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宜賓“白毛女”家鄉,鳳儀蓋頂山有條地下河

宜賓“白毛女”羅昌秀的家鄉鳳儀,“大鍊鋼鐵”時期曾在現今的鳳儀小學建有“宜賓縣第二鋼鐵廠”,因“名人效應”及該地豐富的煤炭資源兼以蘊含銅鐵礦產而廣為人知,但鳳儀還有條隱藏於大山深處的神秘地下河,卻隨著“東風隧洞”被鋼筋混凝土鎖閉而逐漸不為人知。

知青發現“陰河”

鳳儀鄉街村下場口不遠處,有條終年不涸的小溪從蓋頂山的一條溝壑裡潺潺流淌而來。沿此小溪溯涉千餘米,便見溪水從山腰間的一個石洞裡奔湧而出,洞口上刻著“東風隧洞”四個大字。這就是鳳儀地下河的人工出口了,筆者《鳳儀賦》中“東風隧洞人工開鑿,地下河床自然天成”即指此處。

地下河的發現源於偶然,“上山下鄉”時期,有兩個“知青”在蓋頂山勞動間歇時,沿山間的一個漏斗(俗稱“漩孔”)而下,無意間發現了一潭清池,經進一步探尋,才得知這是一條山中的“陰河”(地下河)。消息傳出,立時引起轟動,相關部門決定鑿通這條地下河,引水發電,這便有了“東風隧洞”的由來。

當初開鑿隧洞時,預測的三百餘米仍未抵達河床,後經重新勘探,才發覺其實隧洞深度早已超過河床,只是河床在上,隧洞低了三米多。這才在確切的位置往上鑿洞,得以引出地下河水。遺憾的是,此地下河除發雨季節外,平時流量並不大,達不到發電所需,故而未在此處修建水電站。不過,除了灌溉田地,鳳儀街村居民及附近村民從此也就喝上了“陰河”自來水。

親探地下河

筆者在鳳儀工作期間的一個夏日,曾邀約了胡小平、吳德明、何華等同事前往地下河探險,有幸目睹過地下河的神秘面紗。

隧洞出口鑿在一塊巨石上,因少有人涉足,洞內還棲息著老鼠和蝙蝠。河床出水處,需搭著梯子爬上去。洞口開鑿得不大,流水飛濺,易溼衣衫。

進入地下河床,藉著手電光,眼前是一片空曠,寬不下8米,高不下20米,河水衝擊出的空間超出大家的想象。因為地下河水幾乎被悉數引出,河的“下游”便袒露著乾涸的河床,而“上游”是一個池塘,上下左右都齊著山石,非潛水便不得進。清澈的地下河水中生活著“玻璃魚”,尾指大小,狀如“肥鯊蝌”,通體透明,能見臟腑。乾涸的“下游”河床兩側及上方遍佈石鐘乳,像佛、像筍、像垂簾,疏密錯落,形態各異,不一而足。

據說此地下河能一直通往高縣,但沒有人走通過,因為行進一千餘米後,便是陡峭的“懸崖”, 深不可測,電筒光也消失進一片漆黑之中。

究竟這條地下河通往何處?“懸崖”下面又是什麼情形?目前尚無從考證,不得而知。

若經過全面勘探,開發出來作為旅遊景點如何呢?鳳儀鄉不是正積極規劃“十點一線旅遊路,名勝古蹟三日遊”麼?將它與覺皇寺、二郎廟、陳奎墓、雷打石、麻腰嶺、紫荊坪等人文的、歷史的、自然的景觀結合起來,我想,“有鳳來儀”當會更實至名歸吧。

宜賓“白毛女”家鄉,鳳儀蓋頂山有條地下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