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中國秸稈不讓燒,那外國的秸稈呢?

在我國,秸稈禁燒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2000/2015年)、《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2013年)、《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2015年)、《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等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等,都對禁燒秸稈作了規定。

中國秸稈不讓燒,那外國的秸稈呢?

秸稈打包離田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自古以來農業發展就有秸稈的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們對秸稈的處理有了更多的認識和要求,往常一燒了之,如今希望它能被資源化利用,但要實現秸稈的資源化利用並非一朝一夕可實現的。並且,由於在推行資源化利用的過程中,各地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對秸稈的禁燒也有疑問。這個世界並非只有中國有農業有秸稈,世界上其他國家如何處理秸稈呢?

一起來看看目前比較常用的處理方式:

一、秸稈翻壓還田

秸稈翻壓還田是農作物種植中秸稈處理的關鍵技術,英國的洛桑試驗站的研究發現,每年每公頃7~8t玉米秸稈翻壓還田,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2.2%~2.4%,對比試驗發現,秸稈直接還田對增加土壤有機質的效果明顯高於農作物秸稈懟腐後還田的效果。在美國,對秸稈翻壓還田同樣持支持態度,其國內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秸稈實行全量還田,對大豆、番茄等作物秸稈也儘量還田 。歐美國家如此,我們的近鄰日本也在推行秸稈翻壓還田,目前水稻秸稈的還田量已經達到68%。

二、秸稈發電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研究成果,每2t農作物秸稈的熱值相當於1t標準煤,且秸稈這樣的生物質能在燃燒過成產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氣體較少,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丹麥是最早應用秸稈發電的國家,其也制定了非常多的政策支持國內的秸稈發電:一方面,銀行為生物質發電企業提供低息貸款,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支持清潔電的使用,通過制定《購電法》支持對秸稈發電的高價收購;另一方面,對秸稈發電進行財稅支持,通過提供資金獎勵,或是提供設備投資補貼等扶持生物質發電企業,比如對於秸稈鍋爐的製造補貼最高可達30%。

三、秸稈飼料

歐美國家用於生產飼料的秸稈普遍可以達到秸稈產量的20%,而1t普通的秸稈飼料餓營養價值與0.25t的糧食相當。秸稈飼料,既可以經過特殊處理也可以直接使用,但是一般情況下,秸稈未經青貯、氨化等工序處理,粗蛋白質含量低,牲畜難以消化。為此,英國的研究者最早篩選出可以降解木質素和纖維素的特殊菌種,是秸稈的體外消化率從19.6%提高到41.1%。

四、秸稈乙醇

也就是所謂的生物質燃料,美國和日本對於挖掘秸稈乙醇的潛力投入巨大,已經研究出秸稈所含纖維素酒精燃料的實用配方。為了鼓勵秸稈乙醇,美國環保局與2007年將乙醇生產列入可再生燃料實用標準計劃,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其國內秸稈資源化的利用水平。

五、秸稈建材

雖然秸稈作為建築材料並非稀奇,但是,能將其作為一種產業進行推動發展卻不是易事,比如美國很早就將秸稈用於製造人造板,主要是生產刨花板。秸稈能做人造板,自然也可以用於房屋建設,比如美國通過生產特殊的秸稈磚用於修建住宅等。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秸稈的資源化利用途徑很多,但是,適合中國的秸稈資源化利用方式有哪些,則是需要結合我國的國情,尤其是結合我國的農情來選擇。若不加選擇的“拿來使用”,則容易成為東施效顰。

我國的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在秸稈的資源化利用方面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你身邊的秸稈資源化利用方式有哪些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