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城市蝶变|安庆奋力向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城市蝶变|安庆奋力向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城市蝶变 许你一个美好未来

2012年,我市老城向外蔓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7.9平方公里;

经过6年的发展建设,201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大宜城”框架逐步拉开,路网越织越密、水系渐趋贯通、高楼大厦林立、城市配套日臻完善,宜城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城市蝶变|安庆奋力向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提标改造 路网越发完善

家住绿地迎江世纪城小区的吴珊珊每天开车到火车站附近的公司上班,大约20分钟的车程经过独秀大道、振风大道、龙眠山路、迎宾路,一路通畅的行车体验让她感觉非常棒。“现在的马路越修越好,路面平坦、宽阔,开车的人都有感觉,相比以前更舒服了。”

道路越走越宽,像吴珊珊一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加快城市的改造与提升,城市道路也在不断提质完善。道路黑化、实施雨污分流、尽量拓宽路面、机非一体设计、透水砖的运用,这些无一不使我们的城市道路越来越“高大上”。

过去一年,市重点工程局共实施市政道桥项目44项,其中续建21项,新开工23项,规划一路、市府路、环城东路、沿江路西延伸段等23个项目已完工或基本完工,织密了城市内网的同时,更贯通了城市外环。

市住建委城建办主任张成告诉记者,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城市建成区将扩大到155.8平方公里,为加强城市组团间的联系,路网还在不断完善中:断头路逐步打通,进一步实现城区道路互联互通;勇进路及勇进路大桥修建,贯通山口乡与城区联系,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龙珠路计划修建,连接外环北路西延伸线,畅通北部城区的道路;机场大道北延伸线正在加紧推进;第一条高架——中兴大道高架抓紧建设……

如今,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完善,“外成环、内成网”的整体格局渐渐形成,人们出行更加便捷了。

城市蝶变|安庆奋力向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贯通水系 打造一城活水

“半是山城半水城”,安庆是一座山、水、城相依相傍的滨江城市。从地图上看,除了菱湖风景区内大大小小的湖泊,北有破罡湖、石塘湖两大水系,西有石门湖联通长江。水是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命脉,根据“东进、北括、环山发展”的发展方向,贯通城市水系对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添城市灵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水清澈、两岸堆绿,春节假期,康熙河景观带一步一景的自然风光让归乡游子吴迪大呼“太美了!”吴迪说,在她的记忆里,康熙河是黑臭的,如今的华丽转变不得不让人惊叹。据了解,昔日的康熙河是一条淤塞严重的老河道,“一湖九河”项目实施后,对河道进行清淤治理、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在河两岸建生态停车场、景观桥、木栈道,康熙河旧貌换新颜,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一湖九河”项目包括白泽湖、晴岚沟、港口沟、怀湖河、秦泉河、港桥河、泉潭峡、小港、窑沟和破罡湖泵站前引河十条水系工程,建设内容为清淤疏浚、生态护坡及堤防填筑、沿河景观绿化、道路和桥梁等。张成告诉记者,“一湖九河”完工后,城东、城北水系贯通,主城区水系就此相连,恢复了城市初期自然的水系统。

“秦潭湖公园项目建成后,东西水系将相互连接,神灵潭公园项目建成后,城区水系将基本得到联通。在打造城市活水方面,我们正在组织实施石塘湖入湖口、备用水源取水口南岸周边的治理工程和开展长风港项目,作为活水来源,项目建成后将会增强中心城区活水调配能力。”张成介绍说。

生态环境好了,人居环境自然改善,人们生活更加幸福了。

发展快速 新地标拔地而起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在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迎江寺、振风塔是当之无愧的城市地标,如今,随着美好大宜城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商业区在城市四处开花,新的城市地标好似雨后春笋一般在这座城市中拔地而起。

安庆市体育中心、人民路步行街、市立医院东院区等,渐渐成为城市新地标。安庆会展中心、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和皖西南快递产业园正在建设,安庆一中龙山校区建成,市一院龙山院区主体工程完工,市博物馆新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附属工程正在按计划推进……这些,未来都将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做贡献。

2019年春节假期,安庆人消费热情高涨,各大商业综合体成了人们吃、购、游的首选之地,逐渐成为新的城市地标。不论住在老城区还是住在新城区,市民们都能就近“逛吃逛吃”,吾悦广场、汇峰广场、百联、八佰伴等大型商综可谓是赚足了人气。

融商业、文化、创意、艺术与生活为一体的商业文化时尚中心;涵盖购物中心、商业街、酒店、办公等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不知不觉中,“大宜城”正在悄然蝶变,人们的生活将越来越好。

