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聚焦玉米」躲过了“早霜” 还能否避过“秋涝”?

时至今日,北方主产区新季玉米生长相继进入乳熟-蜡熟阶段,且由于今年部分地区种植早熟品种以及积温较高的缘故,华北多地夏玉米已经开始收获。9月9日~10日,黑龙江北部玉米主产区刚刚躲过一轮早霜(大豆受灾相对较重),未来一周绝大部分地区暂无早霜担忧,但北方主产区能否避过“秋涝”值得关注。

东北大部暂无早霜之忧

在9月9日的霜冻灾害中,东北大豆受影响较为严重,玉米总产量或无实质性伤害。东北早熟玉米目前已经上市,辽宁烘干玉米装车价1780~1800元/吨,黑龙江双鸭山2018年产烘干玉米汽车板报价1640~1650元/吨。因今年玉米种植成本明显提升,种植补贴显然低于大豆,也将支撑农户挺价惜售心理,预计除部分机收不易保存的地块出售速度较快外,其他可留存地区玉米出售进度将晚于历年同期。

目前来看,东北大部分地区暂无早霜之忧,吉林农户表示,只要今年9月25日之前没有霜冻,当地玉米单产下降幅度将有限,若国庆节之后迎来霜冻,则单产可能高于此前预期。

部分地区减产预期较强

目前,东北地区、内蒙古、华北、西北地区大部春玉米处于乳熟期,局部地区进入成熟期。其中,黑龙江、辽宁、山西一类苗比例高于上年和近5年同期,甘肃高于上年、低于近5年同期,吉林、内蒙古低于上年、高于近5年同期,河北低于上年、与近5年同期持平,这与相关部门的考察结果接近,即黑龙江增产、辽宁和吉林小幅减产。不同的是,市场普遍反映,今年内蒙古增产概率较高,辽宁减产可能性更大。

收获期秋涝令市场担忧

目前,华北地区降雨有利于缓解当地旱情,但雨势过大或不利于当地秋粮收获,尤其是在今年山东、河南南部地区玉米收获时间较常年提前的情况下。数据显示,河南省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适宜收获期较常年提前4~5天,为9月15日~28日;豫西地区提前2~3天,适宜收获期为9月17日~30日;豫北地区较常年偏晚2~4天,适宜收获期为9月24日~10月8日。

入秋后东北大部降雨频繁,气温下降明显,9月20日~23日黑龙江中北部、吉林东部雨量偏大,加重秋涝担忧。不过气象预报显示,9月28日~10月7日,我国主要降雨区位于西南地区东部、汉水流域、江南北部和华南沿海。

目前东北地区新粮上市节奏逐渐加快,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大部分地区尚未收获,但因东北地区减产预期较强,市场囤粮心态较强,部分企业挂牌收购价格试探性高开的局面依旧。由于参与收购的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少,目前的收购价格并非主流,更具代表意义的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目前尚未开始收购。随着新粮上市数量不断增加,价格高开后高走信心仍显不足。

「聚焦玉米」躲过了“早霜” 还能否避过“秋涝”?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聚焦玉米」躲过了“早霜” 还能否避过“秋涝”?

中国粮食行业惟一公开发行的报纸

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粮食经济

新媒体业务电话:0371-681037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