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扶贫日记:扶贫干部要会用“刀”,弯刀对着瓢切菜④

(王鸿钢/文)

这些天心里堵得慌。村里群众不断来访,有诉求要当贫困户的,有要求办低保的,有屋漏请协调修缮的,有停电让帮助找人检查线路的,有家庭纠纷让调解的,也有"伸手要"、哭吵闹的……这怎能让我熟视无睹,心安理得?哀民生之多艰,叹驻村之好难!

晚上村里散步,专门找到人称"智多星"的前任支书景全珠谈心。老景探明来意、辨明原委后,笑着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一位老农找到孔子,他顺手捏起一只屎拱拱(音,屎壳郎),在地上划出几道弯弯曲曲的"爪印"来,请教孔子是什么字,孔子一脸懵圈,认不出来;老农又从田间薅出一支豌豆杆,掐梢去根后找鲁班,问这是什么木料的枝条,鲁班一头雾水,叫不上来。事后老农大笑说:"文中圣人不认识'拱拱爬',木匠鼻祖不知道'豌豆茬'"。

讲完后老景神秘地盯着我,眼睛分明是在问其深意。我丈二和尚了,故事好奇葩呀!"您是说圣人也有不懂的地方,也有不如老农的地方?"。老景摇了摇头。"那是说两位圣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虚心呀?"。老景又摇了摇头。

看我一脸迷惑,老景不再兜圈了,"找茬",他一字一板,揭出了谜底。我有点儿诧异,也更加糊涂了。

老景开始娓娓道来:故事是我瞎编的,那个老农肯定是在"找茬儿"。联系到你驻村遇到的群众来访,绝大多数真有困难,反映的是真实诉求、实际问题,也多为具体琐碎事,大都需要帮助。

"那您为什么讲个'找茬儿'的故事?",我不解的问。

"我们不能回避现实,找茬儿的人也是会有的,或者说有这方面的成分、这方面的心理。你看啊,群众的政策水平、文化层次,和你们不是一个重量级,不对等,没法比,所以潜意识里会以起高腔来掩饰,以'不讲道理'来表现。这其实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是一种诉苦形式。不是不讲道理,看似没道理的,也合乎情理。你走进群众内心就能理解了。"

"但看得出你有不适应、不习惯的地方。"老景不再含糊的指出,然后接着讲:"村里人都说你心肠好,爱民心切,群众一有反映就都想办好,也不加个区分,结果有时就难住自己了"。

"怎么个区分法儿?"我迫不及待的问。

"就是分分类,看哪是该办的,哪是不该办的;哪是急需办的就马上办,哪是须缓办的澄一澄清楚了再办;哪是要先办的,哪是要后办的;哪是该自己办的、协助办的,哪是应交由该办理的人办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般轻重、一样长短。"

"不该办的主要指啥?"

"不符合政策的,不符合条件的,多数群众强烈反对的等等吧。如果这类诉求也去办理,就失去原则性了,对其他群众来说就不公平了,群众也反对。办对一件事树起好口碑,办错一件事骂声来一堆,不能好心办了错事。比如识别贫困户,条件不符合的就不能办,得实事求是,得精准,得合民意。"

"那这类事情该怎么处理?",我认真的讨教。

"教育呗,批评呗"。看到我脸带一丝惊异,老景接着说:

"这就是你们驻村干部心肠软的地方,实际上是你们的软肋,似乎认为老百姓就不需要教育了。如果这样,咱党还设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设立你们宣传部干啥?思想教育正是你们的强项呀,为何不用?说到这儿,我还想补充一个'区分',就是分出哪些事不只是不能办的问题,还得动用思想武器的问题。"

"您是说对不该办还来'找茬儿'的,得批评教育吧?",我似乎合上老景的拍儿了。

"对头!对于人懒'伸手要'、无理还取闹的个别人,不能视而不见、放任纵容,当好好先生,不忍心批评、不敢于批评,生怕得罪群众。这不是爱反是害,就不只是魄力不够的问题了。"

"说到魄力了,我想问一句,你觉得这一点上与村干部有差距吗?",老景问。

"有,当然有,还很大",我承认。

"知道为什么吗?"。没等我回答,老景接着说:

"根",主要区别在这个"根"字上。村干部与村民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谊、知根知底的底气,所以他们敢说敢做敢担当,群众也有点"怕";而你们驻村干部,在下面的根基不深,老百姓总是视你们为上面派来的"救世主"、明断是非的"包青天"、为民请命的公务员,对你们有点"盼",找你们反映事很正常,咱也不会有负众望的。而我想说的是,得扎"根"群众,与群众做朋友,事儿就好办了,群众也拥护了。

老景不只是在教我做事,更是在教我做人,我听得入迷了。

良久之后,老景打破了宁静,开始总结了:

其实啊,驻村工作也复杂也简单,主要是八个字——"谈情、说爱、讲理、办事",就是对待群众要带着感情,要有颗爱民之心,要教育引导他们懂理、明理、达理,要落实好党的政策,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我颇多感慨,有话说却又不知道如何说起。

我感到老景的谈话方式有点"怪",总是不按常规出牌,抓住一点撇开其余,显得那么陡,让人不防,难预料,好意外。

我感到老景的理儿有点"歪",总是剑走偏锋,却又剑剑对路,剑剑对症,剑剑见血,直奔我心深处,向我埋藏着的真正的"疙瘩"和"病灶"开刀,句句念到我思想的窄处、心理的软处、能力的短处,也都正是我基层锻炼需要补的课业。

我感到老景整个人就是个"奇葩"。好像金庸说过,"奇葩"是海底的一种花,得而食之会功力倍增。我顿觉对我灵验了,自己的"功力"在明显的增长。

高手在民间啊!我切切的信了服了。愿作群众的小学生,永远、永远……

扶贫日记:扶贫干部要会用“刀”,弯刀对着瓢切菜④

扶贫日记:扶贫干部要会用“刀”,弯刀对着瓢切菜④

扶贫日记:扶贫干部要会用“刀”,弯刀对着瓢切菜④

扶贫日记:扶贫干部要会用“刀”,弯刀对着瓢切菜④

扶贫日记:扶贫干部要会用“刀”,弯刀对着瓢切菜④

扶贫日记:扶贫干部要会用“刀”,弯刀对着瓢切菜④

(作者系南阳市委宣传部派驻宛城区黄台岗镇罗庄村扶贫工作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