城市蝶变|安庆奋力向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纵横通衢畅八方 长路放歌筑梦行

长路放歌筑梦行,便捷交通好还乡。

近些年,随着我市交通框架的进一步拉开,现如今安庆高铁四通八达、内畅外联;城市道路脉络分明、不断延伸;农村公路到村到户、城乡无缝对接……

机场航班航线不断增加、港口码头扩建快马加鞭、高架建设如火如荼……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从“梦中图景”变成真实呈现,越织越密的交通网在广袤的安庆大地上绘就出一幅秀美壮丽的画卷。

城市蝶变|安庆奋力向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高铁催生发展新格局

2019年春运,安庆站人流如织。下车、取票、进站、安检……一切有条不紊。穿过大气敞亮的车站,和谐号、复兴号等列车在站台上蓄势待发,将出行人员送往各自要去的目的地。

高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16年我市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后,“高铁”更是成为安庆交通建设的关键词。

宁安城际铁路打通了我市与沿江城市的大动脉;安庆至北京高铁正式通车,全程仅需6小时……一条条线路顺利运营,蹄疾步稳。

前进的脚步不仅于此。

2019年初春,乍暖还寒。但在合安高铁安庆段,整个施工现场却热火朝天。

合安九高铁是全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安徽省、安庆市重点调度项目,项目建设对提升我市铁路枢纽地位意义重大。建成后,安庆到合肥仅需半个多小时,安庆到庐山也只需要半个多小时。

记者从市发改委铁路办获悉,目前合安高铁安庆境内全线架梁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无砟轨道施工,项目进度在全省范围内领先。安九高铁沿线控制性工程也在快速推进中。各方面均在全力以赴争取合安、安九高铁于2020年底同步建成通车。

公路延伸带来城乡大变化

2019年春节,岳西县河图镇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一派热闹景象。

“嘀嘀嘀”的汽车喇叭声在小镇里此起彼伏。这些小汽车有的仅行驶到镇里,而有的则将去往更偏远的地方,比如葛晓晨的老家南河村。

“我们村里过去这么多年都没一条像样的路。就是因为交通不便,村子几十年没什么变化。但是现在不同了,路修好了,村民外出、我们回家都很方便。”葛晓晨说。

葛晓晨所说的路是全长13.36公里的岳西县妙道山公路。作为安徽省境内海拔最高的高标准乡村公路,它的修建和贯通,不仅连接起岳西县五河和河图两个乡镇,而且还串联起妙道山和天峡两个AAAA级景区。

妙道山公路只是我市公路工程的一个缩影。

从2016年起,我市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018年我市公路工程列入省交通建设计划的有18个,其中续建项目13个(含3个已完工计划补差项目),新开工项目5个,建设规模503.65公里,计划完成投资40.55亿元,其中一级公路33.89亿元,二级公路6.66亿元。2018年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占总计划的80%。其中:一级公路2018年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占总计划的76%。二级公路2018年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占总计划的90%。

道路通、百业兴。2018年,我市全面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239.10公里建设任务。广大农村地区因为“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大力促进了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各类园区的协同发展,以路兴业、以业增收,农民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城市蝶变|安庆奋力向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港口、机场并驾展新篇

全年安全起降4962架次,旅客吞吐量47.76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4057.15吨……这是安庆天柱山机场2018年的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背后所折射的,是众多市民通过安庆天柱山机场的“空中走廊”实现往返。

无论陆路交通还是空中交通,近些年在“大交通”的领航下,都实现了快速发展。

去年,安庆天柱山机场改扩建项目可研报告顺利通过华东民航局审查、省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在专人跟踪情况下,也即将获得华东民航局和省发改委的联合批复。同时,我市多部门共同努力,推进机场防洪、环评、征迁等工作,11月份机场民航工程将正式开工建设,12月份非民航工程正式开工。

往“水上”看,去年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同意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长风港区和皖河农场港区。

其中,皖河农场作业区规划港口岸线3公里,作业区主要为后方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中区的建设发展服务,发展集装箱、散货、件杂货运输。长风作业区规划港口岸线3公里,主要以散货、件杂货运输为主,兼顾发展汽车滚装、集装箱运输。长风作业区和皖河农场作业区积极发展铁水联运。

安庆港口岸在我市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下实现扩大开放,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安庆港国家一类口岸的开放功能,促进安庆市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

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不仅能改变五里庙集装箱码头的超负荷运输压力,还是申报建设各类专业进境指定口岸的必备前提,必将推动安庆市构建“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

来源:安庆晚报 谈天 黄洵 项珍 祝志强 李渊/文 徐勇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