明月村原名搠刀泉,曾經是米河鎮海拔最高、人口最少、經濟最差、面積最大的省級貧困村。

領頭雁帶民奔富路 明月村雲開見月明

“那時候,也有人對我說:樹忠啊,你跟著我幹吧,咱辦個廠,保準發大財。我沒有過高的理論知識,但我知道,作為村支書,我有責任和義務帶領群眾拔窮根,奔富路。”

要想富先修路。1988年起,村民齊上陣,歷時五年開山劈石10餘萬立方米、架橋4座,修成一條5米寬的砂石路,把第一輛拖拉機開進村。後來,4.5米寬的水泥路,再後來,不僅修了7.5米的水泥路,還實現戶戶通。

2011年下半年,經反覆研究,明月村決定整村搬遷。當時,鞏義市還沒有一個村實現整體搬遷。在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最終在鎮區選中一塊地。地有了,需要啟動資金500萬元用於土地補償款和前期開工費用。一個窮村,5萬元都沒有。眼看著搬遷的事就要黃了,2012年1月5日一大早,群眾頂著寒風排隊去農行預交房款!這一場景讓馬樹忠滿眼熱淚:這就是信任!將來不管多難,也要對得起鄉親們,把這個小區建好。我想,這就是初心,這就是使命!

領頭雁帶民奔富路 明月村雲開見月明

搬出了大山,老村怎麼辦?群眾咋掙錢?隨之而來的問題擺在了明月村幹部面前。前些年,明月村不允許挖山、亂砍濫伐,全村森林覆蓋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6年9月,投資30億元的明月文化旅遊度假區建設項目簽約啟動。目前,山石舍民宿酒店、望舒山房、休閒觀光生態農業、塘壩建設等項目已基本完工。

現在的明月村民,坐著公司配備的專用空調大巴上下班,一月能掙兩三千。在此基礎上,村裡還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尋找就業崗位,截至2018年底,所有貧困戶人均收入達1萬元以上,全部實現穩定脫貧;村裡集體經濟收入也達47萬元。

“這些年,我有一個體會,哪個村的幹部團結、能為群眾辦實事,哪個村發展得就好。”明月村始終把基層黨建工作擺在第一位。2018年,明月村黨支部與駐村工作隊積極探索“三帶兩聚”黨建工作法,就是通過“書記帶支部,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全面發展聚合力,黨群團結聚民心”模式,把黨小組建在重點工作上,建在產業發展上。現在,通過上黨課、學習會、民主生活會等方式,各小組比、學、趕、超的勢頭良好,每月一彙報,每月一點評,各項工作都取得極大進展。

高質量的黨建工作,換來的是豐厚的回報。如今,明月村群眾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裡實現了天然氣戶戶通;出臺了《明月村紅白事五項規定》,新事新辦,每年可節約費用近50萬元;投資近20萬元安裝了電子彩屏和小區廣播系統,成立了明月村文藝宣傳隊,活躍群眾文化生活;舉辦了四期傳統文化培訓班,培訓人數達400多人次;舉辦了兩屆重陽節孝老愛親文化節活動,新建了老年人活動中心,還設立了“明月村扶貧助困孝善愛心基金”。明月村被評為鞏義市文明村,“六無”示範村。

領頭雁帶民奔富路 明月村雲開見月明

如今,每天早晨,明月村的群眾齊聚小區廣場,在村幹部帶領下鍛鍊身體。晚上在大彩屏引導下,載歌載舞、充滿了歡聲笑語,展現了在黨的領導下,新時代新農村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