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俄羅斯或成中國氣荒、高氣價的“救兵”?美國天然氣卻坐上冷板凳

俄羅斯或成中國氣荒、高氣價的“救兵”?美國天然氣卻坐上冷板凳

國際能源署(IEA)近期發佈的報告指出,中國將在2019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其指出到2023年,中國將貢獻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的37%。眾所周知,我國是”缺油少氣”的國家,自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在中國南北多地出現一輪“氣荒”和天然氣價格大漲的現象。因此,中國加速佈局的天然氣供應地則顯得十分必要。

俄羅斯或成中國氣荒、高氣價的“救兵”?美國天然氣卻坐上冷板凳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未來幾年美國將貢獻大量的天然氣新增產量和出口增量,受非常規油氣革命的推動,美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產氣國,未來出口和產量的增長都對市場影響巨大。但是從成本以及距離的角度來考慮,我國從美國購買天然氣是非常不明智的舉措。加強和臨國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稱,在對中國的石油出口方面,俄羅斯已經超過曾穩居對華市場石油出口佼佼者地位的阿拉伯國家。這同樣適用於天然氣合作,俄羅斯發展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的石油出口以及履行西伯利亞天然氣都可以擴大對中國市場的出口。

俄羅斯或成中國氣荒、高氣價的“救兵”?美國天然氣卻坐上冷板凳

無獨有偶,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1日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副總裁維塔利∙馬爾克洛夫向記者表示,“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還剩40公里需要焊接,完工在即。他他說:“我們還剩40公里需要焊接。” 俄氣公司總裁阿列克謝·米勒上月底就表示,毫無疑問,俄羅斯將於2019年12月20日起開始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向中國供應天然氣。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首席分析師伊戈爾∙尤什科夫認為,美國將中國天然氣市場讓給了俄羅斯,他近期接受今日經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自2018年1月至6月,中國分析了各國液化天然氣的價格,得出美國天然氣是最貴的,甚至比澳大利亞還貴。在中國決定改變供應商平衡的背景下,放棄美國的原料是完全合乎邏輯的。"

俄羅斯或成中國氣荒、高氣價的“救兵”?美國天然氣卻坐上冷板凳

俄媒稱,有數據顯示,美國7月向中國供應的液化天然氣降至2018年最低值。另有分析師指出,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剛開始發展,美國真的很快就會最終很大的市場"。不僅如此,“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產出的天然氣產品將走“北方航道”經白令海峽運往中國,全程僅需約15天,這對冬季天然氣量求增多的中國市場來講,或將是“絕地搬來的救兵”。

俄羅斯或成中國氣荒、高氣價的“救兵”?美國天然氣卻坐上冷板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